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沉思录》是一本交互设计理论的书籍,并没有落地的技能和方法。它的目标是有三:1)交互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2)提供用于沟通的词汇和视觉化语言;3)分析交互设计在非商业环境中的可能性。它的意义在于,帮助设计师们教化商业人才,确定交互设计在商业领域中的地位,以及实现对设计师本身的教化——这一切正是设计师晋级所需要的。怀着目的前后阅读了三遍,对本书的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在此仅将阅读中整理的内容分享出来,自我学习的过程,也希望能为他人提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
---正文---
交互设计,本身具有极重要的沟通作用。从多年的交互设计经历来看,我对此非常认同。这种沟通作用影响于两个角色:项目成员、产品用户——这也是我们将项目成员称之为“用户”的原因。前者,设计本身能够向他们表达问题是如何被解决的;后者,则为他们与机器对话提供“语言”。
正如《沉思之交互设计:设计的两种思维方式》文末提到过,要想让设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团队协作时还会有许多阻碍需要克服。从另一个角度,为了让设计能够更好的、顺利的解决问题,Jon Kolko还提供了另外三条建议:
- 设计创新要与商业、可实现性、成本等有明显的关联;
- 方案需要更容易传达给每个人,包括那些非专业人士;
- 设计方案关注的内容需要包括除产品实体本身之外的界面、品牌等。
在团队内部,设计作为一种沟通方法,它的目在于获得肯定和认同。第一,设计师能够通过设计方案,说服受众相信,设计方案是有用;第二,通过设计方案,获得受众对设计师的理念的认同。
在目标用户中,“形式追随功能”让设计更容易达成与用户的沟通——用户更容易理解设计方案——人机对话更顺畅。
时空门:
沉思之交互设计(1):什么是交互设计
沉思之交互设计(2):交互设计流程
沉思之交互设计(3):设计的两种思维方式
沉思之交互设计(4):如何处理庞杂的设计信息
沉思之交互设计(5):设计的沟通意义
沉思之交互设计(6):设计的演化过程
沉思之交互设计(7):情感体验的价值
沉思之交互设计(8):情感交互体验考察方法
沉思之交互设计(9):设计的文化影响
沉思之交互设计(10):增进社会公益的设计
沉思之交互设计(11):协同性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