![](https://img.haomeiwen.com/i8172161/820521e13c0751aa.png)
春寒料峭,春雨蒙蒙。新年伊始,举国上下到处都是喜气洋洋,一派祥和。
除夕下午祭祖,半夜接财神,年初一黎明迎春,年初二到年初五走亲戚,年初六到年初九扫墓,这是家乡过年的传统。
父亲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小时候家里过年,一切都按照传统来。
长大后因为工作,身不由己,我会错过除夕到年初五的种种,但是扫墓,是我每年必须参加的活动。
虽然父亲一再强调说我是个女孩子不必着急着赶回来,但是我还是要赶回来的 。
按照辈分,扫墓先扫曾祖父曾祖母的墓地。墓地离家甚远,位于深山老林,山路崎岖,无法通车,只能步行。
小时候,父亲和叔伯等一些长辈挑着祭品走在前面,我们这些小孩子浩浩荡荡地跟在后面。进了山里,就像是出笼的鸟儿,一会爬到树上去摘野柿子,一会跑到草地上去采野花,一会跑到河里去抓鱼……
大人忙着赶路之余,还要不停地回头监督我们,吆喝着让我们赶紧赶路,累得气喘吁吁。我们却是精力旺盛,上蹿下跳。
到了墓地,大人忙着打扫,我们依旧嘻嘻闹闹。墓地打扫干净之后,就开始点烛火,点香。大家按照辈分排好队,手里拿着香对着墓碑行礼,行礼完毕,女眷就开始在墓碑的右边烧冥纸,冥币,男人们就在一旁聊天,我们这些小孩就在附近找到合适的树枝挂鞭炮,挂完鞭炮,大家都忙着找一些树枝抓在手里,以防放鞭炮的时候引发火灾。
放完鞭炮,大家笑着吃着祭品,我们还会把放完后的红艳艳的鞭炮碎屑放在墓地的周围做装饰......
这些小时候的情景,如今想起,就像是昨天发生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扫墓的快乐已经被责任所取代,我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也渐渐地看清了扫墓大军中,难以言明的内情。
曾祖父曾祖母的墓地是找了风水先生经过认真勘测后选的,风水很好,周围的风景秀丽,有山有水有竹林,墓地依着山形而建,远远望去,就像是嵌在山腰的一个眼睛。
当初建造墓地的时候,大人都十分卖力,到了墓地将要建成的时候,几个叔伯和父亲发生了争执。
原来它们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墓地出水口的方向的安排被父亲耍了心眼,曾祖父曾祖母就只会保佑我父亲这一家人,只有我这一家人能兴旺发达,对他们没有任何的益处。
父亲听了之后,火冒三丈,他建造墓地是为了表孝心,什么时候跟保佑,发财有关了?尽管如此,为了墓地能建造好,父亲和他们大吵一架之后还是忍了下来,按照他们的要求改了墓地的出水口方向,墓地得以建造完毕。
第一年扫墓的时候,叔伯不愿意上山扫墓。父亲面色铁青,二话不说,拿着准备好的祭品,带着我们五个儿女进了山。
长大后才知道,当初叔伯不愿意去扫墓,是因为他们在墓地建好之后,家境没有得到改善,没挣到多少钱。他们觉得没有得到祖先的庇佑,心存怨恨,干脆不去扫墓。
接下来的几年里,都是只有我们一家人去扫墓。再过几年,有几位叔伯陆陆续续地带着子女来了几次,记得那个时候他们脸色不错,谈笑风生,隐约听着是转了运,挣了大钱什么的。
自此以后,年年扫墓的情况就是如此,除了父亲每年必到,其他的叔伯就是时到时缺,每次听他们谈话的内容都是财运不济云云。
他们说来说去都是和钱有关,还和父亲搭讪,父亲敷衍着,默默地打扫着墓地上的落叶。我看见风吹动着他头上的白发,落叶顺着他的脊梁滑落在地面,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他对哥哥有交代,百年之后,骨灰找个山头洒了就行了,他不想死后还不得安宁。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里有着无法掩饰的凄然。
中国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其最大的根源在于对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这些观念的执迷不悟。人活一辈子,不怕没钱,没权,就怕老了以后没有儿子养老送终,也怕墓地一年到头孤零零地,没有子孙后代前来烧香拜祭。因此骂人的话最重的,最残忍的就是“没有儿子送终”,“绝户”之类的。
曾祖父和曾祖母生了几个儿子,也有十几个孙子,如今每年坚持到墓地扫墓的人只有父亲一人,他们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时代不断向前,影响着传统的扫墓方式,使它面目全分。花钱雇人扫墓的事情早已不是新闻,成了常例。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父亲面色沉重,口中喃喃道:“什么时候给先人扫墓也能让别人去代替?若能代替,所谓的至亲血缘,悼念又有什么意义呢?钱能代替血缘,代替孝心,代替对先人的悼念吗?”看着那些拿着钱在不认识的人的墓地上装模作样哭得声泪俱下的伪扫墓者,他默默地关掉了电视,在房间里呆坐了半日。
不少人活着的时候付出一切代价,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这些人若是死后看到来自己墓碑前扫墓的人居然是子孙后代用钱雇来的毫无血缘的陌生人,只怕会气得从土里跳出来吧?
或许,后人对先人这般冷漠,功利的扫墓方式,可以充当起反面教材,让一些父母得到一些警醒和开化,男女自此真正平等,抛开养儿防老的观念,为自己的后半生重新寻找寄托。这也是我面对这种情况能想到的最为乐观的看法。
鞭炮声声,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山的那一边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墓地。
这座墓地是在曾祖父曾祖母墓地建成了的几年建成的。当时在方圆百里引起了一些轰动。墓地几乎占了半片山头,十分壮观,花费颇多。听说是墓地的主人有个儿子下海经商发了大财,就出了大头给自己死去多年的爹建了个超级豪华的墓地,希望他老爹能保佑他继续挣大钱。听着真是让人脊背发凉,自己的老爹死了有几十年,从没有想过给他建墓地,如今建了,却是希望死去的老爹能保佑自己继续发财。身为人子,对自己死去的老爹除了索求就不能再有其他的吗?
因为索求而建造的墓地,注定也会因为索求不成而凋零。果不其然,这座大墓地起初每年前来扫墓的人也很多,渐渐地,人员减少,有时甚至只有那么几个人,甚至有几年,无人前来,疯长的杂草很快就将它淹没了。近几年,前来扫墓的人渐渐人又多起来,破损的墓地也得到了修葺。我想其中的缘由,应该也是和我们这边的情况差不多吧。
人死了之后不能安息,还要保佑自己的子孙生活富贵,若是不能,就会遭到埋怨。祖先对子女而言,到底是属于怎样的存在呢?
跟着大人来扫墓的小孩子依旧做着我们儿时做的事,但是过去的时光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以及那些儿时的年味,远去的传统,终结的文化。
一路返家,连绵起伏的山岭上也有不少年久失修,杂草掩盖的墓地,看着它们,我看到了生而为人,百年之后无法幸免的孤独。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https://img.haomeiwen.com/i8172161/28743bd0ce5bb0c8.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