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春节期间,一家三口哪里也没去,除了散散步买买菜,几乎都宅在家里。
正好也躲过了庙会的喧嚣和路上堵车的烦恼,要知道,以前的数年间,我也是那些熙攘人群中的一员呢!
有时会看看新闻,有时会和先生坐在阳台上晒太阳喝茶读书,间或聊上几句闲篇儿。
过年期间天气还算好,因为今年五环内禁放烟花爆竹,所以难得的清静,空气也非常之好。
真的算是非常好,是这几年以来难得的好。想起前几年每到冬天时,都是极希望将来孩子考大学去外地的。
一个连呼吸都不能踏实痛快的地方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今年空气净化器几乎是闲置了,我每日关注着天气显示,帝都最近的空气质量几乎比家乡小城还要好了。
家乡小城可是隔三差五下雨,空气极其湿润的,而帝都似乎都快半年没有下过雨了。
看来环境治理是可以有成效的,关键是要真的下狠心去做。
春节就如此过了几天吃喝看书的闲适日子,我几乎是每日都活在新闻联播中了。忽然一日中午想起了无戒老师在课上经常提起的著名作家余华,老师反复推荐大家去看他写的书。
踱到书房去问我娃知道余华不?我娃有些鄙视地看了我一眼,居然从书架上取下来两本余华所著的书,让我不禁汗颜。看看那本《兄弟》太厚,就接过了较薄的一本《活着》。
我娃友情提醒我一下:“这本书可能看完心情会有些郁闷哦!”
我对他摆摆手:“小屁孩知道啥叫郁闷。”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冬日的午后,阳台被晒得暖洋洋的,我喝了一口普洱,翻开了这本黑色书皮的《活着》。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吧,我读书是喜欢先看序言和后记的,首先知道这本《活着》全书大概是有12万字左右。
作者余华,浙江海盐人,出生于1960年。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余华也是中国在国际上最为出名的作家,他被誉为是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而他于1993年写的这本《活着》,入选了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并曾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余华还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这本书被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由此可见它的影响力了,怪不得我娃鄙视我呢!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终于合上书时已经是暮色深沉。
这真的算得上是一本不需要书签的书了。它读起来让人感到有些沉重,却又无法在中途放下它,“不忍释卷”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
简单说来,《活着》讲诉的是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仅剩下了年老的他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
也许读这本书的当时并不一定会流出眼泪来,但心底却会一直一直难受,我就是这样。这种隐隐的难受和不快感在合上书本以后持续了好几天,以至于让我没有心思去读旁的书。
那种心绪很奇怪,不知道该用哪一本书来覆盖?只能默默地用时间去平息这个读书后遗症了。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好几天过去了,我终于觉得心底的不舒服变得淡了一些,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
这部作品本身提供的故事是很残酷的,书中的徐福贵从一个纨绔的地主大少爷经历了亡家、父母离世、丧子丧妻以及最后失去女儿女婿和外孙。作者余华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着一些看似普通其实并不太正常的故事。
而读者正是在这样一种看似平常的娓娓叙说过程中被悄悄侵入了所有的情绪。《活着》以一种淡淡的渗透的表现手法让读者们默默地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寻。
或许是作者曾经当过医生的缘故吧?余华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一般,慢慢地在书中将生活的残酷本质用一种很平静,甚至是很缓慢的方式,让人们在阅读时随着他的诉说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希望,又迅速把读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一个接一个地打碎掉。
这样却让读者对这本书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在阅读中怀着的是一种几乎有些恐惧的心理经历,总是希望着下一页作者就会让徐福贵有一点点的幸福和美好。
这样会让主人公徐福贵、也让读书的我不要那么绝望。可惜直到读完全书,也只是在冰冷中继续看到了残酷。
或许,《活着》的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此吧!
余华想要告诉读者的是: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可能就像书中所说: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吧?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
《活着》早就被改编成了电影,电影版是张艺谋导演,巩俐和葛优主演的,我决定还是不要看电影了,因为真的害怕心底那种难受的情绪会继续下去,而眼眶里的眼泪也会忍不住流下来。
我想,以后在温暖的午后还是看些轻松的书吧!这样才能让我“活着”的感觉更好一些。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 第82更
网友评论
对于身边人离去束手无策,唯有活着,走着,前进着,哪怕最后仅剩一头牛为伴……每个人的以后,应该都会成为这样,不是你离开他,便是他离开你。之所以有共鸣。从心的角度出发,这就是我们的以后吧~生命无常,剩下的人,好好活~
活着,好好的活着,
让爱你的人,
不管离开还是没有都是安心;
让不爱你的人,
不管是看到还是看不到,
都后悔!!!
我在看灿烂千阳跟生活在约旦河以西这两本书的时候,特别庆幸自己生在和平年代,至少我还衣食无忧,身体健康,更不用提心吊胆走在枪林弹雨中。心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