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内容是北京师范大学于莉莉老师给我们讲的。刚开始听由于没有课件我着实没听懂,只听到了她在与日本对比并且提到老师在课堂么做我瞬间想到这个内容在网不会有呢。果然不出所料,我输入题目中的几个关键字。“学习共同体”出来了相关的内容,原来这个内容是北师大研究的一个课题,这个内容的提出者是日本的左藤先生。
《学习共同体课堂构建》的收获《学习共同体课堂构建》的收获
学习共同体”到底是什么?百度这么解释“学习共同体”或译为“学习社区”。学校班级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比如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还可以基于网络形成的青椒计划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再如|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从本质上讲这是课堂文化生态的变革。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很丰富,既有操作的方法,教改的行动,也有深刻的理论思考,即教育哲学。30年前的日本,其实他们也面临了很多教育问题,跟我们今天碰到的问题十分的相似,但是,表现的程度是有差异的。
我也们不同角度更深入的理解了“学习共同体”的几个能用到我们教学上的功能。
功能一:社会强化
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功能二:信息交流
学习者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学习共同体中一类重要的成员是助学者,他们会在与学习者的互动中发挥学术性支持作用。助学者可能是教师、学科专家或经过训练的辅导者等,也可以是网络教学的教师等。肋学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反馈和引导,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反思活动。教师需要从“知识的提供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他们要与学习者展开深入的对话,以此来激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其对新、旧知识的反思,促进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在对话中,教师可能会向学习者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也可能帮助他们形成假设,或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借助于网络,这种对话式的交流可以达到很高的个别化程度,发挥各个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师不再完全是教学的发起者和控制者,而在更大程度上作为学习者的伙伴而参与到沟通活动中。在这种沟通中,学习者是知识的建构者,他们在进行主动的探索和讨论活动。
功能三:认知性
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彼此之间的交互活动会对其认知活动产生促进作用。利用网络,学习者可以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形成自己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解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这种交流合作可以丰富学者的理解,同时也会引发他们对各种理解的批判性评价以及对自己原有想法的进一步反思。这样,每个学者都与其他学习者分离自己的见解,同时又接受其他人的影响,丰富、扩充自己的知识,并提高自己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表明,基于计算机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得和应用,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和反思活动的深度,提高他们的学习需要以及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
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课堂”
首先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本职在课堂。但要主攻课堂教学这个堡垒,需要勇气、胆识和学养。怎样做学习共同体课堂,每位老师要先学习当观察员,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课堂表现会让我们真的感受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转变,孩子个性差异,学习特点在观察中都能有所提现。用课堂观察数据证明真伪良莠。
其次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要确定教学目标,寻找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为目的。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学习,体现的是学习主体与资源的对话、与实践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开拓创新。学习共同体所追寻的共同愿望,主要是学习知识、提高素质、训练技能从而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认知和实践能力。
最后构建学习共同体,要把握师生关系,恪守“学习者主体性”,以建立师生之间信任平等的学习关系为基础。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交互性。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打破了“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的传统模式,讲求的是师生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使学习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增进智慧和实现自我的场域。师生学习共同体恪守“学习者主体性”,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学会“翻转课堂”,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型教学,开展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师生之间通过互相尊重、协作和理解,使得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实现知识运用和自我成长的有效融合,在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和反思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未来我们看到,身处的就是这样的课堂
《学习共同体课堂构建》的收获 《学习共同体课堂构建》的收获再分享几本左藤学先生关于“学习共同体”的书。
《学习共同体课堂构建》的收获《学习共同体课堂构建》的收获
《学习共同体课堂构建》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