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感悟‖勿入法执

作者: 木青同年 | 来源:发表于2021-03-03 13:57 被阅读0次

末学认为学佛不要落入法执,不要不是佛教的东西就抵制不看。《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欲海回狂》等也是善书,也应该读诵赞叹。《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修一切善法是为佛法。我也不是直接看佛教的东西就信佛的,而是看《戒为良药》后慢慢接触佛教直到相信。再说《玉历宝钞》《寿康宝鉴》等善书也帮助我认识了万恶淫为首从而帮我信守佛戒,《欲罢不能》《慢思考》等戒网瘾书籍让我远离手机的诱惑,从而更加专心地学佛。《凌晨4点起床》《七八分饱的健康人生》等健康书籍让我生活作息更加规律有序,使我身心更清净,更容易修定。

佛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比如在佛陀时代佛经都是靠背诵记忆的,而现在可以书写记载和刊印流传。托钵时代并没有禁止食肉,而现在汉传佛教禁止食肉。

佛教是包容开放的,能够与其它宗教与文化融合发展。只有对外开放才会有发展,各种文化应该互相接纳借鉴。法师和菩萨们如果不知道不了解世间法,不了解世间众生,那他怎么随顺众生机缘而予以救度。就比如不知道抽烟的危害怎么劝人戒烟?作为在家学佛人,只会佛教知识是不行的,排斥世间法而不学,与社会格格不入更是不行的。

所谓法,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轨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管佛有没有出世,它都存在,并且它一直存在,不会被改变和消亡。它并不是佛陀造出来的,佛陀也改变不了,就像佛改变不了因果,佛只是指导我们去观察它,发现它和认识它。就像善良仁慈是真理,许多宗教都倡导博爱众生,所以在这方面其它宗教也是值得赞叹随喜的,佛教并不与他们冲突。同样是真理,只是认识的程度不同而已,佛陀认识得更深刻,外道心外求法,只是层次更浅,但并没有错。

佛陀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处理好与科技的关系,也没有教我们如何适应现在的商业社会,作为在家弟子,光学佛是不够的。现在的营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可以弥补佛法的不完善之处,帮助我们更好的立身立命还有立德。

以上纯属末学个人即兴感悟,仅做参考,有误和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有缘同修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 学佛感悟‖勿入法执

    末学认为学佛不要落入法执,不要不是佛教的东西就抵制不看。《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欲海回狂》等也是善书,也应该读诵...

  • 枕上留书之佛玲花开(五)

    枕上留书之佛玲花开(四) 车文勿入,勿入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此时凤九...

  • 你把佛学反了吗?

    勿空:师父,学佛会保佑自己发大财吗? 无师:反了,学佛是保佑你断除对金钱的欲望与执着 勿空:那,学佛会保佑我身体健...

  • 学佛感悟

    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别人,我们看到的都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境界的自己,借由不同载体承现给我们看。我们在本质上...

  • 学佛感悟

    (一) 万里云天一过客 不尽山河锦绣多 浪迹轮回求归路 漂泊六趣几迷途 红尘滚滚失自性 苦海茫茫洗游魂 慈航普照心...

  • 学佛感悟

    学佛教,其实就是学佛陀教育,就是学传统文化,就是学儒释道,就是明白道德标准,行为标准。 修行,其实就是修正不好的行...

  • 学佛感悟

    今天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日子,我将跟随上师索达吉堪布受菩萨戒。皈依三宝是学佛入门,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实践。佛教...

  • 学佛感悟

    今日下午与对门的婆娘又一起驱车前往圆通寺学习佛法,这是我俩第二次参加学佛沙龙,笑容满面的义工智芬师兄早已站在寺庙门...

  • 【学佛感悟】

    【感悟】我学佛时间短,感悟到点滴,困扰我的烦恼不见了 每个人的信仰不同,直接影响自己的人生轨迹。一位美国科学...

  • 遇见,我们自己——读保罗奥斯特《月宫》

    ——永远不要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涉及严重剧透,不喜勿入) 1967年,20岁的美国青年佛格正读到大学最后一个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佛感悟‖勿入法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uq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