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你就是你的反应的集合体

作者: 安心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1-12-29 12:45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哲思推荐编辑:四为堂主人

推荐语:

同样的事情,摆在两个人面前,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被情绪带走,有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的反应最终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本文提出思考,与读者朋友共同学习。

今天在网上看到有人提问,说自己睡觉比较轻,而自己的老公晚上加班到12点是常事,他回家后,会乒乒乓乓的洗漱搞出很大的动静。

题主就特别生气,觉得老公洗漱的声音过大,把自己吵醒,然后就无法保障她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了。因为这个问题,之前也吵过架,老公责怪题主不懂事,题主觉得老公不考虑她的感受,倍感委屈。

当前状况就是要么分手,要么忍受。

下面的评论简直不要太热闹。

有人建议物理准备,推荐各种降噪耳塞,眼罩等睡眠装备;有人建议空间隔离,两人分房睡;有人建议老公换工作,不要常加班,不换工作就换老公;有人建议题主辞职,白天睡觉晚上熬夜;还有人说,那就忍着,看看能忍多久,忍不了就分手。

这些人中,真的是卧虎藏龙,各种脑洞,只是题主选择性不采纳罢了,因为题主的意图也并不是要找人出主意,她只不过是因为这件事自己很生气,就来找个地方发泄罢了,因此,她只对那个表示同情的人进行了巧遇知音般的回复。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其实没有太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在每个家庭中不知道上演了多少遍,每个人看上去都是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地位,生怕自己做出的一些小小的决定会影响到自己紧紧护卫的那个原则。比如,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是不是不尊重我。

我感兴趣的是下面回答问题的那些人。

回答问题的那些人里面,确实有几个有类似经验,并且提出了一些实际的解决方法,题主完全可以参考他们的建议,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但是题主的反应是不采纳。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很多人在面对问题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以及这样的态度会带领他走向哪个通道。也就是这个人在遭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是如何判断这件事以及他是如何做出反应的。

这样说比较抽象,我们举几个例子。

比如,我们去山里游玩,遇到一条蛇,咬了我们一口,然后返身溜走了。这个时候,你是追着那条蛇去打死它,还是赶紧想办法把自己的伤口处理一下?

再比如,我们停在停车场的车被人撞了,这件事很明显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不需要为撞车的人的行为负责,会怎么做?过去跟那个人吵一架还是去给保险公司打个电话?

我们都知道,如果某件事情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当事情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通常会做出何种反应呢?而我们又应该做出何种反应呢?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发生过许许多多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经历的肯定不是第一个。有时候,并不是发生的这件事有多糟糕,我们有多承受不了,而是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做出一些自然的、自动的反应,这些自然的、自动的反应让事情的走向并不那么乐观。

因此,我们虽然不必为他人的行为负责,但是我们必须为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和做出的反应负责。

更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我们认为责任在对方,而跟对方吵架。

英语单词“responsibility”,是责任,里面包含了“response”(回应)和“ability”(技巧),因此,责任一词在英语中的解释就应该是:有技巧地进行回应。

以争吵应对分歧,以冲突应对跟自己想法不同的人,都不会是明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几天追的一部陈坤主演的电视剧《输赢》中,陈坤饰演的周锐,是一位销售高手,临危受命被公司调到北京。而北京原来的销售总监魏岩就甩给了周锐一个烂摊子,目的就是把公司做垮,以便于低估值被竞争对手收购。

网图侵删

周锐在面临这个烂摊子的时候,他可以说不,这些都是以前遗留下来的,不是我的责任,跟我无关,我从头开始。

但是,他不仅接了,而且还积极想办法,主动出击,在一个个看似无解的问题面前,施展自己解决问题的技能。让看似只能输赢来确定的局面,变成了双赢,甚至是三赢的局面。

这,就是责任,就是有技巧的回应。

所以,在面临突如其来的事件时,不要想着如何把责任推卸给其他人,不要想着先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去,不要由着自己自然的、自动的反应去解决问题。

回到文章开头那位题主的问题,如果她能想到这件事当中,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她可能就不会采取生气对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家庭中,两个人都有责任把家庭经营得更加美好,更加健康,但是不应该在对方没能做好这件事的时候,就相应地回应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样想问题,题主就可能会采纳答主的那些建议,逐个去试验效果,即便她感觉都不可行,也会与老公保持一种理性对话,共同解决问题,不会每次都以吵架告终,而且会上升到爱与不爱,是否尊重,以及有没有必要存续婚姻的高度上来。

最后,再讲一个故事:

美国有一名男子刺杀了两个人,于是,几名记者开始询问他的个人生活和他的作案动机。

他说,他成长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父亲酗酒,并时常殴打母亲。他们靠父亲偷来的东西生活。他在7岁的时候,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去偷东西。在杀人未遂并处以拘留后,他又犯下了这两起杀人案。

他用这句话结束自己的故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我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这位男子还有一位双胞胎哥哥,记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拜访了这位哥哥。令他们万分惊讶的是,这位哥哥与他的弟弟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哥哥是一位有名望的律师,声誉极佳,被选入市政委员会和教区委员会,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面对记者的困惑,律师讲了同一个版本的童年故事,不过,他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故事:在常年经历这些事情的情况下,我除了变成现在这样,还能变成其他什么样子呢?

同样的基因,同样的父母,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教育,造就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可能非常复杂,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每个人在面对相同的事件时,反应是不一样的,这样无数次反应,就构造了最终的那个人。

所以,先思考一下,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习惯性反应是什么?这些反应,造就了我们。

相关文章

  • 哲思||你就是你的反应的集合体

    哲思[https://www.jianshu.com/c/6cdd6bd1ac43]推荐编辑:四为堂主人[http...

  • 2021-12-27

    你不是你,你是碳水与经历的集合体。

  • 【哲思】你如何确定你就是你?

    要是把脑全换了,那样你还是你吗?——东野圭吾《变身》 看完东野圭吾《变身》后,脑海中有一个念想挥之不去——你如何确...

  • 哲思征文|你的三观就是你的哲学

    在我眼里,哲学分两种:别人的哲学和自己的哲学。 先别忙着吐槽我为什么一个普通人动不动还有自己的哲学。你只需要思考,...

  • 「哲思征文」“动植物”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什么?

    「哲思征文」“动植物”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什么? 写在前面的话 在“哲思专题《哲思于你》征文...

  • 深刻的哲思涌现

    《深刻的哲思涌现》 我在上厕所的时候有深刻的哲思涌现准确的说是在上大号的时候你别问我大号是什么,就是拉屎。那么这件...

  • 你的反应

    两个孩子无人扶养,我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感觉还有父亲在,为何你会如此反应,我该丢下孩子,我该让她们无依无靠?我是她们...

  • 给某个集合体的你

    阳光懒懒地穿过玻璃,落在桌上,染得书页金黄。 不经意间又想起了你,和那些许久未寄的信。 1. 田,我这样称呼你。 ...

  • 你是青春的集合体

    有些荒乱的地方 没有正义可以伸张 什么委屈都可以先放一放 找到你是第一理想 三万万多个眼神里 怎么能轻易确定 一个...

  • 冻结反应,就是你会被吓呆的原因

    冻结反应是人类仍然遗留的诸多动物本能之一,冻结反应的成因是“具备一定强度和不可预测性的信息刺激”,当事人需要冻结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思||你就是你的反应的集合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dp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