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皮:心中的念想和牵挂

作者: 山风小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07:47 被阅读543次
面  皮

高台台面皮、桥店子馅饼、陈醪糟……这些带有故乡小城印记的吃食,尽管随着岁月流逝,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但在记忆深处,它们的余味儿依然飘香。

先说说高台台面皮吧。因为面皮店所在的位置地势较高,登上六、七阶长条石台阶才能进入店内,所以小城的人们给它起了这么一个通俗明了的别名。

高台台面皮店没有悬挂任何招牌之类的东西,一扇一年四季敞开的大门,迎接着小城四面八方的食客。

还清楚的记得,面皮店位于小城东关街道北侧,与周围大多数店面一样,木质结构门脸刷着蓝色油漆。由于常年累月受到风雨侵蚀,店外木质结构墙面已经变得斑驳不堪,颜色也逐渐变为浅蓝色。

故乡老照片

因为面皮店由街道开办,所以店里的工人都由清一色中年妇女组成。这些女人一下子摘掉了“家庭妇女”的帽子,干起活来倒很卖力。

她们大致分为两拨,一拨人负责店内经营,另一拨人则从事店外销售。

说起店内的事,无外乎接待顾客,加工制作面皮;店外的事就辛苦一些,整天推着小车走街串巷,手里摇着一只铃铛,将面皮送至寻常百姓家。

只要大老远听到摇铃铛的声音,就知道面皮送上门来,刚好可以解解馋。

80年代初,由于市场刚开放,食物品种单调,很多市民觉得吃上一碗小摊2角的面皮有些太贵,所以更愿意光顾面皮店,用面换些面皮在家吃。

为什么说用面换面皮呢?因为在当时那个条件下,还不兴用钱买。而且小城居民所食用的面粉都是拿粮本在粮店购买,所以用面粉换取面皮既实惠又经济。

当然,面粉兑换面皮同时,还要付给店里一些加工费用。否则,面皮店经营不下去。

所以经常看见宽阔的长木板柜台上,排着一溜装有不同数量面粉的搪瓷盆、铝盆。那年头,塑料盆和食品袋还没普及。

再说柜台里那位接待顾客的大嫂吧。她穿着一件蓝布工作服,由于常在室内的缘故,肤色比起那几位走街串巷的姐妹要好看一些。

又由于她经常与找上门的各类顾客打交道多了,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越来越少。别看她有些严肃,可干起活来还挺麻利。

只见她将盛面的盆放进秤盘,称好之后,迅速将面粉倒入一口大缸,再称出空面盆的重量,除完皮,就是面粉净重。

多少面粉换取多少数量面皮,都有一定的兑换比例,1斤面粉加工成面皮的费用也就几分钱,这在当时也不算多贵。

由于常年重复一个动作,老爱板着脸的大嫂心算能力很强,面粉入缸的同时,兑换的数量已经心里有数了。

那时,也有个别顾客钻空子。他们在家事先将一些黑面掺入面粉,然后打发小孩子端到面皮店。

当然大嫂也不是吃素的,她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她大声询问那个小孩,面粉里是不是掺入了黑面?那孩子支支吾吾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不再追究下去。

谁和孩子较什么劲呢?反正面皮店又不是自家开的。“哐啷”一声,掺有黑面的面粉倒入了面缸。

说实在的,这个孩子他们家也占不了多少便宜。既然你拿黑面来蒙混,那老娘就专拣隔夜面皮搪塞你。

明眼人都知道,刚出锅的面皮色泽发黄。隔夜面皮看上去颜色发白,当然吃起来没有新鲜的劲道。

面  皮

由于当时电冰箱尚未普及,隔夜面皮一般搭秤用。比如缺了一两半两的,切一小刀隔夜面皮来填补。所以隔夜面皮也不愁推销不出去,这就看大嫂刀下是否留情了。

面皮店一天要加工上百斤面皮。由于独门生意,所以他们根本不用发愁销不完。

面皮,是小城食客心里的一种念想和牵挂。

每次经过这家面皮店,都能看到屋檐底下的石板上凉着刚出锅的面皮。这些面皮盛在铁皮做的大圆锣里,静静待在那儿吹着凉风,一股清香的面香味儿直扑鼻孔。

面  皮

这些特制的铁皮大圆锣直径均超过了1米,得两个工人抬着它,才能放进大蒸锅。铁皮圆锣由小城一家铁皮社专门量身定做而成。只有在面皮店,才能看见如此之大的铁皮圆锣。

说了半天,还没介绍面皮的做法。其实做法很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有的只是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手法。

先将面粉加入一定比例的凉水和成面团,饧面1小时后,把面团防置一盛有清水的大盆里,然后用双手使劲揉搓面团,这一步骤叫做洗面。

洗完面之后,盆里的液体就变成了面浆。将搓揉后剩余的部分面团取出,放入蒸笼蒸半小时后,掀开笼盖,就看见面团变成了面筋。

蒸面皮

面皮店里的面筋一般不单独售卖,它们会随面皮一并进入食客家的餐桌。

面皮是用澄好的面浆制作的。将面浆舀入大圆锣放入滚开的大蒸锅里,用大火蒸十来分钟,一张鲜香面皮就出锅了。

加工好的面皮表面刷上清油,一片片整齐地摞在一起,就等待顾客上门换取。

食客将面皮带回家之后,准备一些芝麻、油泼辣椒、醋、酱油和蒜汁,再将开水煮过的绿豆芽、菠菜和胡萝卜预备齐全,然后将切成条状的面皮和以上调料、菜码一起拌,就可以大快朵颐。

一碗面皮下肚,顿觉过足了嘴瘾。虽然味道有些偏辣,但辣的开心,辣的舒坦。

面  皮

小城的人们喜食辣味食物,朴实的面皮刚好能满足食客这一需求。经年累月,面皮成为小城小吃的一张名片。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台台面皮店也变得不再风光。不是食客不喜欢面皮,而是食物可选择的范围扩大,加上市场一些私人加工的小锣面皮冲击了面皮店的生意,所以独门生意变得不再独门。

如今,只要想吃面皮了,会掏4.5元钱买上一碗解解馋。回味之余,也会于不经意间,想起当年这家高台台面皮店。

我想,小城只要是70年代之前的人,一定都记得高台阶之上的一个蓝门脸的店铺。现在想起来,嘴里都能涌出一股暖流!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 面皮:心中的念想和牵挂

    高台台面皮、桥店子馅饼、陈醪糟……这些带有故乡小城印记的吃食,尽管随着岁月流逝,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但在记忆深处...

  • 心中那一抹牵挂――面皮

    有一种取舍,叫故土难离; 有一种味道,叫家乡味道。 不论走多远,心中时时刻刻都会有那一抹牵挂缠绕心尖。所谓一方水育...

  • 泛若不系之舟

    人生在世,牵挂太多。心中无形之念想,外化为实际之羁绊,致使整个人生旅程心事重重,牵挂满怀,人生的道路于是跌宕起伏,...

  • 宿约

    以往总说,万事万物皆有机缘,今生与文字相遇,和清茶相守,亦该是前世的宿约。 因为有了寄托、牵挂,心中亦觉存了念想,...

  • 念想

    念想 因为小草有了念想,它扎根土地;花儿有了念想,它绽放自我;人因为有了念想,所以心中充满希望。 前两日,我的心中...

  • 思念

    你思我,我想你;你我相思常相伴。昨日想,今日念,日日牵挂心相念!

  • 心中有念想 便一直想去那个地方 心中没有念想 便没有了那个地方

  • 心中的牵挂

    轻松的暑假,心情一点也不轻松。给儿子报了暑假班,儿子挺满意,也非常主动积极去学习。接下来,我要单枪匹马回到老...

  • 心中的牵挂

    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因家中急事请了半天假,调了课,饭没顾上吃几口,就勿勿驱车回去了,可他又冒着雨雪准时到校了! ...

  • 心中的牵挂

    你是我心中仅有的牵挂 也是我心里的惆怅 只因为我在你心中是个可笑的多余的存在

网友评论

  • 2H青年:我吃的时候,已经五毛一碗了。
    2H青年:@山风小语 在你面前,我不敢装大人啊大叔~~~
    山风小语:@2H青年 看来你的年纪也不小了😄😄😄
  • 紫梦竹:口水流了一地:yum::smile:
  • 一茶时光:现在都是机械加工的,吃不出原有的味道了
    山风小语: @白羽墨 现在还有人做,规模都不大。
  • zzz润泽:我们这里叫酿皮子,隔三差五吃上一顿,那滋味真叫一个美,
    山风小语: @zzz润泽 就是好吃,我们最少每月要吃一次,在我们这儿,还有天天吃的,一般是早点的时候吃。
  • 醉里伴花眠:看起来很不错👍
  • 蔷薇花间:很诱人的凉皮,
  • 木叶_3388:这不就是凉皮吗
    山风小语: @木叶_3388 对,有的地方叫酿皮,也有叫凉皮的,我们这儿一直叫面皮😄😄😄
  • 暖光2:刚从天水回到兰州,但觉得我们家那的酿皮最好吃。这大概就是因为故乡吧
    山风小语: @暖光2 正因为是故乡的味道,才有了写出来的冲动。欢迎深夜阅读😄😄😄
  • 桑果儿:我在天水待了三年了,还是最喜欢擀面皮。。
    桑果儿: @山风小语 哪家?我去试试
    桑果儿: @山风小语 我经常吃学校门口的岐山擀面皮,现在那个小摊被城管给赶走了😂
    山风小语: @桑果儿 下来给你介绍一家味道特好的吃的擀面皮😄😄😄
  • 素熙cherr:最爱吃擀面皮
    山风小语: @素熙cherr 陕西的擀面皮好吃😄😄😄
  • 添一抹岚:嗯,有些味道是永存味蕾的了
    山风小语: @添一抹岚 啥时给你快递一碗过去,尝尝就知道了。
    添一抹岚:@山风小语 红油辣椒不一定辣吧?:blush:
    山风小语: @添一抹岚 你们南方人肯定吃不惯的,一看红油辣椒就不敢动筷子了😄😄😄
  • 凡夫555:我不是天水本地人,但出生在天水。面皮能吃过两毛一碗的,估计我们俩年龄都差不多。🙂
    山风小语: @凡夫555 哈哈,说不定还吃过你们家的面皮呢😄😄😄
    凡夫555: @山风小语 哈哈哈,我母亲80年代初从工厂退休,就卖过面皮,卖不完的只能自己家里人吃。
    看来在吃面皮上我比你幸福。😄
    山风小语: @凡夫555 没想到啊!80年代一碗呱呱、面皮的价位就是两毛钱。但也不是放开吃的,没钱啊,好久才吃半碗,那时半碗也卖,1毛钱。那个味道真过香。
  • 歆竹紫馨:我们那叫做酿皮,看来写文章的是老乡。😄
    山风小语: @歆竹紫馨 兰州叫酿皮😄
  • 我在你的世界之外:这是哪里的美食😀😀😀😀😀
    山风小语: @我在你的世界之外 不是的,是甘肃的😄
    我在你的世界之外: @山风小语 我就想知道是不是陕西的
    山风小语: @我在你的世界之外 西北名小吃
  • Mehere:好吃不腻
  • 晓彰:看得我口水都出来了
    山风小语: @晓彰 非常好吃的😄
  • 素琴斋书童:哇,我也想吃。
    山风小语: @故纸堆中的蜗牛 有机会了品尝一下😄
  • 可可易希:好想吃
  • 山风小语:兰州叫酿皮、高担😄😄😄
  • 陈子陌:我们叫凉皮,做法和你们的面皮一样😬

本文标题:面皮:心中的念想和牵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tb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