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肚子
12月8日,天朗气清,大大的太阳。
似与久违了的爱人重逢,又像同景仰的大家初见,先生情切切、意殷殷。用过早餐,退了房,即催我出发。
云峰山——郑文公碑,是先生敬慕的圣地,拜谒云峰山,是我们此行莱州的主要目的。
离城区不远,驱车不到半小时即抵达山脚下。
云峰山,海拔326米,因山顶常为云雾遮绕而得名。
自山麓至山顶,分布历代刻石37处。闻名于海内外的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于公元511年,在此山留下了宝贵题刻17处,均刻在险峻的摩崖之上。主要刻石有《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
2011年12月,中国书协命名莱州云峰山为“中国书法名山”;命名郑文公碑为“中国书法名碑”。
坐落于山林的云峰大殿,设有郑道昭纪念馆。“会我云峰”,每年都要接待大量国内外慕名前来的文化旅游团体。
在云峰大殿浏览了一下,先生便迫不及待地奔向山腰郑文公碑。
这是矗立于郑文公碑亭对面的《荥阳郑文公之碑拓本》。
抱有一腔虔诚,来到郑文公碑亭,却见铁将军把门,先生亢奋的心情似泼了冷水,登时有些僵冷。无奈之下,只好通过门上的漏洞向里张望,用相机,再换手机,转过去看看,转回来瞧瞧,也只是管中窥豹,难识全貌,更甭说零距离接触了。
带着遗憾继续攀登,一口气爬了五十四级台阶抵达了论经书诗碑亭,再往上是观海童诗碑亭。
同样,这两个碑亭亦都是闭门谢客。
因论经书诗刻石巨大,先生为了看清刻字,不惜抛却斯文,翻跃护栏至楼上透过护网拍照。
还好,观海童诗刻石较小,漏洞较大,让先生看了个称心,也拍了个如意。
这是郑道昭最著名的三大刻石,经历了1500多年,已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受到保护理所当然,但慕名而来却未能饱览,实在有些悻悻然。
还是继续登山吧,无限风光在险峰,还有那么多石刻在冲我们翘首企盼呢!
其实,云峰山诱人的不止是人文景观,它还有着奇美的自然风光。其岩石嶙峋,峰高、谷幽、林茂,景色如画。
虽说我们来的不是季节,除了翠竹,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已萧条凋敝,然,放眼漫山遍野,仍然能想象出它的“春桃”、“夏槐”、“秋枫”的三时绝景。
按说,海拔三百来米的山不算高,尚有打山脚贯串至山顶的石阶相助,本不难爬,怎奈山道崎岖陡峭,怪石密布,让我和先生的花甲腿脚登起来并没有那么利落。
好在一路有千年刻石相伴,且走且赏,爬到山顶亦并未觉得很累。
云峰山刻石以山势取之,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或矗立,或斜依,或偃卧,多处突兀岩石侧面,由山腰散布至山巅,形成了天然碑林。
山顶上修建了一些亭子,以减少石刻的风化,从而使千年刻石得以保护。
这些刻石地处险峻,先生终于能亲手触摸,想咋看就咋看、想咋拍就咋拍,可着劲儿撒欢玩起了惊险,让我这个旁观者直捏了一把汗。
先生在赏郑道昭之子郑述祖《重登云峰山记》石刻。
这《九仙之名题字》,先生是赏完了拍,拍玩了再赏。
阙口南端巨石平面刻《当门石坐》,这整整平平的磐石估计是郑道昭当年休憩并揽景的地儿。
面对几十处刻石,先生是千年一眼,一眼一眼,看也看不完。
我也来个一眼千年,令郑道昭的《云峰之山》看进眼里,拔也拔不出来。
云峰山的极顶,应该亦有郑道昭遗迹。饱览了千年石刻,我和先生坐于亘古磐石之上,心怀“北方圣手”,满足地、美美地鸟瞰着时下的莱州全景。
花甲之年亦心胜,虽然怯怯地立着未敢挺直腰板,然,山高我却成了峰!
冬日暖阳,游人却稀少,遇到的寥寥行人皆为当地登山健体者。
我们来的不是季节,但也是季节,少了游客的嘈杂干扰,没有繁枝茂叶的遮挡隐蔽,我和先生将云峰山看得如此通透直接,如此淋漓尽致,伸一伸手,即能将千年瑰宝揽于怀中,禁不住心潮澎湃,直呼:“妙哉!幸哉!”
盘桓于山上大半天了,仍是不忍离去。精神是慰藉了,可肚子却提出了抗议,幸好有预判,补充了一些给养,天色将晚,不得不下山了。
归去途中,与刻石们依依惜别。
只是复至郑文公碑亭,心怀不甘与不舍,先生又绕行了一圈,并向着郑文公碑深深地三鞠躬。
我晓得先生的心思:
郑文公碑是“隶楷之极”,能让人欣赏北魏楷书书法的卓越之处,感受北魏时期的文化风貌,是一件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要拜;
郑文公碑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是研究中国文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的宝贵资料,通过它可以深入了解北魏社会和文化,拓展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必须拜;
郑文公碑不仅是书界圣地,更是连接海内外友谊的桥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还得拜!
郑文公碑 高2.8米,宽3.6米先生的朝拜,发乎于心,毕恭毕敬。
兴许先生的虔诚感动了上天,当我们准备回返寻找洗手间时,无意间去到了云峰山管理处,先生即与几个工作人员攀谈了几句,谈及此行未能近距离观赏郑文公碑而深感遗憾。见桌子上有几本拓本,征得同意,先生信手翻阅起来,边看边与一位工作人员交流,两人同频共振,成为知音。
聊了一会儿,这位守护郑文公碑三十年的工作人员鉴于先生对碑的痴情和诚意,竟拿起钥匙悄悄地让先生跟他走。
先生喜出望外,心照不宣,跟着工作人员先是来到“拓本”前,工作人员指给先生看了几个字,让先生记住,然后竟破例给先生打开了郑文公碑亭的门。
于梦寐以求的郑文公碑前,先生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工作人员与先生宛如难觅的知己,奇字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赏玩着中华文明的瑰宝。
此行不虚,如愿以偿,终得圆满。
天色已晚,我们快乐的离开云峰山,向着下一站青州进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