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文物考古和史籍证据分析。
1953年5月,长沙仰天湖发现一战国时期的木梆墓,经当时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认为属战国晚期的楚墓,墓葬编号为“长沙仰天湖第二十五号木梆墓”. 墓葬虽经盗掘,仍出土了一批楚文物,其中陶器有鼎、敦、壶等,青铜器有青铜鼎、青铜剑、铜带钩等,木器有木桶、木梳、雕花等床等,而尤其珍贵的是出土了一批用楚国文字书写的竹简,记载了殉葬的器物品种和件数,对研究战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而其中有三片记有人名、地名的竹简,尤其对研究侗族地区的历史沿革价值很大。竹简之一:“邢阳公一纺衣镐埋·一”(字见附图l)。考证:拼字,即那字的古文,易字即简写的阳字(((古泉汇》载:安阳、平阳等阳字均作易可证)。据《湖南考古略》城池门云: “邪阳废县,在湖南沉州府东南,汉置,后汉省,晋改邢阳。”又:《水经注》云、:“邢阳故县,对无水,因以名县.”查无水和邢阳有二,一在河南舞阳地区,一在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地区,河南在战国时期不属楚地,而新晃正处于楚南边地.所以,此郑阳公者,是新晃之郊阳公,而非河南之邢阳公也. 新晃正当邢水之滨,当年的邢阳包括了新晃、芷江及现怀化地区南部其他一些县份。
黔城民间学者谢永仲先生编造鄦阳公在黔城统治今洪江、黔阳、中方、鹤城、麻阳、芷江、新晃一带地区是错误的(没有考古和史籍证据支持),这个鄦阳公在芷江、新晃一带,不在黔城。
《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l期发表的林河同志《从楚简考证侗族与楚、苗之间的关系》一文,依据1953年5月长沙仰天湖25号墓出土的战国楚简,论证了战国时期侗族的历史及其与楚.苗的关系。这种运用考古资料研究我国民族史的方法,能补文献史料之不足,值得提倡。对长沙仰天湖楚简中的“鄦阳公”,学者们以往多释为“许阳公”,同时将“鄦阳”地望定在河南境内。林河同志自开户牖,提出新说,把“鄦阳”之“鄦”释如本字,将其地望定在湖南(氵舞)水(一称潕水,古称无水)之滨,颇有见地。但文章称“鄦阳公并不隶属于楚,而只是邻邦关系。非楚国楚人,而是侗族建立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酋长”。
侗族族源,是长期以来众所关心,然而也是迄今尚未获得解决的问题。其原因,一是侗族本身以前没有文字记载自己的历史;二是文献资料的记载或失之过简,或系含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借助考古发掘来弥补以上缺陷,不仅是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完全必要的。侗族是岭南古越人一支的后裔,这是史学界公认的,我之所以关注会同南獠,是考虑这个族群是否土著。由于侗族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汉文献对于这个民族的记载亦仅仅是一鳞半爪,因而在侗族族源的探讨中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侗族是黔桂湘边界的土著民族;有的认为侗族祖先来自外地。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反复研究五溪民俗,并与广东獠人对比,发现诸多相同之处,从而推翻了会同南獠是五溪土著的认识。从侗族聚居地区的古今地理位置和地下发掘以及语言文化等方面结合史料文献进行探讨,我认为侗族今天居住的这片地域在历史上属于五溪蛮地区而不属于古越人地域;古越人的地域应在岭南——即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
失误之处,望予不吝批评!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据1982年统计,全国共有侗族1,425,100人,分布于贵州省的黎平、天柱,从江、榕江、锦屏、玉屏、剑河、三穗、镇远;湖南省的新晃、通道、芷江、靖县、城步、绥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融水、龙胜,融安,罗城;湖北省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主要聚居于黔、湘、桂三省(区)毗连地区。关于侗族的族称和族源,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最晚来到五溪的侗族先民是五代时期协助杨再思夺取地盘的广西的西原蛮。本文从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其他历史文献资料,初步作一些探讨。
关于侗族的族源和迁徙问题,长期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论证,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早在明代,邝露在其所撰的《赤雅》一书峒人(侗人)条中说:“峒(侗)亦僚类。” 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峒(侗)僚者,岭表溪峒之民,古称山越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一书中写道:“狪(侗)人其移殖中华,较汉人之本族为早”。虽然历史学家们都普遍认为侗族源于古代百越,但具体源于百越中的哪一支,尚无定论。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族,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多数学者认为侗族是起源于“骆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干越”。魏晋以后,这些部族又被泛称为“僚”。
1、鼻饮是獠最显著的习俗,广东广西与五溪獠人一样具有鼻饮的生活习俗。《溪蛮丛笑》载:“○鼻饮 犵狫饮不以口,而以鼻,名曰鼻饮。”2、獠人是南方多个现代民族的共同祖先,比如瑶、仡佬、黎、侗。獠,音:lǎo ,(佬)音。名:獠通僚。中国古族名。分布在今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亦泛指南方各少数民族,獠既为放火烧山、打猎之声。獠,猎也,从犬,尞声。——《说文》。“僚”作为族称为什么不读“辽”,而读为“佬”,这主要是俚僚族群自称有关,如“罗窦垌佬”“黄垌佬”古汉语翻译音为“罗窦洞僚”“黄洞僚”
所谓“俚”与“獠”,应从族群居地生活、族群文化、族群走向划分。
3、獠人是生活于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地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已经消失数百年。在汉朝时代,会同西部是古代獠人聚居的地方之一。
公元338年,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割据巴蜀的李寿称帝,改大成国为大汉国。五溪地区的獠人从羊柯(云贵)入蜀,“所在诸郡,布满山谷”,入居临溪河谷。
4、獠人“铸铜为大鼓”(《隋书》),“击铜鼓以祈祷”,“着斑布,击铜鼓”,“疾病,击铜鼓、沙罗以祀鬼神”。“推髻跣足”(《太平寰宇记》)。“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惟以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段。妇人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惟执刀持矛,不识弓矢,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能为细布,色至鲜净”(《魏书.獠传》)。
5、历代封建王朝歧视、压迫他们,“岁岁伐獠”,“获其生口,以充贱隶”,“公卿逮于民庶之家,有獠口者多矣。”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蜀也有个“獠奴阿段”,写有《示獠奴阿段》诗。封建王朝甚至“取獠口,以为阉人”,“多捕山獠,以充宦者”,引起獠人多次反抗。
经历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獠人“与夏(汉)人参居者,颇输租赋”。与汉人“交通贸易”,“颇参(与)夏(汉)人为婚,衣服、居处、言语,殆与华(汉人)不别。”北宋时,会同汉人“与夷獠相杂,愈于诸郡”。但到南宋时,獠人与汉人融合,都成为“编户”(有户籍的居民)。
獠人作战最厉害的地方是每支箭均染剧毒,射中人则九死一生!最主要的毒液是“见血封喉”,一种白色的树胶汁,五溪各地盛产,属神经毒液。被射中的人会癫狂跳跃,扑地而亡。
6、巴獠,巴蜀之地的少数民族。如,《十六国春秋别本》:“蜀人张育、杨光等起兵二万,以应巴獠。”《晋书》:“(张育等)与巴獠相应,以叛于(苻)坚。”《资治通鉴》:“梁州刺史杨亮帅巴獠万余拒之,战于青谷。”
7、獦獠,《新唐书·南蛮》有记述:“戎、泸间有獦獠,居依山谷林菁,逾数百里。俗喜叛,持牌而战,奉酋帅为王,号曰婆能,出入前后植旗。”这里的“戎”指戎州,州治在今四川宜宾;“泸”指泸州,当年居住在那里的“獦獠”,已经演变成为今天的仡佬族。
宋米芾《寄薛郎中绍彭》诗之二:“ 怀素獦獠小解事,仅趋平淡如盲医。”按, 怀素 为 长沙 人。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吾]方谓三郎孤寒无依,欲驰书白夫人,使尔东归,离彼獦獠。”
《坛经·行由品》:“祖言:‘汝是 岭 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8、俚僚,先民是先秦时的西瓯、骆越人及汉代的乌浒、南越人。生存在粤西、桂东、桂南及越南北部等地。后称百越夷蛮,《通考舆地考》说:“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因此,人们通常将古代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称为“百越”。“百越”既不是一个民族,也不是一个族群,而是多个土著部落的统称。
9、秦汉时期,“百越”归属中央王朝管治。至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引发持续三个多世纪的中原汉人移民潮。与此同时,珠江流域各土著民族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百越”发展成为俚、僚、蛮等族系,汉后始称俚僚。
见于史籍记载,《后汉书·南蛮传》就有 “建武十二年(公元36),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的记载。当时“里”与蛮是并称的。
东汉以后,史籍中的“里”字多了人字旁,三国吴人万震《南州异物志》载:“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这项记载表明“里”字已转化为“俚”字,并对其分布作了明确叙述。南朝时期,“俚”字作为族称,出现更加频繁,而且一直沿用到唐末宋初,唐后期“俚”续渐消失。而取而代之的是“獠”。史籍常将俚僚并称,有学者据此认为俚僚本为一个族系,与汉族逐步融合者为俚,不融合者为獠。
10、所谓“獠”是古代封建皇朝对在岭南地区原土著的蔑视贬称,僚常和俚并称“俚獠”、“夷獠”等。为此在这里我们把“獠”写作僚。
永乐十四年(1416),“高要瑶目周四哥来朝,籍其户八十有七,则十四年之前为瑶僚可知矣。到了元代,古籍中只有僚、或蛮僚、或瑶僚的族名,而俚则消失。
“蛮语”与“古汉语”走着各自不同的演变道路。一些“蛮语”与汉语差别巨大,“劳”与“六”是“山麓”的意思从语音还能猜测,“峒”为山间小平地也能意会。而“那”为田、“白”为河口则非一般人所解了。
11、俚僚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至八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陶罐(叫做“金罂”,也叫“金钟”)中,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师”定时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仪式都较简单。“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
12、《旧唐书》武德四年,置南扶州及五县.以 獠反寄泷州.贞观元年废,以所管县并属泷州.二年,獠平, 复置南扶州,自泷州还其故县.《资治通鉴》贞观五年(631年),冯盎身自入朝;未几,敕盎帅部落二万为诸军前锋讨平罗窦诸洞僚。贞观十四年三月,窦州道行军总管党仁弘击罗窦反獠,破之,俘七千馀口。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四《志》云:县南一里有罗窦洞,唐以此名州。......又显庆三年,播罗哀獠酋长多扶桑等率众内附,即此地也。盖生獠所居后,日就倾圮,无复故险。唐初的汉獠战争应说是俚獠民族分化的临界点。以高州冯氏为代表的俚僚与泷州陈氏为代表的俚僚在唐朝开始分化成黎僚和瑶僚。粤西部分俚僚跟随高州冯氏的民族迁移,分化成黎僚,移居海南及雷州半岛地区,成为黎人(黎族熟黎即是这部分组成) 信宜部分地区的僚人仍盘据在云开山脉与泷州僚呼应,这些僚人后来部分与湖南南迁僚人溶合,成了广东广西瑶山主人,史称为瑶僚丶瑶僮,是广东广西壮族瑶族的先民,广东连南瑶族也源于这时期僚人与湖南南迁瑶人的溶合。部分俚僚主要是西川(西江)丶东川(鉴江)流域与汉族逐步融合者,由于部分俚人被汉化得很彻底成了当地土著汉族。
侗族何时开始进入五溪地区?
1、怀化本地学者认为:“怀化侗族人讲壮侗语系的语言;保留侗族人的生活习性,也有大量史籍、县志、族谱佐证;根据分子人类学侗族跟壮族在百越形成之初就已经分开,2000年前分化成侗、水族。根据靖州斗篷破遗址考古发现当地4000--5000年前就呈西江文化特征(岭南文化);西原是指广西左右江地区,历史认为“西原蛮”是唐朝对壮族的称呼,之前的汉朝称壮族人为“俚”、“俚人”。可见汉之前壯、侗族已经分开。
唐朝古籍对侗族已有特定的称谓;根据公开的资料确以锦屏为界侗话分为两个方言区,但这两个方言区的词汇相同占到70%以上。”(山下渔人)
2、根据广西三江县县志记载,最早进入五溪地区的侗族是唐中叶、唐末五代时期的“西原蛮”,其族群与杨再思时期的五溪十峒的“峒”有根本的区别,侗是指民族,“峒”是指山区的平地。
3、如果朗溪獠是怀化侗族先民的推断成立,那么,粟裕将军就跟东方先贤圣人六祖惠能一样属于汉化很彻底的獠人后裔。毛泽东一直怀疑粟裕是少数民族,在四九年国庆天安门城楼上庆典时亲口问粟裕,你是少数民族吗?粟裕答道,不,我是汉族。
二、目前侗族在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证明侗族是一个不同于汉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的独立族群,因侗族融合了较多的五溪苗瑶血系,与同祖同根的壮族也出现了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