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下午决定带外甥去一趟胖东来。
外甥来我家是带着目的的,他说他想买一双鞋,我一愣,然后就是笑,这外甥和我倒是有几分相似,我们对鞋一样情有独钟,唯一的区别就是我花自己的钱,他花父母的钱。
我这个外甥喜欢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他说他的鞋子是分类的,比如打球,跑步,行走等等,既然分类,那肯定鞋子多多,但是即便再多,他的鞋柜里永远都是少一双鞋。
外甥昨天和我去公园行走,然后我又带着他去做核酸,检测后我们去书店买学习资料,接着外甥说去大胖,到那发现早上九点半才开门,于是我们沿着人民路回家,这就相当于我们围着公园绕了一个大圈。
这对我经常运动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倒是外甥哭丧着脸说自己走不动了,一直喊累,看着他的模样我笑得肚子疼。
我一直以为是他的鞋不给力,建议他穿一双合脚的鞋,他眼一瞪,一脸骄傲地告诉我他脚上的鞋是新买的,近千元呢!
我去!
我低头看看他的鞋,我不敢相信这个鞋值这个价格,对我来说,这双鞋可以用“丑陋不堪”来形容,倒是外甥稀罕的不行,他说是LN,他追求名牌。
他告诉我他打篮球的鞋都是LN,跑步的鞋是Adidas,休闲时间穿Nike,而且每个牌子都是三双,即便如此,他还是想再买一双凑成十全十美。
我无法理解孩子们的需求,就像我不能理解我出门的时候艳阳高照,一到超市就被困在这里,然后我们不得不冒着雨回家一样。

我看了看外甥选的鞋子,请原谅我的肤浅和我不厚道的笑,对我来说我实在看不出它好在哪里,在我看来这双鞋子就不能是成品,海绵都是裸露在外面,这能算一个正经de鞋子吗?
就这样的一双鞋要八百五十多元,我无法接受的不仅仅是这个价格,还有它让我无法接受的长相。
小妹断然拒绝了外甥的要求,这是多么明智的母亲,我心里暗自点赞。此时我头脑中出现了一个视频画面,儿子给母亲要钱买一万元的手机,结果被母亲劈头盖脸的骂,我必须承认论骂人哪家强,东北女人响当当。
我们做父母的都是爱孩子的,比如我对儿子也非常“溺爱”,我每次给他买鞋子都是去打折柜台,他穿的最贵的一双鞋也没有突破三百块。但是儿子不介意,他从来不在意穿戴,这让我倍感欣慰,人为悦己者容,这说明这个家伙还没有谈恋爱。
老李总是不满意我的偏心,他总是说我太爱自己,比如我只穿斯凯奇的鞋子,一双四五百,我有春夏秋冬四双,面对老李的挑剔,我有自己的苦衷,我的脚有骨刺,只能穿软底的鞋子,所有的鞋子中最适合我的也只有这种牌子的鞋。
但是外甥不同,穷学生穷学生就应该穷着过,到学校是比学习,不是比鞋子。当然我还有一个突然的想法,学校不仅要统一校服,也不妨统一鞋子,这样就不给孩子们留任何想攀比的心。
瞬间外甥的脸瞬间阴沉了下来,我不语,我心里非常赞成小妹的决定,但是我还要不动声色地对外甥表示同情,我太坏了。
既然下雨无法回家,索性我们就享受当下到四楼吃饭。外甥只买了一个冰淇淋,美食在他眼里总是食之无味。
你问我此时多寒心,冰淇淋代表我的心。
不要为一瓶打翻的牛奶哭泣,可是我这个外甥却没了好心情,这倒成全了我,吃了两碗饭后我实在难受,到了六点的时候发现雨小了很多,我们决定雨中漫步。
说实话我这个外甥还是非常棒的,当然除了对鞋有太多的偏爱,孩子嘛,谁还没有一个爱好,这一点我们不能用对错评价,只能说是追求不同。
他给我讲鞋子的时候,讲得头头是道,我发现人家并不是单纯地穿鞋子,而是把鞋子穿成了一种文化,单从这一点上就已经很打动我了。
我觉得孩子终究比我们懂得要多,比如我推荐一件非常好看的短袖给他,他瞟了一眼马上嫌弃的离开,后来他告诉我这个衣服的字母是MLB就是骂人的脏话,我们怎么可能去买这个品牌的衣服?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我相信所有买过这个品牌衣服的人也想不到这些,但是我外甥就有这样的思维力,突然间,我发现孩子喜欢追求的不是名牌,而是它们背后的文化。比如耐克的鞋子,他能告诉我空军鞋一号的故事,而这些我压根就没有听说过。
Nike的空军一号诞生于1982年是一款纯为篮球打造的一款球鞋。当时为了推这款球鞋,专门挑了六位明星球员为它代言,以宏大、耐久、超越、豪迈、连贯、纯粹6大精神展向众人展示。
鞋子贵总是有道理的,这不仅仅是品牌的原因。
我突然想,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做成品牌的话,我们自然是有价值的,我们就值这个价。
突然对外甥买鞋多了一分理解和认可,我们还是对孩子了解太少,我们总是习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评价,其实换一种思维,走进孩子,成为孩子,我们也喜欢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东西。
有热爱终究是一件好事,再说这个要求并非过分,还是在家庭条件允许存在的范围内。我们对孩子的想法还是应该支持,至于做法还是要有个限度。
我这个外甥果然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