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孤独亦慈悲

作者: MuSky_沐卿心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08:47 被阅读25次
    张爱玲:孤独亦慈悲

    世上的孤独有千万种,唯独张爱玲的孤独却是更加深刻的透骨。无论是年少时的孤芳自赏,亦或是年老时的离群索居,都让人了解她后深知另一种孤独,唯他独有,唯她才能驾驭者世界上厚重的长存的一种状态。让人不禁心生敬佩之情。

      她是民国时期的一代才女,她更是世界上的一个传奇。她的人生,不算离奇,倒也惊艳了时光。她不是别人,是张爱玲。

      无论她被定义为临水照花人,还是文学史上的奇葩,在我眼里,她是真实的,真实的让人心疼。她的生活是真实的刻骨,生痛,她的人生告诉我们,生活的现实,不容许你有丝毫的阳春白雪。

      张爱玲的众多作品,仅仅在高中时读过她写的《半生缘》,以及前两天读完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谈不上对她有多深的喜欢,但她的作品足以让我们在浮躁物欲的时代注入一种新的血液。读她的文章,犹如品一杯不加糖的冰咖啡,苦的发涩,冷的打颤,但品完后让人若有所思,有酸痛,有甜蜜,有惊喜,有能量。

    张爱玲:孤独亦慈悲

      《半生缘》是一部特别深刻的爱情故事。世钧与曼桢的爱在残酷的现实下阴差阳错,最终各有所属。十八年后,顾曼桢和沈世钧偶遇,两人抱头痛哭。沈世钧希望还可以重新开始,奈何命运早已将他们划分为两个世界的人。十八年,沧海几度桑田。曼桢含泪说:“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如此深刻的一句话,道尽多少人间辛酸。张爱玲的感情是一部辛酸史,她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那么她笔下的《半生缘》一次错过,误了半生情缘,令对少读者痛哭流涕。凄美的故事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其实,张爱玲已经够慈悲了,因为她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十八年后毕竟偶遇,毕竟没有像谜一样活到老去。读张爱玲的作品,不仅仅读的是故事,而是赤裸裸的人生。

      《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本书由十二个单独的故事构成,看完每一个故事,都给人一种孤高,冷傲的感觉。或许,这真是张爱玲自身孤独的一种演绎。

    张爱玲:孤独亦慈悲

      张爱玲的爱情是孤独的,凄清的,不知是她年少时家庭的变故,还是长大后爱情的劫数,让她总在逃离中面对人生,面对世俗,面对孤独与失落。尽管如此,她还是守住自己一刻独孤的心,体会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她是清高的,独尊的。但她又是可以为爱一个人可以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她痴情于胡兰成,却不曾想到这个男人风流一世,处处留情。几经挣扎后,她毅然决然的离开胡兰成,锁起自己受伤的心,孤傲的开始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可她依然为处在困境中的胡兰成寄生活费,甚至为胡兰成的老婆给钱安胎。在我看来,这是要承受多少的心劫才可以如此豁达的做出举动。她是孤独的,自尊的,独立的;她是痴情的,坚强的,桀骜不驯的。之所以如此善待胡兰成对他的伤害,只因懂得,所以慈悲。

      虽然她的爱情不完美,包括与桑弧的擦肩而过,和赖雅的相依为命,但她是坚强的,是有勇气的,最终坚持独孤终老的人。

      尤其在年老时,在美国的她频繁的搬家,不断的逃避世人,甚至连亲人也不知她的踪迹。她的孤独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的辛酸,那么的刻骨。离群索居的日子,她坚定而淡然的一步步走向日落。

    张爱玲:孤独亦慈悲

      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谁说不是呢?

      孤独终老的日子里,谁又能说不是一种慈悲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爱玲:孤独亦慈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sc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