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所谓的「狼性」,到「躺平」、「内卷」
这两个词已充斥在现在的年轻人身边,甚至体现在身上。
在激起狼性后,人与人间过度竞争,永无止尽的努力,
彼此互相消耗后,又开始拒绝竞争的无声抗议。
难道成功只有一种样子吗?
传说中所谓成功的五子登科(房子/车子/妻(外)子/儿子/金子)
现代的成功追求的还是这些吗?
套心理学说:这些都仅满足到马斯洛的第三层社会需求,
那再上层的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呢?
这个时代,大家都想找到自己真正想努力的方向。
曾有一位公司内部从普通业务转职到祕书,反而升迁成秘书经理的女性,
某次出差时与她独处聊到转职话题,她说道:
「虽然我在公司待5年了,但我每半年,都会更新一次CV。」
当时才进去新公司不到两週,见我对于快节奏与繁忙的工作感到迷茫;
「你过段时间就会知道,究竟合不合适,但人总要为自己留后路。」
这也是我一直记得的一句话。
人总得为自己留条后路,别不见棺材不掉泪。
有回和前前领导视讯聊天,她提到了自己即将换公司,
在我离职后,公司发生了权力旁落、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只得另寻其他机会,运用她的业务能力与朋友「合资创业」。
而那次通话时,我已再次从前公司离职。
我一直自认是个「安静离职者」,
那位默默为公司付出着,从不发脾气,不抱怨,安静做事的人,
也是最快看清一切,决定离职的人。
即将离职前一个月,除了交接,与客户协商斡旋,
也做完所有该做的统整与例行工作,
那个月我不再拚活,不再加班开夜车,不再牺牲休假日,
安安静静,希望公司不要留下我的任何痕迹。
后来再分析反省,
发现,自己大概早在前期就被「安静开除」了。
前公司规模较小,我主要是直接对老闆,并管理专案,
刚开始只感受到他加强对自己的压力,或若有似无针对,
当然老闆是不会主动告知你「被留校察看」的。
我被「安静开除」迹象如下:
1.得一人当三四个人用,还时刻被提醒减少加班。
2.接手最累最跑腿的任务。(当天出差两地不予住宿...等)
3.不断被「微观管理」、挑剔细节。
工作效率和心理舒适度都被动式的大幅下降,
每天被追着跑的生活,发现再怎麽努力都无法负荷完成的工作。
恭喜他成功了,我自己主动提出离职,老闆一句慰留都没有。
他不费力的让我主动离职。
反而是客户,着急问着专案交接,希望我只是留职停薪,
有时,拼命的赢了客户的心,也未必能让老闆喜欢你,
并不是每次都能遇到欣赏、喜欢你的领导,
找工作就像恋爱一样,相爱容易相处难,
得先找到动心的工作,但工作从不是一个人的事,
如何权衡利弊,如何让自己在客户与领导之间找到平衡?
而我,只得提醒自己下次别再让自己被安静开除了,
若还有下次,我会用力争取和改善,不再安静,
毕竟就算要失败、也要失败得「不同凡响」。
#喜欢可以点赞关注哟!#日更 #坚持原创不抄文
#文章只对自己交代 #坚持写共鸣喜欢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