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资料: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为《国风.郑风》的第十首。为先秦时代郑国民歌。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时女子对男子的戏谑、俏骂的诗歌。
背景:
《山有扶苏》:《毛诗序》以为:“《山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也,”也就是说,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齐女文姜的讽刺之诗,齐僖公一心想将二女儿文姜嫁于郑昭公忽(郑庄公之子)曾三次向郑昭公忽提亲,郑昭公三次拒绝,使文姜因此而郁郁寡欢而成疾。所以诗文指出,没见到这个美男子却见到了气势猛烈之人,没见到这个美男子却见到一个狡猾的顽童,所以郑昭公忽才不愿意娶文姜为妻,文姜就没有嫁给郑昭公。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并非为讽刺郑昭公而作,“郑风”在历史上被当作“靡靡之音”的代名词,当时郑国男女的交往是比较开放和自由的。诗中的“狂且”、“狡童”并不是真实意义的讽刺,而是一种开玩笑式的嬉闹。袁梅《诗经译注》“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崔述《读风偶识》:“昭公为君,未闻有大失道之事。君弱臣强,权臣擅命,虽诚有之,然皆用自庄公之世权重难移,非己之过。厉公欲去祭仲,遂为所逐。文公欲去高克而不能,乃使将兵于河上而不召。为昭公者,岂能一旦而易置之?此固不得以为昭公罪也。如果郑人妄加毁刺,至目君为狡童,悖礼伤教,莫斯为甚。”以为此诗是讥刺郑昭公忽的,就有失牵强。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づ ̄3 ̄)づ╭❤~............................................................................................................................................以下正文:
诗经经过孔子的编著,传下来了三百零五首,其中风为最,而描写男女情爱的亦不在少数,《山有扶苏》或可以说是另有一番风味。
透过背景,我更偏向于后者的观点,即男女间打情骂俏的情歌。《山有扶苏》应是以女子口吻,对男子调笑。这个是很常见的,古时候,女子称心上人为冤家,现在,女子称呼男方“傻”,“笨”等等,皆是这个道理。文中,“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两句是赋,为女子的调笑之辞。“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孟子·告子上》)。“子都”,似为传说中古代美男子名,这里泛指俊美的男子。有论者认为“都“姝”古本双声,都”为“姝”的假借。《说文解字》云:“姝,美也”,故子都就是子美。女子称所爱为“狂且”,与美男子“子都”对举,明明是双方相约而来,偏说对方非己所爱,心爱叫冤家,可见其性格的爽朗善谑。
第二章是叠章,开头两句仍以草木起兴引起下文。“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反复调侃,加强语势,感情也层层递进。“子充”泛指美男子。论者认为“充”,古韵在东部,姝”,古韵在区部,区东可以对转,“充”即“姝”的对转,故子充与子都实为同指。始为“子都”,此为“子充”,重章叠句,整饬中有变化,更显得错落有致。
经常听人形容某女子有一种古典美,那所谓的古典美,美的,便是半遮半掩,欲说还休。这种感觉,仿若隔纱幕而望明月,通晨雾而晓星辰。似花吐蕊般缓缓绽放,所谓回眸一笑才是这样动人,唇角微弯的弧度,如勾起的月牙弯弯,以至于星眸一撇,所以的景色都黯然失神。我想,《山有扶苏》便是有着这样的魔力,读诗是离不开想象的,而《山有扶苏》并不缺少画面感:
倚靠着小桥流水,有座人家,在朱红漆色围墙的院子中,有女怀春,小家碧玉。或略施粉黛,或高理云鬓,或笑靥如花,或眉目含情,冲着她的心上人,言语调笑,望见山边的扶苏,桥松起兴,缓缓道:“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言语轻灵,蜿蜒的流入男子的心中。言非其实,甚善快美!
《山有扶苏》很短,而且全部是女子的独白,然而透过她的这八句简单的独白,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许多:女子狡黠俏丽的神态,灵秀的相貌,思维再发散一些,女子如此,怕是男子也亦是堪比“子都”,“子充”的美男子吧。如此,便是常人眼中的天造地和了。当然,或许你并不会将她们的外貌想象的十分出众,她们两人也仅仅是面目清秀,然而不论你如何思索,《山有扶苏》中,女子活泼轻灵孩童心性,以及潜藏对男子爱恋的羞涩,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令我们羡然,喜爱之处。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原文)
山有扶苏①,隰有荷华②。不见子都③,乃见狂且④。
山有桥松⑤,隰有游龙⑥。不见子充⑦,乃见狡童⑧
原文注释:
①扶苏:树木名。一说桑树。
②隰(xí):洼地。华(huā):同“花”。
③子都:古代美男子。
④狂:狂妄的人。且(jū):助词。一说拙、钝也。
⑤桥:通“乔”,高大。
⑥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
⑦子充:古代良人名。
⑧狡童:姣美的少年。一说为狡狯的少年。
皇氏三坟,步道天下,虽千夫指,义不容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