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觉知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19-06-25 06:01 被阅读115次

问:见闻觉知有什么区别?

答:所见的是色尘,所闻的是声尘,所觉的是香味触尘,所知的是法尘。各有所能,各有不同的相应对象,这就是它们的不同吧。

问:为什么修行都讲见闻觉知?

答:因为真正的修行都是回归本心,而见闻觉知都是本心的作用,心是见闻觉知的体。通过用,回归体。

问:回归本心,见闻觉知那个好用?

答:因人而异。泰山禅院丁老师,提倡“知道就行”,是通过知回归本心。

        其实,道理明白了,“知道就行”,不妨说是“见闻觉知就行”;平常说的带着“觉知”做事,不妨说带着“见闻觉知”做事。

问:泰山禅院有个李老师,说“知道就行”只是闭关的时候有用,其他时候没有力量,不解决问题。

答:我看过李老师的讲课录像,见地很透彻。他不会说这样的话,即使这样说,他说的意思也是这样,当你明白知与知的内容,知与有念无念是怎么回事了的时候,就不要老去知道有念知道无念了,而要去体验那个知,去成为那个知,否则,就会永远在有里,在二里,不能与空(心)合二为一。这样的话,知就是没有用,既不能回归本心,又不能解决问题。这与丁老师说的提着的那个知与本然的那个知合二为一是一个意思。

        即使是讲释放,人家李老师也强调首先要有觉知,才能做到随时释放。

        知,没有力量,没有能量,没有境界,没有问题,什么也没有,只是知。成为知后,连“知”也没有,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见、闻、觉、知都是一样。

问:境界、病痛来了的时候,“知道就行”就是没有用啊。

答:哈哈,没有用,就别去知了。

问:你有境界、病痛的时候,你觉得“知道就行”有用吗?

答:我没有那么多境界,病痛来了,只是知道该怎么治就去怎么治。

相关文章

  • 见闻觉知

    问:见闻觉知有什么区别? 答:所见的是色尘,所闻的是声尘,所觉的是香味触尘,所知的是法尘。各有所能,各有不同的相应...

  • 再谈见闻觉知

    再谈见闻觉知 见闻觉知,作为心的本能作用,对于那些要认识本心、回归本来、成佛成道、为人导...

  • 黄檗希运禅师:学道人当下无心,便证菩提

    师谓休曰: 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

  • 达摩论之《达摩大师无心论》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

  • 见闻觉知一直在

    作者/木子慧 见与不见,闻与不闻, 觉与不觉,知与不知, 我们本性不增不减。 见闻觉知,一直在, 有相显,离相隐。...

  • 空海浪花(10则)

    1 生命中的一切见闻觉知,唯是心在觉,唯是觉在觉。 2 此觉没有任何实体、实质,如何能够生死?有生死者必有其物,而...

  • 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著。 安住觉悟本体 不必刻意修善 也自然不造诸恶 不执著见闻觉知...

  • 【觉知、觉知、觉知】

    烦恼多为觉知后无法安身于所处之境中。今日会议中有一刻升起了烦厌之念,在自己的认知中瑜伽应该是向内视观的而不是放诸于...

  • 觉知!觉知!觉知!

    什么是觉知? 觉知是不管你在做什么你都知道。就是你能看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带着觉知做一切,你...

  • 《楞严经》卷四,六根的起用与归元

    阿难!此六根依其所见闻的事物,生发出种种觉知来,它对于觉知的对象无精微分别,而是凭着妄乱的知觉去观见。所以,一离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闻觉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ua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