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蜕变.遇见更好的自己简叔和他的朋友们读书
【文字之光】|《寻人不遇》:一个美国老人对中国诗人的朝圣

【文字之光】|《寻人不遇》:一个美国老人对中国诗人的朝圣

作者: 乔平_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09:08 被阅读0次

    文/乔平

    前几年,一首《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红遍大江南北。诗和远方,几乎成了所有人向往的生活。然而,有一位年近七旬的美国老人,他嘴里念着中国古诗词,怀里揣着西方威士忌,做了一次为期30天的寻找中国诗人之旅,并且把这次经历写成了书。在中国的土地上,实现了他的诗和远方。

    这位老人就是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他的学术成就主要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他把很多中国古诗词翻译成了英文,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作品。作品有大家熟悉的《空谷幽兰》,以及《禅的行囊》《黄河之旅》等。

    这本记录寻访诗人之旅书叫做《寻人不遇》,是一本典型的游记作品。记录了作者他历时30天,拜访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的旧居、遗迹、墓地、故址的故事。

    一个老外,用如此举动朝圣中国古代诗人,寻找中国诗歌文化,一路走来,他的身体在诗境里徜徉,他的思想在追忆中思索。难怪有评论说,《寻人不遇》用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再现了中国古代高贵的灵魂。

    比尔在书中说,他非常喜欢中国,非常羡慕中国人。因为中国拥有这么多伟大的诗人。作为中国人眼中的老外,他为能读到这些伟大的诗歌而心存感激。所以,他踏上了寻踪诗人的朝圣旅程。

    《寻人不遇》

    2012年9月,69岁的美国老人比尔,从北京出发,先前往曲阜拜谒孔子,到济南拜谒李清照、辛弃疾,往西安的拜谒白居易、韦应物,过四川江油李白成长之地,到成都拜谒杜甫、贾岛和薛涛,赴湖北襄阳拜谒孟浩然,转湖南拜谒屈原,再一路南行,寻访陶渊明、谢灵运,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所经之地,他向每位诗人敬酒吟诗,用这种形式,致敬他心目中伟大的诗人。

    作者的寻踪地图(书中插图)

    比尔朝圣之旅的第一站选择山东曲阜,因为这里是孔子的故乡,相传曲阜的洙泗书院,正是孔子删选《诗经》的地方,而《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到达济南的辛弃疾纪念馆,比尔是当天的第二位参观者。看完辛弃疾的生平,作者感慨:原来,正是因为辛弃疾多舛的命运和政治挫折,才让他写出了那么多传世之作。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比尔介绍,这首我们非常熟悉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辛弃疾报国无门的背景下,通过少年与而今的对比,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压抑之作。

    辛弃疾石像(书中插图)

    在长安司马村,比尔见到一个正低头修理锄头的老人。他问老人是否知道杜牧的墓在哪。老人点头起身,带着他穿过一排房子,再穿过一片菜地,最后在一个大坑前停了下来。老人说,这里就是杜牧的墓地原址。在20世纪70年代,来了一些人,他们把挖到的一切都带走了,只剩下现在这个盛满垃圾的坑。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这首《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是杜牧在最后一次离家之前写下的,寄寓了诗人没能遇上明主的怅惘和悔恨。

    尽管杜牧的墓已经不复存在,比尔还是照例倒了一杯酒,将它洒在了土坑里。接着他大声朗读起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站在一旁抽着烟的农民,也和着比尔一起大声朗诵起来。

    读着这样的文字,想象着,一个老外带领几个农民,在安葬诗人的地方大声朗诵唐诗,这样的场面,哪个中国人会不为之动容呢?

    杜牧墓坑(书中插图)

    在四川江油李白成长过的地方,作者说:李白的一首《别匡山》,表现了李白年轻时,是一个目的性强的人,而在李白后来的一首诗《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中,自己就验证了这个问题。

    李白:《别匡山》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在比尔看来,李白是一个毫不掩饰的人。更可贵的是,他还拥有一颗纯粹、真实的初心。这颗初心,让他的作品诗意张扬,也因为这颗初心,他无法和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达成和解。

    李白故居-陇西院(书中插图)

    来到湖北襄阳,比尔非常兴奋。他说,襄阳是孟浩然春眠过的地方,而今,他也在这里苏醒。昨夜的雨停了,阳光透过窗照进屋子,比尔的脑海浮现出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也是比尔最喜欢的诗。他说,研究中国诗歌的人,都会惊诧于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纯粹的美好与快乐。

    这趟行程,比尔拜谒的是孟浩然的墓地。几经辗转,他却找不到真正的墓地所在。之后,在鹿门寺附近,比尔见到了孟浩然的一座衣冠冢。

    这座墓,只是一座小土堆、一块简单的墓碑。墓碑两旁的石板上,各刻着一首诗。其中一首是王维写的《哭孟浩然》:

    王维:《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石板另一边的诗,是李白的《赠孟浩然》: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据说,当年李白到襄阳见孟浩然,恰遇他不在家,两人就此错过成了永别。最后,李白只能来此墓前空鞠一躬。

    而如今,一千三百年后,比尔来了,孟夫子依然不在,他也只能空鞠一躬,落寞离去。

    孟浩然墓志铭(书中插图)

    在黄冈苏东坡纪念馆,比尔听着大厅里循环播放的邓丽君《但愿人长久》,体会着苏东坡写给弟弟的这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纪念馆离开,比尔前往位于黄冈城西赤壁。他在一块岩石上,摆好杯子倒满酒,和九百多年前来过这里的诗人隔空对饮。

    苏东坡雕像(书中插图)

    比尔一路寻访来到江西九江,这里是白居易曾经被贬的地方。在白居易草堂附近,有一座亭子和一池泉水,周围是满眼的茶树。亭子边的墙壁上是白居易的《山居》: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

    白居易草堂(书中插图)

    比尔来到水池旁,甄一杯酒敬献诗人。之后转向一片空地,尝试眺望香炉峰。看到的香炉峰,在远处时隐时现,好像害羞似的。他想,这和当年诗人看到的,大概是一样的。

    庐山不只有白居易的足迹,也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居。比尔想去拜谒陶渊明的墓地。但墓地位于一个军事基地内。作者到了那里,却没法进入。他只好甄满一杯酒,请求军官把它洒在陶渊明的墓地,以表达他对诗人的敬意。

    关于诗词,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它是一种无用之用。特别是在我们这个人人都只争朝夕拼命成长的时代,诗和远方成了人人向往的奢侈生活。读诗、懂诗、写诗的人越来越少,更别说用心去朝圣心目中的已故诗人了。

    纵观古代中国,各种科举考试都要写文作诗,写得一手漂亮的好诗,就代表着这个人很有文化,很有能力。大大小小的官员,哪有不会写诗的?所以作者说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他很羡慕中国有这么多诗人,有这么多优美的诗词。

    《寻人不遇》这本书的作者比尔,用外国旅行者的视角,以诗词仰慕者的姿态,写下了寻觅我国古代伟大诗人踪迹的旅途经过。作为一位外国友人,竟能把中国这么多伟大诗人搞的一清二楚,把“寻人”路线设计得如此合理,着实让人感慨。

    一位69岁的老人,身背着简单的行囊,常常早上六点开始行程,晚上十点回到宾馆,行程中有徒步,有出租车、大巴车、火车,风雨天气也不停歇。一路的困难,一路的艰辛,都没有阻挡他对诗人朝圣的脚步,这样的执着,到底为了什么?

    在河南通许七步村曹植的墓前,比尔和村民们轻松攀谈着他此次旅行的目的。他告诉人们:我来中国旅行,目的是想和我喜欢的诗人们对饮。有人说:这有什么用呢,他们都死了。他却说:可我不这么认为,人的生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是啊,诗人死了,那些不朽的诗作,它们不是一直都活着吗?而且,它们一直都在持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们的灵魂将永远鲜活,永垂不朽。

    比尔 波特 惯有的身背布袋形象

    读罢此书,我有三个感受:一是羞愧,二是尴尬,三是感激。

    羞愧是不言而喻的。比尔老人比我们更热爱,更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比我们更渴望遇见我们的先贤,这让我们这些华夏子孙情何以堪!

    他在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不是特别了解中国的现在,但我了解古人,我和他们都是朋友!”我大中国天朝古人的文采,能征服另一个国度的人,居然不易打动千年以后的后代。

    尴尬来自于国人对文化的纪念方式。从书中看到,诗人们的纪念遗址有的简陋,有的宏伟,有的已经变成了耕地,而有的则成了乡村垃圾场,无论哪种结果,都有点让人尴尬。

    其实,类似于李白有四个故乡这样的纪念方式,在其他名人身上也有很多。这不仅让外国人一头雾水,恐怕连地府中的李白自己都会暗自发笑了。所以,如何正确对待古人的“墓”、“故居”、“纪念馆”、“故乡”,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感激是发自内心的。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老人,穿行于祖国的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能吟诵那些或家喻户晓,或几近失传的诗篇。

    而且,每到一处,他都以“敬酒”的方式与他心目中的诗人交流,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情有独钟,绝对是真爱。他写出这本看似旅行流水账的书,是用他独特的方式再现和宣传我们的诗词瑰宝,所以,感激之情也是不言而喻的。

    “很遗憾,直到千百年后,我才姗姗来迟。即便如此,我也要踏着你们曾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以另一种形式和你们相遇。”这是比尔这位美国老者在书中表达的情感。

    那么,我们要不要时常提醒一下自己,别忘了与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对饮一杯呢?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都是见证官:见证优秀 共同成长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发私信给文字之光的主编韩涵微语或副主编无色生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之光】|《寻人不遇》:一个美国老人对中国诗人的朝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uh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