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04

作者: 小鑫芝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07:04 被阅读4次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白话诠释:孔子所慎重对待的事情有:斋戒、战争以及疾病。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很长时间都忘记了肉的味道,说,“没曾想到演奏音乐还可以到这样的程度。”

冉有说,“孔子会帮助卫国君主吗?”子贡回到说,“好的,我会去问问的。”(子贡)进入后问,“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孔子回答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相互禅位)会埋怨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最终并获得仁德,有什么好埋怨的?”(子贡)出来后说,“孔子不会这么做的。”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并且枕着睡觉,快乐就在当中啊。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对我来说是轻描淡写的浮云。”

切己体察:这里都是孔子的故事,第一句讲了孔子对待三种事情的谨慎态度,一个是斋戒,一个是战争,另外一个是疾病。其实还有很多,孔子是很慎重的,但是没有提,譬如说礼仪。

《韶》乐让孔子流连忘返,回味良多,可见这个音乐的魅力。

冉有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冉有明显更加精明,这在我们上一篇的总结文章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冉有想试探孔子对于卫国君主的态度,但是自己又不好意思问,所以子贡为之代劳。结果毋庸置疑,孔子肯定遵从仁德。因此可以说冉有还不太了解孔子呀!

第四句的意思和《论语·述而》03中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类似,不做过多解释。

文言拾遗:齐,战,疾:“齐”在这里的意思是斋戒,类似的用法有:~三日而后行。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即谋划,计划,料想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良~、宏~。

相关文章

  • 《论语·述而》04

    子之所慎:齐,战,疾。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

  • 《论语*述而》

    1郭老师,请问“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述三代之礼乐而不自作,信而好古之道敏...

  • 论语(述而)

    述而0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

  • 《论语》述而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三七 什么是君子?孔子这样的人真的是君子。厉近有威,温近不猛,...

  • 《论语》述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得,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活跃在礼、乐、射、御、书...

  • 《 论语·述而》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的治学方法是将前人的知识和经验 综合起来传递给大...

  • 论语《述而》

    述而35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1)孙: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

  • 论语(述而)

    【12.23·晨读内容·预告】(第93天) 《论语》共读·每天两句话: 述而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7.18∽7.19day91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述而篇》——述而第七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7.12∽7.14day88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述而篇》——述而第七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eh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