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街痞子小三过新年

作者: 沉淀de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09:38 被阅读10次

        提及儿时的过年,脑海里总能记起一个人,我家的邻居小三。小三是一个七岁小男孩,在家排行老三,有一个大姐,一个二哥和小妹,所以大家习惯性地叫他小三。

        他是我们那条街上出了名的街痞子,我们所说的‘痞子’,是那种特别顽皮活波的意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无恶不作的人。我们小时候不仅盼春节,更盼年集。年集就是过年之前的最后五个集市日,我们村是小集市,隔一天集一次,一般都是逢单数在上午时间段,从腊月二十一、二十三……一直到二十九共五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那么盼年集,是因为小小的我们也可以赚些外快。特别是临街居住,家有门面房的小朋友,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腊月二十一前一天晚上,小朋友都在街上用石灰圈好地方,第二天早上四点钟就起床,把自己家的桌子,板床搬出去,放在头天晚上圈过的地方,以方便做生意的商贩使用。

        比如卖果子的,卖门画的,可以把东西摆在上面卖。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当时生活条件有限,出门大部分靠步行或自行车,因为自行车载不了多少货物,所以才需要有人提供摊位,类似于“货架台子”。他们一般到中午集散了,会根据生意好坏给些摊位费。有时候是2元,有时候是5元,当然也可以讨价还价。别小看了这些钱,那时候家长掏压岁钱也普遍是5元、10元的。

        小三的出名就跟这圈地占地盘有关系,他几乎年年都会因为地方跟别的小朋友打架。今年,也不例外。起因是这样的,一个上五年级的小朋友,头天晚上早早在小三家的店门旁圈了地方。第二天早上,小三起的大早,先把桌子放在那,他每年都如此,并没留意到地上的痕迹。等吃过早饭,天也亮了,集市的两边摆满了桌子、板床之类的台子,来的早的商人,也已经挑好地方开始摆列商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三再次来到这地方,发现自己的桌子被掀到一边,他生气地把自己的桌子归位,把另外的桌子拉到一边。这时刚好那个大点的小朋友也来了,两人争执不下。一个说自己头天晚上就来占地了,一个说这块地多少年来都是自己的。没办法,只好打上一架,由拳头说了算。

        那时候大人忙着做生意是没空管小朋友这些琐事的。单挑的地方,定在小水池的冰面上,那里就在街道旁边,不妨碍交通。那时冬天总是结厚厚的冰,小朋友经常在冰上玩那种鞭子抽的陀螺。看他俩打的不可开交,别的小朋友都自行让道,站在旁边看,看热闹的闲人也越来越多的过来围观消遣。

        由于双方年龄悬殊,小三并不占优势,但是在冰面上作战,下面打滑,大的一方也不能尽兴发挥。俩人最后都纠缠于冰上,相互搂着摔跟头打滚,小三打不过就纠缠着不放,有的是时间耗下去,大的不想一直拖着,没办法只好和解,说摊位费一人一半,小三不干。后来两人不知怎么协商的,竟然合作起来在村头树园子里弄个停车场。

        当时集市上人多,自行车推不进来,只好存放在村头。于是两人找来扑克牌剪成小块,一个挂在车子上,一个给存车人拿着。取车时,拿出来能拼一块,可以推走。看一上午车,一辆自行车两角钱。由于这次不打不相识,最后发展成了合伙人,小三的收入比去年翻了几番。


        在我们那地方,春节家家都会提前蒸大馍、枣花和枣山这些面食。这几样都少不了大红枣,特别是白白的大馍上面,按上大红枣,和母亲的乳房很像。这里有一个说法是,女孩子结过婚之后,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每年春节回娘家要给妈妈送大馍。所以,我们那边的女孩子也有“大馍篮子”的称谓。枣花是用面做成的花的造型,给来走亲戚的客人回礼用的。枣山的做法和枣花差不多,但是要比枣花大的多,最大的可以像地锅上的大锅盖那么大,这是为了拜神仙用的。

        所以,大人们做这些的时候,总是庄严而充满自信,气氛也有些不一样,她们不希望有小孩子在场,更不喜欢小孩乱说,如果哪个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奶奶总是冲在前面说岁岁(碎碎)平安,岁岁平安!像怕谁抢先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一样。而我们小孩子,想要留下来看必须保持安静,否则,会被轰出去。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但是,每次小三出现,气氛就会被破坏,他总有很多的问题,不管谁警告过他几次,要慎言,专挑吉利的说,都不管用。就算被强行拖走,拽着门框的他,也会把想说的说完。比如问,馍怎么还没好?它会熟吗?枣山那么大,坏了怎么办?……总之越不让怎样做,他反而越会这样做。奶奶总是急得一边用手捂住他的嘴,一边自己啐着呸呸呸,仿佛这样就能收回不该说的话似的。


        小孩子盼新年,还有一个原因是可以穿新衣服,那时候,一年到头几乎见不到什么新衣服,大部分衣服都是爸爸妈妈的衣服改小的。并且总是哥哥姐姐穿完再传给弟弟妹妹们。当时有句顺口溜说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而过年时例外,小孩每人都有一件新衣服。

        这一年,妈妈早早买了小三他们几个的新衣服。妹妹好喜欢啊,忍不住等到春节那日,每晚就在睡觉前穿上走俩圈,照照镜子,再脱下来。小心翼翼的叠好,压在自己的枕头下面,才可放心安睡。这天小三见了说:“妹妹,你现在就把新衣服穿上,如果脏了,我们过年都去了新年那一边,只留你在年这边,小心过不去年了。”

          妹妹听了哇一声哭了,她真的怕自己过不了年,穿不到新衣服。于是使劲的哭,怎么都哄不住,小三怕招来大人会挨骂,想着法子逗她笑,做鬼脸、跳尬舞都不管用。急得团团转,就连跪那给她磕头求饶也做了,还不管用。最终还是引来了妈妈,妈妈问明了情况,解释了好一会才让妹妹止住哭声。说落了小三一通,以后再不敢给妹妹开这种玩笑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最期盼的春节这天终于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似乎都在期盼着某个时刻的到来,十二点的钟声计时响起。人们一阵欢呼,过了这一刻,也就意味着可以点炮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将会持续一夜不停。

        小三他们几个男孩子每每到了这时,是最兴奋的,挎个小书包,听见谁家炮响,就往谁家跑,等到炮声一停,就冲过去,捡那些没炸开的小炮,放进书包里,留着以后玩。能玩多久,就看今天的收成了。捡完小炮,就拿出来剥炮里面裹的火药,往往好几个,才剥出一小撮火药,用纸小心包起来,划根火柴点着玩。

        男孩子就爱玩这个,大家都挣着抢着捡小炮,原先撑摊挣的钱,也舍不得花,全都交给了大人贴补家用了。连压岁钱也是,除了要压腰的少量硬币,随身携带外,说是这样可以驱妖降魔。其余的就记下个数字,兄妹朋友间比比谁的多即可,一般收到的钱暖不热就交给大人了。

          那时的日子真是天真无邪,没有花钱的习惯,可是小朋友聚到一起,却玩的异常兴奋和开心。现在条件好了,倒是没那种感觉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年味|街痞子小三过新年

    提及儿时的过年,脑海里总能记起一个人,我家的邻居小三。小三是一个七岁小男孩,在家排行老三,有一个大姐,一...

  • 儿时的年味|三位母亲话过年

    儿时的年味|三位母亲话过年 儿时的年味|三位母亲话年 。 新年临近,我正好五十有一。回忆儿时的新年成了一件...

  • 儿时的年味|买新衣,过新年

    每到过年时,必会买新衣。这个习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打记事以来,年年如此。 或许是除旧迎新的意思吧,也正因为如...

  • 2019-02-03

    新年快到了,可年味年年在递减,没有儿时的热闹与欢庆。儿时的年味是母亲洗洗刷刷挂满好几个长竹杠的衣服被子,儿时的年味...

  • 儿时的年味‖过腊八,度新年!

    我是70后,生活在豫北的偏远农村,时间一晃,三、四十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但是儿时...

  • 儿时的年味 |喜气洋洋过新年

    儿时的我,最喜欢过新年。不仅仅是新年中有大鱼大肉吃和漂亮衣服穿,更是因为儿时的新年是红红火火的、热热闹闹的、开开心...

  • 儿时的年味|过新年,穿新衣,记忆中儿时的“年”

    文|发非花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 过年意味着团圆。意味着爸爸妈妈弟弟妹妹都在一起。 过年还意味着拿压岁钱,有...

  • 儿时的年味/1981年,儿时的新年

    新年又将至,没有那种太大的喜悦。如果要说喜悦就是新年到了,可以放一个月的假,可以不用早起去上班。 小时候可不是这样...

  • 儿时的年味|过 年

    那是我十一岁那年的春节,家里刚盖了房子,父亲带回的钱还了帐刚好留了五十元过年钱。本来在那个时候用这些钱是可...

  • 儿时的年味|怀旧新年

    似乎有一个关于“过年感”的临界点,当你达到年味的峰值,那种在急迫中期待新年到来的心情就开始走向下坡路,最后归于平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街痞子小三过新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nx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