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率性之为道’,便是‘道心’。但着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可见,此处王阳明先生把道心与人心的区别已经说清楚了,道心无私无欲,人心欲望充斥,而且容易膨胀
所以说我们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何为道心唯微呢?阳明先生还有提到一句话叫做唯精唯一!其实这个“一”的本质就是微,精是微的功夫,也就是说是一的功夫,一和微是精的本体
这很好解释,就是小,看不到摸不着,微妙且难以琢磨,就像王明阳先生说的,无声无臭!
而我对王阳明先生说的人心的良知就是本体是不甚赞同的,人心再怎么思虑,再怎么扫干净,它也不是本体这个全部的良知,不能画等号的!
其实《道德经》中有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句话说的天道与人道,其实表达的也是道心与人心的不同。
也就是说啊,天道与人道是不同的,虽然说人道是来源于天道,但是既有分别,自然是不同的!
不仅仅人道是与天道不同,其他的生灵也是与天道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优优劣,对于道来说,它们是有立场的,有立场就有好恶,就有善恶
也可以说,所有有立场的东西,有立场的物类,都是有缺陷的,只有把它们相对于道来说的缺口堵住,那么才能与天地同寿,因为那样才可以真真正正地符合天道这个相对大的立场,才可以达到相对和谐的地步,否则道之下的所有物类最终都将会很快归于毁灭!
我们人类的所有思考都是为了人类这个集体能够长治久安,能够和谐健康地发展下去,如此一来,必须要致良知,而且这个良知不是一节之良知,而是全体之良知,这也是阳明先生的意思!格物就是指一节之良知,是穷其道之巢穴的功夫!
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人类如今的现状是什么样的?我们已经背离了古圣贤所要求的那个人道所应该有的样子,所以我们的社会形态变得很恶劣,且还会持续恶化,现在很多人啊,不贵德而贵物质,然而,还自许为高等文明,堂而皇之的说着自己的进步!
你看看我们如今的教育、医疗就明白了!这些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的方面,更是不堪入目!
这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样的现状!这是悲哀的,这是让思想家、哲学家都绝望的一个大的因素。
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都知道人的欲望膨胀带来的危害,可是一直没有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这是我们未来所有的人都应该努力的去惟精惟一的原因,以此达到与天道相切合的状态,也是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点机会!
如今的一切现状都是来源于人心的不善,如果不加以改正,那么就不是一家一户的绝后了,而是人类整体绝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