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太学幸福人生《教育彩云片片》系列 第27篇
凭什么教孩子?隐藏着对待孩子的初心,所以不可含糊。那么,我们常常以什么样的初心对待孩子的呢?
有时,我们攀比求赢:为了超过别的某个人,看见别人怎么样,也让孩子去怎么样。这属于挪用抚养权,以爱为名,满足自己的虚荣。
有时,我们盲目追风:自己不去确认孩子应该怎么样,应该做什么,而是随大流,看多数人怎么样就怎么样。
有时,我们名为孩子,实为自己:自己一生中缺什么,想要什么,而没有实现,比如学历、权力、技艺、富贵等,就让孩子去弥补。
以上三种初心,是真正为孩子吗?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吗?在这样的教育中,我们考察过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吗?真正感受过孩子情绪变化、眼睛闪亮的规律吗?如果没有,而只是盲目地教孩子,这样的教育实际又源于什么呢?如果将此“案”侦破到底的话,恐怕它的“元凶”,就是自己的“偏私心、独占心、嫉妒心、多疑心、虚荣心”作怪吧。这种出心的教育,多么容易伤害孩子啊。
所以,我们对孩子说每一句话,提每一个要求时,都要首先确认一下,这样做究竟是因为自己?因为外界?因为外物?还是完全地为了孩子、为了生命圆满和延续?
对孩子说每一句话,提每一个要求时,我们还要搞明白,这样做究竟是因为过去?因为现实?还是因为孩子的未来需求?假如凭过去和现状对待孩子,因为孩子毕竟还处在成长中,而我们的期望值又很高,所以就容易失望,会批评孩子,甚至会着急、发疯。然而,假如我们把眼前的孩子,看成未来可能达到的样子,为了孩子的未来而要求孩子,则会遵循取长补短的原则,内心也会趋于淡定。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7989/3cf604ec7516520b.jpg)
从初心的角度看,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可能进入如下误区。
一是认为人都是自私的,别人做不到对孩子足够好,所以要看护好孩子,不让轻易跟别人接触。其实,孩子需要接触更多的人。
二是认为孩子还小,把孩子送出去不放心。其实,正因为孩子还小,才需要更多的历练。
三是认为自己只是普通人,孩子按部就班学习就行了,很少考虑提升孩子的内在素质,拜访高人、贵人帮助。其实,宇宙因果律决定,只要孩子的素质和境界提升到哪一级,必然有相应的贵人帮助你。所以,促进孩子提升,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那么,我们对待孩子时,究竟应该基于什么样的初心呢?
其一,孩子是祖宗的继任(后代),需要传承家族、民族使命。所以,我们要祝福孩子,信任孩子,协助孩子进入社会大群体,得到更多人相助,走上更大平台,承担应有责任,实现更大价值。
其二,孩子终究是社会的,是要独立的。所以,我们的责任,是尽早把孩子推出去,得到更多机会,接触更多人,学会自主,并在应有的引领、推动下,实现自我成长。
其三,孩子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所以,我们的责任首先是养育他,保障他活好,而不是其他。试想,一旦身心出了问题,其他还能靠得住吗?学习、交友、生活等其他方面,则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探索和开拓。而不是让孩子在自己的思想、觉悟、能力、境界的局限内成长,成为自己的复制品。
如此,也就避免错误地对待孩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