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第一本书。
听过一次读书会小伙伴儿的分享,他的自律马上吸引我了。
我从来不羡慕天才,因为天赋可遇不可求。只希望能学到自律的人一鳞半爪,让我能比之前进步一点点。
村上属于既有天分,又非常自律的人。
01 村上是如何成为小说家的
村上春树: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热爱音乐。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维基百科)
二十年代六十年代末,村上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
他父母都是国文老师,村上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喜欢阅读。在高中时更是喜欢上了英美小说阅读。据他自己讲,当时目的很简单,只是想读原版小说,囫囵吞枣地读了很多。这也影响到他以后的创作风格。
和按部就班,上学、就业、结婚的大多数人的经历不同,村上是先结婚,然后自己开店,后来才毕业离校。因为喜欢音乐,开了间能从早到晚听音乐的小店,提供一些咖啡、酒水、小菜之类的东西。
1979年,村上在球场看球时,突然灵光一闪,决定开始写小说。马上买了纸笔开始做起来。
在小店的餐桌上,用半年时间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且听风吟》。完成初稿后,自己觉得不满意。便尝试用英文来叙述故事情节。因为是非母语,单词量有限,所以写的都是浅显易懂的短句。没想到,从此他找到了自己特别的的行文节奏,用这样的风格改写了《且听风吟》,不久便获得了群象新人奖。
从此,村上正式成为小说家。
02 关于文学奖
以前我虽然没有看过他的书,但名字还是经常碰到。尤其是每年到诺贝尔颁奖的时候。从2009年开始,村上年年入围,年年陪跑。大家都替他着急。
他被问到最多的,可能就是获奖情况了。书中谈到,有人写文章,说他因为没有得到芥川奖而远离文坛。村上自己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文坛的人,只是偶然想写小说而已,开始并没有想当作家。因为喜欢,所以去写。
村上说:”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
虽然我并不是村上的粉丝,但对这种情况还是挺理解的。现在网络发达,谁都可以说上几句,而且不用负责任,什么样的话都有就不稀奇了。作为风暴中心的人,远离嘈杂,保持自己的节奏,继续做喜欢的事情,就是最好的回应。
03 关于原创性
村上喜欢音乐,他在全职写小说之前,开了一家爵士乐酒吧,就是因为既能糊口,又能听喜欢的音乐。
年轻时的村上春树
说到原创性,他拿自己喜欢的音乐来举例子。具有原创性的东西往往在一开始难以被人接受,因为和人们旧有的对音乐的理解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吸纳到人们的精神中,成为价值判断基准的一部分。
我们刚接触港台音乐,刚接触邓丽君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况。那时候被批判的靡靡之音,现在很多已经成为经典。
村上觉得,作家要倾尽全力,让作品至少可以随着年代留存下来,多积累令人信服的作品,打造有意义的分量,立体地构筑起属于自己的“作品体系”。
04 写点什么好呢?
看看村上春树是如何积累写作素材的。
第一点当然是多读书,尤其是青年时期,应该尽可能多读书。
第二点是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
但不要急于对是非价值作出判断。
重要的不是得出明确的结论,而是把那些来龙去脉当做素材,让它们以原汁原味的形态,历历可见地保存在脑海里。
把周围自然发生的事件,每天目睹的情景,平常生活中邂逅的人物,作为素材收纳在心里,再驱使想象力,以这些素材为基础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
我们经常看到社会上发生很多事情,比小说和电视剧还要精彩。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但是生活中就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些素材,运用想象力编织成一个新故事,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写作方法。
05 与时间成为朋友——如何写长篇小说
写长篇小说就好像跑马拉松一样,是个体力活,必须合理分配时间。所以要和时间成为朋友,管理好自己。
作者介绍了自己写作长篇小说的流程。
首先,每页400个格子的稿纸,每天写10页。跟上班考勤打卡一样,不多不少,就写10页,无论有没有灵感,雷打不动。(这是他最初写小说时的办法,现在都是在电脑上写了。)有灵感的时候,也是写这么多就停笔。
最重要就是找到节奏,不能一曝十寒。
第一稿完成后,休息一周,进入第一轮修改。对初稿进行彻底的改写,大尺度加工。用时1-2个月,第一轮修改结束。然后休息一周,进入第二轮修改。
第二轮修改完,给自己放半个月到一个月的长假。作者称这个长假是对作品的养护。长假过后听取太太的意见,再做集中修改,最后交给编辑审读。
村上春树和夫人阳子
村上对如何利用时间,主张要积极主动,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读到这里我想起李笑来著名的那本书,也是类似的说法),掌控时间,积极地,目标明确地制定自己的日程表。
就这样,一天接着一天,扎扎实实,按照自己的节奏,把一个个未来的日子拖到身畔,再送向身后。
像写作这样日复一日的案头工作,也需要强壮坚韧的体力,才能长久坚持下去。对身体的管理和对时间的管理一样,和时间做朋友,也要和自己的身体做朋友。
前几天在豆瓣看了一篇文章,主人公是一个自由撰稿人,自媒体从业者。有能力和天赋,经过不懈的尝试和努力,过上了不用朝九晚五上班的日子。看完以后,我总是感觉不太对劲,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后来才突然反应过来,是他的工作状态让我感觉不对劲。
他一个星期工作六天,从早上八点开始写到晚上8-9点,有特殊任务时会写到凌晨。每天写至少5000字 以上,有时候写6500字左右。除了一日三餐和午睡1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写作。
这是他想要的一种生活状态,每天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还可以靠写字换取粮食。
但我觉得他可能忽略了身体健康这个方面。年轻时可能不觉得,但这种工作方式很容易出问题,导致不能长久,出现颈椎、腰椎等部位的疾病。
写作是个耗费脑力和体力的活儿,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身体的健康,工作的节奏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方面。希望喜欢写作的大家都能重视起来,调节好身体和写作之间的关系。
村上每天坚持跑步或者游泳。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我放在购物车好久了,一直没等到电子版,写到这里,不能等了,马上下单。等我读完,再和大家分享。
06 对学校教育的看法。
村上谈到自己上学那段经历,认为学校体系和他自身体系不能契合,上学不太开心。还怀疑学校里的体育课,就是为了让人讨厌体育才存在的。
确实,我们现在的体育课还是这样的,要考试,要打分。老师盯着分数,大家都要学习同样的体育技能。至于你喜不喜欢,身体条件适不适合练这个项目,都不在老师的考虑范围之内。乐乐一二年级时,体育老师非常严厉,小朋友形容就是“特别凶”。有身材矮小的同学跑得慢都要被训一顿。
从这点来看,确实客观上起到了让人讨厌体育的目的。
在高中上到一半的时候,村上开始阅读英文原版小说。不管看不看得懂,一本又一本贪得无厌地乱读一通。最初始于好奇心,慢慢习以为常,对阅读外文书不再抵触。但英语考试成绩依然没有起色。
村上认为,只要有心,基础知识完全可以过后再补,或者根据需要自然而然地掌握。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作者当时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英文阅读小说。
咱们群里大多数是为人父母了,怎么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村上这本书我也得到一些启发。孩子在看英文小说或者中文小说时,不要求她百分百看懂,囫囵吞枣就可以,只要她喜欢去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领下,她会千方百计找书来看。如果早早丧失阅读兴趣,影响的可不是成绩那么简单。道理我们都懂,看中文书时还能忍得住,但在看英文书时总会想,她到底看懂没有?那个词的发音对不对?意思理解的是不是偏了?
天下父母都是相似的,所以国外有小狗陪读的活动。让孩子单独给小狗读书,小狗会乖乖陪着她,不会怀疑,不会挑刺儿。我们也应该向小狗学习,陪着孩子就够了,只要她想读,我就想听。读得对不对是她的事,让她自己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多,自己纠正或者干脆忘记以前的错误读法就行了。
后面村上还谈到他的作品如何走出国门,翻译成英文版的过程。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我个人最喜欢村上这种自由自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在乎得奖与否,首先为自己而写,为自我疗愈而写的态度。同时又非常自律,坚持锻炼身体,使自己的创作生命尽可能延长。
我也想做这样一个写字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