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号黑洞,将一切奉献给正义事业,不遗余力!”
起誓后,我的双目依旧死死盯着警徽,正午的烈日下,它显得异常闪亮。
我如愿以偿地通过了各种考核,成为了一名刑警。
值得一提的是,我很出色。无论是体能还是智慧,都要比其他刑警出色。我接手过的大大小小的案子,无一不被完美解决。
所以,他们称我为“黑洞”,可以吞噬一切不公。
“他似乎命中注定是干这个的。”局长这么对我评价道。王警官听到后只是微笑,我看不出他脸上的任何惊讶的表情,似乎他早就知道我有这方面天赋。
于是,我便不再被分配新案,而是专门去侦破过去未能被解决的悬案。
一天,王警官分配给了我一个特殊的案子――欺凌案。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就这?但顷刻间我又明白,这肯定不是一个普通的案子。欺凌案一般凶手和作案手法都很明确,再加上凶手通常都是头脑简单的混混,几乎不可能是悬案,但我依旧不敢放松警惕,因为这种案子如果成为悬案,说明要么凶手极其凶残,要么作案手法极其残忍。
可在我自习了解过后,才发现,这次案件非常简单明了,但纵然如此,我还是头疼了一会儿,在我看来,其破解难度远远胜过前两种情况:
被害人刘某是一位15岁的瘦小的男孩,在小巷被刺身亡,眼镜片碎片散落一地,身上留有多个血洞,作案工具的刀遗落在一旁。他身边放有遗书,因此初步判断为自杀。
“这是我遇到过最棘手的案子。”王警官苦笑着说道,“很多人硬是说这是自杀,可我觉得一定不是,很显然,一个自杀的人怎么会在自杀前把眼睛摔碎?只有遇到袭击才会如此。况且自杀的人会自杀数刀吗?而遗书可以伪造,所以判定为他杀才更合理,我便称之为欺凌案。但奇怪的一点就是在此,如果是欺凌案,被害人一定会进行反抗,而现场除了破碎的眼镜片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反抗的痕迹。而那把刀上也没有检查出任何指纹,被害者的衣服上也只有他自己的指纹。没有任何线索可以确定凶手的身份”
我说,没想到王警官也有拿不下来的案子。况且这个男孩是谁呢?他和某人有没有过什么过节?
王警官顿了顿,迟疑了一下,而后一手撑着头,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说来惭愧,案发时一个目击的小男孩曾向我求助过。”他直直地看着我的眼睛,我感到了一丝寒意。看到我疑惑的神情,他便松了一口气似的,继续说道:
“这也是我笃定这不是自杀案的原因之一,我以为这仅仅是一起普通的欺凌案,没想到会有人真的遇害。但当时我们县又发生了一起纵火案,而火灾中心,就是警局。上级向我打电话过来后,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去保护警局,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纵火的,貌似只是几个喝醉了的混混。而那个孩子却因为我的失职而遇害了。我愧对于此,不仅是那个被害的孩子,还是那个报案的孩子 ,以及,我的内心。所以,后来再去寻找那个报案的孩子时,他反倒绝口不提当时的事,似乎是对我未能及时处理产生了怨恨,于是,没办法,我们最后只好放弃了他的线索。”
“对于这个小孩的过往,”王警官说道,“我们调查到他是个孤儿,是福利院的一名孩子,但……他有些特殊。”
“特殊在哪?”我疑惑地问道。
“时间过了太久了我也记不清了,而且这是我私自调查的,并未做笔录,我只记得,这个孩子看似瘦小,其实在福利院里声望很高,并不像是被欺凌的对象。嗯……剩下的你一会儿可以自行调查。”王警官冷静地阐述道。
话音落后,我和王警官聊了几句家常就走开了,去探索属于我该探索的事物。
梳理后,我发现这起案件的难点在于: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他杀,为什么要杀他?凶手又是谁?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再次拜访了那所灰蒙蒙的福利院,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总是透露出阴森森的气息。
“刘某,这个人我现在还记得,即使我已经退休了两年了,我依然无法忘记这个人。”前福利院院长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倾诉道,“他是一个可怕的伪善的人物。与恶霸打成一片,哦不对,应该是所有的恶霸都对他俯首称臣,看似瘦弱,但我曾经好几次看到他把一个臭名昭著的恶霸打到鲜血直流,几个周无法上课。智商也非常高,7岁的时候就天天读书,那时听别的老师说他的知识水平至少是高中。”
但,前福利院院长喝了一口水,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让我无比瞠目结舌的话:
“自从他遇到一个人之后,他整个人好像都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也不聚众斗殴,也不谩骂他人,我们看在一旁,想疑问却苦于担心他又变回原来阴沉的样子而不了了之。而那个人和你一样,凛然正气,经常为弱小者打抱不平。我经常想,一个人怎么能那么小就有如此强烈的正义感呢?他还尝尝说想成为一名警察这样的话。”
“不过我还是无法相信,一个人能对他人改变得如此之深。”院长补充道,“而且,正因为刘某现在反倒更开朗了,那说明院内一定不可能有人对他怀恨在心,凶手一定是外面的人干的,我们院是不可能有杀人犯出来的。”
我显然无法被他的这番话说服,不过他的确给了我许多新线索,我想,我大概能猜到案犯的动机了,只是……我还没有证据,也并不确定凶手是谁――看来我还得再去一趟警局。
我直奔主题,来到了储藏那些证物的地方。虽然证物王警官已经对我口述过了,可我还是要亲眼见一见,还好,果然经过这次确认,一个比黑暗更让人后怕的真相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一位警察递给我了一个档案袋。打开它,一股腥臭味就冲到了我的鼻腔。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微黄的相片,相片中,赫然倒着一名瘦小的男孩,脑后是破碎的眼镜片碎片,旁边横着一把血色的刀,胸口有几个血洞,右手紧紧攒着什么东西,而左手张开,眼睛也张得大大的,注视左手的方向。
“你有没有问过那条巷子的礼品店的人。”我的目光坚定了起来,激动地问道那位警察。
他说:“的确是有,他说当天的顾客比较少,天气比较晦暗,只记得黄昏的时候有两个小男孩进来过,一位瘦一点的小男孩选了几个小钟,而拿出手机付钱的却是另一位很壮硕的男孩。应该是给朋友买礼物的。我们当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案发现场并没有任何小钟,而且店主说他们彼此就像朋友一样。”
我的眼睛放出明亮的光,微笑着说道:
“不,为了自己的目的,去陷害他人的人绝对不是朋友。”
听到我的回答,他略显疑惑。而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果然,事情就是我预想的那般。
“右手攒着的是遗书吧。”我喃喃道,一只手摸索着档案袋。
遗书上清晰地说明了刘某已身患癌症,为了避免朋友悲伤,便选择在僻静的巷子里自行了却生命,最后还表达了一下匡扶正义的志向。
“这个遗书肯定没什么用,反正是凶手伪造的,看多了反而混淆视听。”另一位警官对我说。
“不,我肯定,这个遗书一定不是凶手伪造的。”说罢,我瞥了一下那把刀,它上面的血迹,依然有层次地分布着。
接下来,我思考了一会,便做出了推理。我把推理过程讲给了他们,并说明了证据。他们都惊讶地点了头。接着,按照我的方式,我们立刻查出了关键人物――牛二。
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也已经遇害了。
红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