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湘潭大学赴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宣传组去往长沙县青山铺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长沙县竹篾非遗传承人杨六纯女士进行采访。
杨六纯出生于1955年,15岁开始随父亲学习竹篾技艺,最初以打垫子、做凉席为主,偶尔学习编织图案。1973年,杨六纯、杨共纯姐妹共同编织了“献给长沙铁路新客站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长沙县福临篾席社”工艺品,在当时传为佳话,二人更是被称为“非遗姐妹花”。直到今天,杨六纯依旧为竹篾工艺的传承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并于2018年申报成为“青山竹编”非遗项目县级传承人。
图为竹篾编织品青山铺镇的竹篾编织历史悠久,始于清雍正年间,有近300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青山铺镇的竹篾编织盛极一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熟悉编织技法。随着机器化大生产的出现,竹篾产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竹篾编织技艺人纷纷转行。据不完全统一,青山铺目前会编竹篾的只有不到300人,而愿意传承竹篾文化、大量制作竹篾用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采访过程中,杨六纯详细介绍了制作竹篾的十三道工序:砍竹-分割-开边分条-破丕-分篾-匀篾-撕篾-盘篾-煮篾-刮篾-染色-编织-收边,并且向我们展示了她用竹篾工艺制作的草帽、斗笠、簸箕、席子等日常农家用具和生活用品和毛主席头像字画、“青山,亲水,轻生活”竹篾山水画等工艺品。
当被问及竹篾传承现状时,杨六纯颇感遗憾,她向我们概括了该工艺目前面临的困境。第一,纯手工制作,不能大规模批量生产,耗费的时间和人工成本高,工艺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经济效益低。第二,赚钱少,年轻人不感兴趣,也不愿进入这一行业工作,导致竹篾传承人少,现有传承人基本上只有杨六纯一家。第三,学习周期长,编织需要极大耐心。
图为杨六纯在给实践团的成员讲述竹篾文化杨六纯称,政府已经给予了她们一定的支持,比如定期给传承人补贴,鼓励她们宣传竹篾文化,帮助招收下一代继承人等等。她们自己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多次向大学生“暑期实践队”展示并传承竹编的技艺,开展“青山竹编”培训课程。湖南卫视、湖南经视、长沙新闻频道、长沙县电视台、长沙晚报、星沙时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过采访报道,一定程度上推广了竹篾文化。然而学习竹篾、传承竹篾的人在总体上仍然较少,长此以往,竹篾将有失传的可能。
杨六纯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近些年身体大不如从前,但是只要她还有力气,她就一定会将竹篾文化传承到底。期待着更多的年轻人前来学习,只要他们愿意,她就会毫无保留地传授。
“今天是七月一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见到你们真高兴。为党,为民办实事,入党一次,一生交给党,这是我应该做的。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竹篾非遗传承中,保护国家的根,延续民族的魂。”杨六纯的愿望朴实而真诚,在这个讲求快时速、高效率的社会中,她传承的竹篾文化像是一股清流,不喧哗,自有声。
(通讯员:柴景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