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人物故事
那片月光,那个人影,成了最深切的怀念

那片月光,那个人影,成了最深切的怀念

作者: 山间的枫林 | 来源:发表于2016-11-29 22:25 被阅读146次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不想触及的地方,它就这样安安静静地沉睡在心里,一辈子都不忍想起。

偶尔不经意触及,连回忆都带着痛苦和哀伤。

最终记忆的大门还是被慢慢打开,而蓝希此时,正在这不经意触及的往事中泪眼婆娑。

1、

那片月光,那个人影,成了蓝希对父亲最深切的怀念。

蓝希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因为她父亲常年身体不好,所以每年一到立冬,蓝希家的灶锅下就被她的父亲生着了一堆大火。

一大堆干柴架在一起,那火苗就烧的格外欢,发出呼呼的响声,而这时的火也会格外的烈,坐在柴墩上烤着火的人,感觉整个冬天都是暖的。

蓝希的父亲还有一个哥哥,蓝希管他叫大伯,大伯是一位教书先生,生了两个儿子,在蓝希那个村里,生了儿子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

蓝希的爷爷就是村里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的元老之一,他对两个孙子的疼爱远在孙女之上好几倍,蓝希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被爷爷疼爱的滋味是什么样的。

因为蓝希家都是女儿,爷爷和伯母就经常在她父亲的面前说他没用,说他生了两个女儿,不能指望,以后还要指望她的两个儿子。

蓝希父亲听多了这种挑拨离间的话,心情自然不好,也觉得女儿将来要出嫁,终究是别人家的人,从此他便日渐沮丧起来。

蓝希的父亲也因这被村里的人各种看不起,在村里受欺负的往往就是那个被认为没用的人,村里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跟蓝希家吵架,然后总要说上一句:你家两个女孩,你吵什么吵?

因此闷闷不乐的父亲隔三差五地跟蓝希的母亲吵架,每次吵架,他都要把家里的桌子凳子碗等用具摔得稀巴烂,每当这时,蓝希和姐姐都害怕的哭起来。

每次父母吵架,蓝希和姐姐都护着母亲,因为她们觉得父亲总是那么的容易暴怒,只要他去了大伯家一趟,回来之后必定会跟母亲大吵一番。

那时,小小的蓝希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父母不要在吵架。

父亲虽然也不太喜欢女儿,但总归是自己亲生的。他开心的时候,就会抱着蓝希坐在自己的腿上摇啊摇,有的时候还会用自己的胡茬去扎蓝希的脸,蓝希被胡茬扎的痒痒的,就捂着脸格格格地笑起来。

父亲说,他喜欢蓝希,因为蓝希聪明,将来有出息。因为父亲的这个想法,蓝希得到的父爱就比姐姐的多。

在蓝希姐妹还小的时候,父亲去庄稼地里挑粮时,总会把她们一人放在一个箩筐里挑着,因为当时爷爷要带大伯家的男孩,没人照顾她们。

父母干活的时候,就在稻田的角落里铺开一张油纸,让她们自个在油纸上玩。

等蓝希和姐姐渐渐大了的时候,就跟着村里的孩子,天天放学后在路上耍到很晚才回家。

有一次,月亮都出来了,蓝希和小伙伴们还在路上玩耍。

突然,蓝希看到前面蜿蜒粗糙的石块路上,有个庄稼人挑着一担谷子在前面吃力地走着,白色的谷袋装到了齐口的位置,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

那人踩着明亮的月光,行走在银霜似的台阶石路上,担上的谷袋随着脚步的节奏一颤一颤的,仿佛肩上的扁担会因为承受不住所担负的重量而随时断掉似的,蓝希一喜赶紧赶了上去,一看那人竟是父亲。

当时蓝希年纪小,只是像往常一样随父亲回家,她还不懂得父母的艰辛,她也不知道什么叫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她每天只知道无忧无虑地玩着,她只希望父母不要吵架就好。

后来蓝希慢慢长大,每每想到那踩着白色月光,挑着两袋装到齐口谷子拾级而上的父亲时,泪水总会模糊了双眼,那个场景一直留在她的记忆里,不能忘却。

那片月光,那个双肩挑着重担的人影,成了她对父亲最深切的怀念。


也许,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小的时候没能明白您的艰辛和苦难,长大后,却再也没有了机会。

2、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自己想长大的时候就长大,那该有多好!是不是就会少点遗憾呢?

蓝希上初中的时候,父亲病重,连出门都成了困难,他瘦得很厉害,盖着毯子躺在竹椅上,要不仔细看的话,还真不知道竹椅上睡了一个人,他实在是太瘦了!

蓝希现在想起那时的父亲,都觉得一阵心酸,那心酸里又裹着悔恨和自责,如果那时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父亲是不是就还有很大的希望?她可以拼命地去挣钱来治疗父亲的病,而不是看着父亲无助地在那耗着直到他离开的那天。

因为没钱,只能眼睁睁地耗着,那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绝望,对病人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啊!而父亲在耗着的日子里,内心里的绝望和无助又有谁知道呢?

确诊以后,蓝希父亲的话就更少了,他常常把自己闷在房间里,可是那时候又有谁会去在意他的心情呢?他只有自己无助罢了。

父亲病重的那段日子,大伯的儿子从外面回来,虽然只隔着半个大堂和一扇门的距离,他们也从没有来看过蓝希的父亲。

生病的时候才知道谁最爱你,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蓝希的父亲曾经听信他父亲和嫂子的话,一度指望着能够靠他的侄子来养老,病重后侄子的漠不关心使他明白了,能够指望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其他的都是说说而已。

现在蓝希想来,父亲在明白这件事之后肯定非常难过,因为他一心指望的人并没有把他当回事,那是一种多么失望的痛啊。

病重的父亲发现,还是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好。于是在蓝希她们外出时,父亲便早早地坐在山路边的高处等候着她们回来。

蓝希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每当她们转过弯,就看到父亲老远地坐在高处的小山路旁朝她们这里望,家里的大黄狗也乖乖地蹲坐在他的旁边,跟着它的主人一样急切地朝那转弯处张望。

一人,一狗就这样满怀期待地望着,这场景想来就让人忍不住鼻子一酸。

等蓝希她们的身影一出现在转角口,大黄就立马摇着尾巴向她们奔来,父亲因为身体太虚弱了,只能慢慢地向她们的方向走来。

大黄几下子就奔到了蓝希的身边,开始活蹦乱跳地撒欢,然后又一路蹦蹦跳跳地跟着蓝希她们回去,而父亲也像个孩子似的跟着蓝希她们回去。

因为父亲在那里等待的次数太多,他坐在路旁石头上的身影、大黄蹲坐在旁边的身影,就这样永远地定格在蓝希的记忆里,心里。

有谁能够明白那种期待女儿们早点回家的心情啊?他希望时间能够在长一些,能够看着自己的女儿们长大成人……

3、蓝希说,没能让父亲过上一天的好日子是她此生最大的遗憾,也是此生最深的痛。

蓝希的父亲小时候是个十分顽皮的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村里就有人教他抽烟,因此他小小的年纪就经常躲在厕所里吸烟。

蓝希父亲从小的兴趣就在吸烟上,因此他对学习一点都提不起劲儿来。

他上小学二年级时就赖在家里不肯去学校了,蓝希的爷爷奶奶拖着他去上学他都不去,他说,在家里你们干什么,我也干什么,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于是他这一生就只念了二年级,没念到书的他知道睁眼瞎的苦,因此每年他带着蓝希去报名的时候,总是欢欢喜喜地在在蓝希的新书上一笔一划地写上蓝希的名字。

而他喜欢抽烟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别人看他一天抽那么多支烟,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烟瘾仔”,他抽了几十年的烟,直到医生说不能抽了之后他才把烟戒了。

蓝希的父亲辍学在家后就跟着父母在田地里干农活,因为没有文化和知识,蓝希的爷爷就看不起他,后来他和母亲结婚后生了她们姐妹两个后,喜欢男孩的爷爷就更加看不起父亲了。

蓝希父母跟爷爷分家后,生活过得非常艰难,而父亲又生了病不能干重活,家里只靠母亲一个人挣钱维持着。

父亲在病重的日子里都没有吃过一顿好的,也没有穿过一件好的,他从小到大一直被自己的兄弟姐妹看不起,也被村里的人看不起,他的一生都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蓝希每次想到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悲哀。

蓝希说,父亲的一生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如果时光能够穿越,父亲的病就能够治好,他也不会经历万般的无助和绝望而眼睁睁地等着自己离开的那天;她的一生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遗憾。

如果有来生,希望您一生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相关文章

  • 那片月光,那个人影,成了最深切的怀念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不想触及的地方,它就这样安安静静地沉睡在心里,一辈子都不忍想起。 偶尔不经意触及,连回忆...

  • 忆往昔……

    其实,我们都怀念那片曾经皎洁月光 静谧下的夜空,怀念过那一首首太棒的歌和歌词,怀念过那个安静的,兴奋的,期盼的,爱...

  • ‌深切怀念恩师

    恩师仙去近百日,每每想起令我痛心不已。听到噩耗传来,我惊呆了,老师那么强壮的身体竟然驾鹤仙去。我痛哭恩师您走的太早...

  • 那片月光

    淡墨的夜空,留着一轮白,影影绰绰的清影! 可有人在角落 ,做着不着边际的梦,不知道何时会停下这满纸的荒唐...

  • 那片月光

    城市的高楼够不着月亮,楼影重叠,灯火阑珊,月光弱弱…… 我想家了,想林中的小屋,想家乡的那片月光。 小山村的夜晚很...

  • 我,怀念

    相遇最后变成了怀念 思念成了再也不见 当走到离别的月光前 青春,再见

  • 流水

    曾几何时 我总是怀念 怀念家乡的那片土地 怀念那片土地上勤劳的人 怀念那熟悉的田野和房屋 怀念一路走来经过的地方 ...

  • 王书仁《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记忆:王桂琴、谢义炳、周培源的故事》

    深切悼念王桂琴同志,深切怀念谢义炳先生,深切怀念周培源先生 地球物理系记忆:王桂琴、谢义炳、周培源的故事 王...

  • 听《深切的怀念》之感

    优美歌词,动听乐曲。 触动心弦,勾勒往事。 青春已逝,往事如烟。 纯真友谊,深切怀念。 蓦然回首,人生如梦。 德行...

  • 深切怀念我的母亲

    文/余家烟 我的母亲日花彭氏,今年正月初七晚上10点55分,带着没能再见孙辈们一面的遗憾,安祥的离世了。从此,我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片月光,那个人影,成了最深切的怀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er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