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氏:丰富多彩的校园精神生活(三)

作者: 张馨28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21:07 被阅读17次
    365/135

    (接上回)

    二、和谐

    1.什么是和谐?

    和谐意味着精神生活不是被割裂的学科或兴趣项目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学科或项目只是代表了进入这种整体精神的角度,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进入后仍然是一个整体,是儿童活生生的生命。校园精神生活丰富性为生命的不同取向准备外在的条件,生命在丰富中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和谐,是基于生命整体状态下的自然融合。

    对于个人来说,和谐是身心浸润其中的一种切切实实的状态,也即生命在场、灵魂在场。

    大家读过《心流》没有?

    这本书引入“熵”这个概念,指一种混乱状态。光合作用是一种反熵现象,是从物理的无序进入一种生命内心的秩序。从“熵”引发一个概念“精神熵”,指内心失去秩序的状态,所以,要反精神熵,内心有序,即为心流,也即幸福感。此刻,是浑然忘我的状态,身心合一,生理和心理完全融为一体,这就是真正的和谐。

    案例:如庖丁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指沉沁其中,完全享受其中,即为和谐。《卖油翁》中的“无他,唯手熟尔”也是心流体验。《匠人》中做木工活时,一定有心流。

    总之,对于个人来说,和谐就是身在心在,这种状态下有自身的生命体验在其中,会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当我们品读一首诗歌的时候,透过文字走进诗歌的意义深处去,就能发现诗歌表达的情感、思想、以及言说的精妙,能看到了诗歌背后站着的那个人,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方方面面。真正走进去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兴发感动或者“原来如此”的豁然。

    对一首乐曲呢?

    大地明师班学员赵振东在访学日志中写道:

    今天的小桥音乐会,孩子们的一首吉他弹唱《父亲》,让所有人心灵受到震撼,更令我意外的是,好几个一年级的学生是哭着听完的,甚至有位孩子在表演结束后依旧哭泣不止。这是一群一年级孩子的情感,这是一年级孩子的“觉力”。

    反观社会上,又有多少人拿家长的钱在KTV唱着那首《父亲》,却只是当做一首歌而已!

    显然,后者生命与歌曲分离,就不具备“和谐”完整的状态。

    再如,孩子不愿意弹钢琴,父母硬是让去,孩子内心有抵触,他的心灵就不能与钢琴的旋律融为一体。钢琴就不是情感的表达中介,而是生命之外的东西。于是,生命始终和旋律两分。这中间固然有他演奏能力的原因,但即便对于钢琴十分熟悉了,一般的演奏者还是和贝多芬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到了高处,音乐就成了生命存在的外显,没有足够的存在深度,音乐也就缺乏内在的力量感,因为生命始终是一个整体。

    读经也是,没有生命体验在其中,学生无法感受其中的妙处,就成了死记硬背。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苏氏:丰富多彩的校园精神生活(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we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