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在翻译过程中一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个机构有两个译名,或者两个名字差不多的机构,命名方式却千差万别。
例如:
国家教育部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人民网)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教育部网站)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国立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
西南石油大学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目前我国许多组织机构汉英译名的“主人”呈多元化,经常令人辨不清谁是真正的“主人”,同样的机构汉语名称相同,其英语译名却各异,没有规律可言。
商贸汉英翻译的“统一性”原则,就是汉英翻译过程中译名、概念、术语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我们从事商贸汉英翻译时,保持译名的统一也就等于方便读者理解,顺利传达信息。商贸翻译经常涉及到组织机构的名称,我们以“组织机构名称译名统一问题” 为例展开讨论。这些名称的英语译名都已固定,没有变通的余地。这就要求译者必须用统一的、通用的、既定的译名来传递信息。
我们讨论的这些不统一的译名,形式上差异很大,根本原因不在翻译层面,而在译名的遵从层面。我国翻译研究中早有的“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原则可以引导解决组织机构汉英译名的统一问题。
对于组织机构名称译名,根据《商贸汉英翻译评论》的指导,译者要完全服从最权威部门公布的译名或名称主人早有的、已确定的英语译名。可分三类:
(1)组织机构的最高上级部门确定公布的译名,如,国家政府机关;
(2)省市政府明文规定的组织机构译名或省市组织机构自定且使用已久的译名,如,某省教育厅、某市规划局;
(3)没有统一规定,由译名主人自创的独一无二的译名。
1. 服从最高上级部门确定公布的译名
国务院公布其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英文译名,旨在供各界统一使用。译者翻译各类文本时,若遇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名称,选用国务院公布的译名即可。权威译名公布之后,统一译名有了标准,服从译名就有了依据。
2. 服从各地政府明文规定的或各部门公布的统一译名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地方政府根据改革开放和经济与文化国际交流的需要,以文件的形式公布了辖区主要组织机构的统一英语译名,对各类文本的翻译起到了显著的规范作用。译者要坚持从机构网站上查寻译名,其翻译水平再高,也不能随便重译既定译名。
3. 严格服从由译名主人独创的译名
主人根据意愿选择译名,或参考相关信息独创译名,这种情况多见于大学的译名。这种个性译名,如同个人的名字,标志意义大于内涵意义,主要供英语读者辨认,所以基本上由各组织机构自定,报上级部门备案。
各高校经过深思熟虑自取的译名体现主人的特征,一经确定公布,就持久使用,不容外人另行“创译”或修改。译者翻译带有这些高校名称的文稿时,必须严格尊重和服从由译名主人独创的译名,不可自以为“融会贯通”,随意命名。如我们提到的“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和西南石油大学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前者出于不想给英语读者留下片面印象的考虑,没有将“交通”译出,而创造性地使用拼音;后者则是想突出自己的强势学科,将“石油”译为Petroleum。这类译名与汉语原文之间并不体现“忠实”或“等值”之类的翻译原则。译名主人独创的译名,用词和结构上与这些组织机构的同类汉语名称不一定有类比性。
我们从各校的网页获得的学校译名,显示出其译名的个性特征。译者只能选择服从源名主人的译名。译者的翻译水平再高,若不掌握译名的原创版本,也难摆脱误译。译者是戴着脚铐手铐的舞者,但不顾原始舞步,只凭自己独创,也就有所失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