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1 九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语音整理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论语》第五篇《公冶长》。这一章从现代编辑学的要求来看,是工作做的最细致的一篇,因为这一篇它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就是人物评价。这个评价呢,不仅包括历代的先贤,像子产、晏婴啊,也包括孔子自己和他的一些学生。
这一篇我们有两点要注意。第一点,就是孔子无论评价谁,都不轻易的说他达到了仁。这并不是说孔子对人的要求有多么高,根本无法做到。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人只要真正想做到仁,那就可以做到仁,很容易。但是,一直坚持下来的却很难得,“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描述就是,一个人想做一件好事儿很容易,难得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儿,不做坏事儿。
需要我们注意的第二点,就是曾参和他的弟子在编撰《论语》的时候,前瞻性很强,把孔子和他的一些弟子直接和历代先贤一起进行评价,说明无论是孔子还是他的一些弟子,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很大,地位也很高。再看同时代的《左传》,在论述孔门的许多弟子的时候,就已经把他们当做先贤或者是贤人来对待了。
我们知道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时候,把孔子已经列入了世家这个行列。我们知道《史记》的体例,帝王归于本纪,诸侯归于世家。孔子虽然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但是司马迁在《史记》里已经把他放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与诸侯相提并论。
好,我们回到这一章的文本上。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首先看“谓”这个字,凡是《论语》里出现的子谓某人,后面没有这个曰,说明这个谓不是对谁说,而是评论、评价的意思。“缧绁”就是捆绑罪人的绳索,这里指代监狱。“子”和现在的意义不完全一样。我们今天说“子”,那就是儿子;在古代这个“子”兼指,男女都可以用“子”,但是在这里指的是女儿。
在这一章里,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公冶长”。公冶长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公冶”是一个复姓,在战国时期,常常用“公”来表示这个人有官职;而“冶”呢,指的是这个人的身份可能是一个工匠。公冶长可能就是负责铸造青铜器,或者是铁器的一个官员。
据说这个公冶长,有一项特异功能,就是精通鸟语。有一天,这个公冶长听小鸟说,某个地方死了一个人,他自己也没有见到,他就去报告官府了。那个官差到了现场一看,果然死了一个人。查来查去也不知道这是谁干的,但是官府就怀疑公冶长,你为啥知道这件事儿?于是就把他抓起来关到了监狱。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不一定是真的。
公冶长出狱以后,孔夫子“以其子妻之”。“妻”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就是孔子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当然,孔子把女儿嫁给公冶长,不是因为他坐了牢,主要是因为孔子知道公冶长他的所作所为。
我觉得这一点很难得,一般人还真的做不到。如果我们看到有人被冤枉进了监狱,我们可能会在道义上去理解他,同情他,支持他,甚至可以借钱给他,也可以帮助他创业。但是说把女儿嫁给他,这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一下,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公冶长,绝不是因为他坐了牢,而是因为他知道公冶长是一个有贤能的人。
孔子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敢于把女儿嫁给公冶长?我觉得呢,孔子这个人有着高度的自尊。为啥这样讲呢?因为只有一个人高度自尊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做到不怕别人说闲话,不惧非议。对待一个人,一件事,拥有自己独立的、完整的、准确的判断。在这一点上,孔子给我们做出了一个表率。
我们现代社会,对于一个人的身份判断往往有着极大的主观性。如果一个人是从监狱里边刚刚释放出来的,很多人关心的不是他为什么入狱,而只是认为他是进过监狱的,可能就在感情上就觉得不可靠近,甚至认为是一个坏人。而孔子能够做到不受外界舆论的影响,从一个人的本质上做出判断,并且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这一点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张居正直解
公冶长是孔子弟子。女嫁与人为妻,叫作妻。缧,是黑索。绁,是拘禁犯罪的人,以黑索拘系之于狱中,叫作缧绁。子,是所生的女,古人男女皆谓之子。门人记孔子曾说:“人伦莫重于婚姻,匹配莫先于择德。吾门弟子,若公冶长者,可以女配之而为妻也。他平日素有德行,虽曾为事拘系于狱中,乃是被人连累,而非其自致之罪,既非其罪,则固无害其为贤矣!”于是以所生之女而为之妻焉。此可见圣人之于婚嫁,不论门族,而惟其人;不拘形迹,而惟其行。非独谨于婚姻,亦可谓明于知人者矣!
孙中兴详解〔摘〕
孔子没明说公冶长为何是被冤枉入狱的。所以后来的好事者就编造了古书都没记载的江湖传说。皇侃的注解中就有一本叫作《论释》的书对这个传说的记载:有一天公冶长从卫国回到鲁国,走到边界时,听到一群鸟在呼朋引伴到清溪去吃死人肉。不久,他就看到一位老太太在路上哭泣。公冶长就问老太太,才知道老太太的儿子出门久不返家,应该是已经死了,只是不知道死在何处。公冶长就主动告知说他听到一群鸟的话,就推测老太太的儿子应该就死在清溪。老太太去了一看,果然。老太太就告诉村里的长官,长官问老太太从何得知,老太太就如实以告。村里的长官就推断人应该是公冶长杀的,不然他怎么会知道人死在哪里。就这样把公冶长抓了坐牢。公冶长觉得冤枉,辩解说自己听得懂鸟语,不是凶手。可是村官不信,把公冶长关了六十天。直到有一天有监狱飞来一群麻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公冶长听了就笑。村官好奇,就问公冶长麻雀说了什么,公冶长转述麻雀说有个地方翻了车,车上的粮食都洒到了地上,麻雀吃了好高兴。村官不信,就派人去查,果然。后来公冶长还听得懂猪和燕子讲话,而且都查证属实,就把公冶长放了。
小时候我就听读过私塾的父亲讲过这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才知道西方也有个听得懂动物讲话的医生杜立德,应该可以称为“西方的公冶长”吧!
东汉的王充质疑孔子的做法不妥当:他认为孔子嫁女儿给公冶长到底是为什么?一个可能是因为公冶长已经三十岁,如果是这样,就不应该说他因冤狱坐牢;如果因为他的品德高尚,也不应该说他因冤狱坐牢。因为孔门中有德行者多矣,很多没有结婚的,孔子可以将女儿嫁给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位,不需广为宣传。如果是因为公冶长的德行比别人强太多了,就应该表扬他的德行,不必说他坐牢的事。孔子这里只强调他的无辜,而没说他有什么德行,就这样把女儿嫁了,实在有欠考虑。如果要强调公冶长的贤,也应该像下一章那样才对啊!
〔按〕王充的责疑,佐证我的猜测,孔子就是看中了公冶长的异能。这种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了赶紧笼络到门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