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历史的天空历史
朱元璋当上皇帝的几个重要节点

朱元璋当上皇帝的几个重要节点

作者: 牟俊杰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09:11 被阅读62次

    刘邦和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平民皇帝。刘邦起事之前是泗水亭长,相当于管理治安警卫的基层干部,朱元璋则是四处化缘的和尚,境遇比之刘邦还要差不少,从最底层爬到最顶层,堪称奇迹。

    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为什么他能做到?——他十分擅长带团队,政治、军事才能突出,有极佳的战略能力,这些都是重要原因。但是不谈这些,只来说一说朱元璋成为皇帝路上的几个重要节点。

    第一个节点:投奔红巾军

    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朱元璋投奔红巾军时,十分犹豫。

    当时天下大乱,民间明教、弥勒教盛行,群众依托于明教纷纷起事,号“红军”,也就是红巾军。简单的说就是,明教韩山童率先造反,出现了红巾军最早最核心的力量,其后各地起事的人,都说自己也是红巾军,作为自己造反的立场,这“立场”二字,可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立场,就没人跟着混,队伍拉不起来,一伙人再强悍,也只能算是山野强盗,碰上其他成建制的力量,很容易做鸟兽散。

    如此,则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挂靠红巾军总部的义军,既然选择了挂靠,哪怕是口头上的挂靠,也得一定程度上听从总部的调遣,阳奉阴违的事情当然少不了,但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

    朱元璋,一家老小在饥荒瘟疫中死得差不多了,走投无路,只能到附近一座寺庙当了和尚,当时的寺庙都是地主,日子好过,本以为当了和尚至少能吃上口饭,没想到饥荒愈发严重,寺庙里的人都养活不起,朱元璋只好出外托钵乞食——这样的人生,怎一个惨字了得。外出游历四年,又回到寺中。

    又过了三年,群雄并起,附近的濠州已经为红巾军占领,穷人去投奔的很多。按说朱元璋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别的出路,再考虑到他可是最后要做皇帝的人,他应该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参加义军才对,但他竟然迟疑了好久。

    先是有投奔濠州的小伙伴给他写信,邀他入伙,他没有去,可说是谨慎,然而收信的事被人告发,他仍没下定决心,而是跑到村子里找汤和讨主意,只是汤和也没主意。回到寺庙,发现寺庙被烧毁,原来官府担心寺中僧人拜弥勒佛,可能与红巾军勾结,就一把火将寺庙烧了。此时,朱元璋还是没下决心,而是开始算卦,往地上扔签子,卦象表示说他应该去投奔红巾军,他还是没下决心,而是继续扔签子,扔了好多把,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第二天便投奔濠州去了。

    这跟后来杀伐决断的朱元璋很不一样。这说明,在生死大事上,朱元璋是很谨慎的,造反是要杀头的,估计他很讨厌这种风险。

    若以常理来看,他家人都死绝了,唯一剩下的一个哥哥也逃荒去了,此生能否再见都未可知(后来果然没有再见),他独自一个人,有什么好惜命的呢,跟着红巾军混,好歹是条出路,有吃有喝,说不定还能升官发财,娶上好几个老婆,若走了狗屎运,当上皇帝也不是绝不可能的事(后来他果然当上了皇帝),他为什么还这么犹豫?他不去濠州,难道在那寺庙里当一辈子和尚?

    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

    朱元璋来到濠州,在城门处,被守兵拦下盘问,朱元璋说要见郭元帅。郭元帅即郭子兴,当时濠州红巾军的主要将领之一。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和尚口口声声说要见元帅,守兵自然不许,争执之下,守兵疑心他是官兵奸细,将他绑了,然后请示郭子兴,要砍他的头。

    郭子兴听了觉得奇怪,哪有这么大大方方的奸细?于是亲来查看,见了朱元璋,对他样貌气质有些欣赏,盘问一番,确认只是来投奔的,便将他放了,收为步卒。

    这是朱元璋当皇帝路上的第一个重要关节,这关节极为重要,却容易被忽视。因为这一事件很难解读。

    朱元璋此时25岁,只是一个寻常的青年,没有学问,没有武力,没有名气,没有钱,也没有濠州户口,可以说什么都没有。这样一个人,跑去投军,居然上来就要见人家元帅,而且被当成细作绑起来了也不屈服,面容扭曲,怒气冲天,好像对方做了多理亏的事情一样。考虑到他前一天才犹豫来犹豫去地不知道要不要参加义军,此时他的自信或说是自傲简直让人难以理解。只能说,朱元璋内心深处从未把自己当一般人,尽管各方面事实都说明他是一般人,可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是可以和元帅直接对话的人。

    正因为他一开始就见到了郭子兴,让郭子兴记住有他这么一个人,他才能为郭子兴赏识,后来他当普通兵表现突出,郭子兴立刻提走做了亲兵,又将养女许配给他,招做女婿,当成亲信。

    朱元璋事业这才能够起步。

    所以说站在门口大叫大嚷“我要见你们领导”,难道是没有原因的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事中朱元璋虽然看起来好高骛远、搞不清状况,其实做起事来是很靠谱的,当普通兵的时候,很能团结群众,扎实办事,屡立战功,可以说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当然,这件事情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假如他在濠州城门口遇见的不是郭子兴,或者说,郭子兴与城中其他四个将领一样粗野鲁莽,那朱元璋小命儿就直接丢在那里了。

    所以,这事儿该怎么说呢——运气啊,运气。

    第二个节点,自己拉队伍

    朱元璋当了郭子兴亲兵之后,便回老家村里招募小伙伴儿一起出来混,徐达、汤和等十几人都来投奔,募集了七百人,这是朱元璋头一次出来拉自己的队伍。

    当此之时,濠州城中乱得很,郭子兴、孙德崖等五人率众攻下濠州之后。被红巾军总部封为“一字并肩王”。各位有经验的同志看到“一字并肩”四个字,就知道要乱套了。这伙人比土匪强盗强不了多少,除了郭子兴的部队稍好一点,其余部队军纪涣散,到处惹是生非。朱元璋一看这样下去,元军一打过来,大家就会一起完蛋,于是打了申请报告,带领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外出谋发展。

    朱元璋等人确实有才能,很快拉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占据了滁州,作为自己地盘。在此期间,许多将领、谋士前来投奔,好几个重要人物,如李善长、冯胜、沐英等人就是这时期来的。

    从这时起,朱元璋有了自己的人马——这是非常重要的,出来之后有了自己的队伍和地盘,才有了主动权,不至于被别人捆绑,拖累致死。后来事实也证明,如果朱元璋留在濠州,就会跟郭子兴、孙德崖他们一起玩儿完。

    这其实是很常见的困境:许多人一开始做事情,并没有太多选择,比如要选择一家公司入职,一来是信息不充分,不知这公司水平到底如何,适不适合自己;二来就算知道水平不错,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所以,正确的策略是能去哪家就去哪家,去了之后发现问题很多,这是常有的情况,到时候再想办法,不要坐等船破,大家一起淹死。

    第三个节点,交出兵权,维持正统

    郭子兴与孙德崖等另外四个将领一直有矛盾,朱元璋出来单混后,郭子兴差点被杀,在朱元璋斡旋之下,郭被赶出濠州,他带了一万人来到滁州。按理来说滁州是朱元璋自己打下来的,这里的两万人马也都是凭自己本事招来的,与老领导郭子兴没有关系,但是郭来了之后,朱立刻将滁州兵权交给了他。

    这个节点非常非常关键,也非常非常微妙,不细细思索,很难能准确理解朱元璋这种选择到底有何意义。

    若朱元璋不收留郭子兴,任其在外游荡,考虑到郭的战斗力,可能很快就被元军消灭了,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放任这种情况发生呢?退一步讲,郭来到朱的地盘,朱不理会他,不交兵权,郭能奈他何?虽然郭是其老丈人,可是这两万兵马一座城的人情,也未免送得太大了。

    反而在朱元璋交了兵权之后,郭子兴处处为难他,想把他干掉,考虑到城中两万人原来是朱的人马,郭子兴对他的忌惮是很容易理解的。最严重的一次,郭把朱抓了起来,关进牢里,不让任何人探视。

    牢中的朱元璋感受到了孤独寂寞,这倒是小事,关键是没有饭吃,差点饿死。不知道这时他有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幸亏他老婆,也就是郭的义女,后来的大脚马皇后,冒险偷偷给朱元璋送炊饼,他才熬过难关。据说有一回马皇后去给老朱送饭,担心被人发现,刚出锅的炊饼揣在怀里,一路上不敢拿出来,竟然烫伤了胸口。

    所以,这样来看,朱的选择似乎是错的。

    但事情显然不是这么简单的。要真正理解朱元璋在这个节点的选择的意义,后世有一个极佳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

    1935年,我党中央刚刚召开完遵义会议,初步确立了毛的领导地位。六月份,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与中央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当此之时,红四方面军八万人,兵强马壮,给养充足。而红一方面军经历了艰难长征,行军到此只剩一万多人,且枪支弹药严重不足,破衣烂衫,军容不整,两军可谓处于两个极端。

    张国焘了解了红一方面军情况,便想要强压党中央,做实际头领。双方就红军会师后北上还是南下发生争执(后来事实证明毛和中央的北上策略是对的),紧要关头,毛和中央趁夜率军径自北去,避开与张国焘的正面冲突。

    此后,张国焘的选择是:与中央决裂,宣布撤销毛等人的职务,下令通缉他们,又自封“中央主席”。

    如果我们不知道最终结局,那么或许会认为他的选择是合理的,毕竟,他掌握的兵力占绝对优势,如果不与中央决裂,那么兵力相当于归于中央了。即便他能压住中央其他人独掌兵权,不过多出区区1万多兵而已。这个账是很容易算的。

    那么,后来张国焘是怎么掉丢八万兵力的优势的呢?他率部南下之后战事不利,其后共产国际派出的代表了解到了情况,直接电报打给张国焘,斥责其违背组织原则,红四方面军立刻军心涣散,将领纷纷陈情,张国焘无奈,竟又率军北上陕甘试图与中央方面会和,从此退出中央最高政治舞台,直到1938年投靠国民党。

    脱离了中央,便失去了正统,“正统”这两个字实在要紧,看似无形,人们往往忽视它能造成的实际杀伤,然而它真正发挥威力的时候,强过千军万马。

    回到朱元璋。朱元璋面临的情况,也是类似的,老领导落魄,若是不交兵权,而是强压老领导,那会怎样?可以得出结论:退变为军阀。

    朱元璋原来是在明教旗帜之下混的,此时天下义军,一多半打着明教招牌,明教是正统,是上至军官领袖、下至士兵走卒公认的领导者,其提出的“明王出世”的救世理念是起义的总纲领,如果朱元璋此时不交兵权给老领导,则会受到明教总部的排斥甚至攻击,那么朱元璋就失去了掌军滁州的合法性,也即失去了“正统”。

    其结果将是,朱元璋手中虽有一只军队,却不会再被其他方面势力认同,也不会有更多人来投奔,无法招募更多军队,也就不能发展壮大,很容易被元军消灭,或被其他义军吞并。这样一只没有起义“正统”的军队,只能称之为军阀。

    所以,朱元璋的选择虽然代价惨重,却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大政治家的抉择。

    只是,难呐!这种时候,人往往会被情绪蒙蔽,看不清形势。

    各位,以后如果跟上头有冲突,千万别觉得“我有理”“我委屈”“你们都是傻逼”“我不用听你的”,就悍然对抗有正统性的组织,组织只是不想弄你,想弄你一个小指头就压死你,所谓胳膊拧不过大腿,就是这个道理啊!

    或曰,朱元璋是不是因为听话孝顺,所以才交出兵权的呢?毕竟那老领导也是他老丈人,且一手提拔了他,应该有感情的啊!

    ——不是的,往下看。

    第四个节点,死里逃生

    带兵打仗那么多年,朱元璋死里逃生的事情有好几次,这里只说最戏剧的一次。

    郭子兴、朱元璋等人在滁州坐稳之后,朱元璋向南攻下和州,郭封朱为和州总兵官驻守。

    原来濠州城中的孙德崖等人缺粮食,率部队到和州就食,郭子兴听说之后,也率军赶来,老冤家又重新见面了。

    两伙人的部队留在一座城里,容易出事。孙德崖见郭子兴来了,就要撤走。朱元璋怕军队撤离时擦枪走火,就劝说孙德崖殿后,他亲自去先送走孙德崖的部队。结果,在送的途中,殿后的孙德崖果然与郭子兴擦枪走火,被抓起来了。

    孙德崖的部队听到消息,立刻翻脸,要把朱元璋捉住,这里许多军官朱元璋都认识,朱元璋于是话语辩解,趁其不备,勒马逃跑。而后被几十个人追赶,身上还中了箭伤,逃了十几里,最终被抓了。

    这时当场就有人要杀朱元璋,另有人说,留着他可以用来换孙德崖回来,后来郭子兴用孙德崖换回了朱元璋,他这才得救。这期间朱元璋总计被囚禁了三天,好多次都差点被杀掉,幸亏有熟人保护,才最终活命出来。

    这个节点……没什么好说的,运气而已,如果朱元璋策马逃走时候直接被箭射死了,那么也没后面什么事了。他人缘再差点,或者同情他的孙军军官出差了,或者喝多了,睡过了头,那么朱元璋也就死在被囚禁的屋子里了。

    这件事发生时,朱元璋各种凶恶的战事已经经历很多了,却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形下,差点折在“友军”手中,所以事情的发展,实在不是人力所能预料的,运气很重要啊!

    第五个节点,上牌桌

    和州东南靠长江,对面就是江南重镇太平和集庆(南京)。朱元璋要谋发展,当然是渡江抢占产米区。

    如何渡江?刚好这时候巢湖水军头目李国胜来投奔,又赶上梅雨季节水位暴涨,朱元璋等人率军借由巢湖水军的部队船只渡江,攻下了太平,朱元璋杀了李国胜,占了他的水军。次年攻下集庆,从此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然而能够占据产粮区为根据地,“上牌桌”的事情只做了一半,另一半问题如不解决,那么对于朱元璋来说,前一半事情就白做了。

    原来到攻打太平的时候,郭子兴已死。红巾军总部任命郭子兴长子郭天叙做这边的一把手,小舅子张天祐做二把手,朱元璋做三把手。郭天叙、张天祐都是郭子兴一派的人,与朱元璋斗得厉害。

    攻下太平之后,击败了来犯的元军,元军将领陈埜先投降,朱元璋看出来陈埜先仍有异心,故意派他和郭天叙、张天祐一起攻打集庆。陈埜先果然叛变,设宴请郭天叙、张天祐喝酒,席间杀了郭天叙,抓了张天祐送到集庆中也杀掉了。

    这两人一死,朱元璋就顺利地成了一把手,其后原来郭系的人马几乎全投奔到他旗下,不来投奔的也被他清洗掉了。

    这样一来,朱元璋终于上了牌桌,可以跟天下群雄玩一个“逐鹿中原”的游戏了。当然这个时候,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再后来,朱元璋改集庆为应天,击败陈友谅,势力大增。当此之时,北方的红巾军主力被打得节节败退,朱元璋成了红巾军中最强大的地方势力。

    朱元璋让部将廖永忠迎接小明王韩林儿(就是那个“周姑娘一喜欢,就会说:‘韩大哥,这一趟可辛苦你啦!’那时候啊,我韩林儿才不枉了这一生”的韩林儿),过江时,将船底凿空,韩林儿溺死。此后,朱元璋名义上的主公没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拦他称王称霸了。

    这两次“消灭老领导”的不忠行为,使得朱元璋最终能有机会当上皇帝,这一点,与朱元璋以前屡次维护老领导郭子兴、军事冒险解救小明王韩林儿的举动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是,要忠诚、讲信用,否则路走不长,又会听到另一种说法是下手要狠才能吃到肉,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云云,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

    相信许多人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在这里,给出经我多年研究得出的原则性结论。

    当面对的是无限次博弈事件,应该以表现自身行为稳定性为重点来行动,而非考虑具体事由的利益得失,简单地说,就是要有原则性,要让别人能够对自己形成稳定的预期。

    朱元璋早期对老领导很好,抢到钱财妇女总是上缴,领导用剩下的自己再用,为什么这样做?这是因为如此别人可以对他放心,会给他一个评价:“这个小伙子不错。”那么,用句俗话说,就能“路越走越宽”。

    假如一个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刚参加工作就坑害同事和领导,别人立刻就会不带你玩。这时候你说,“朱元璋当初不也杀了韩林儿么?这样他才做了皇帝。我坑一下领导怎么了?”那是理解有误。作为年轻人或者职场的基层、中层人员,最优的做人策略就是忠诚无比,信用第一。

    当面对的是有限次博弈事件,应该从具体事由的利益得失出发来做判断。只干一票就收手的买卖,只要考虑这买卖值不值当即可,不用考虑商业道德。朱元璋借刀杀掉郭天叙、张天祐,找机会除掉小明王,就是这种情况。

    朱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羽翼已丰,每杀一个“老领导”,他就能除去一大块障碍,而这样的事情,他只要做一两次就行了。即使背上了不好的名声,对他接下来的利益已经影响不大了。

    换句话说,如果你混到了公司副总,想把前面那个“副”字去掉,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玩点招数。哪怕被人知道,你也是“总”了,做了一把手,掉的一笔,让他们说去吧。

    无独有偶,朱元璋的劲敌陈友谅,也是杀了老领导徐寿辉上位的,其情况与朱元璋类似。所以是不是觉得很有启发呢?

    当然,从一个人什么时候决定开始坑领导,也能看出这人志向有多高远。坑领导的那一刻,他实际上是认为自己这辈子只要能得到领导的位子就行了,志向仅止于此。而许多人身居高位,坚决不坑领导,那说明志向高远,想要到更高的位子去坑更高的领导。

    有的人则始终不坑领导,这样的人,要么是蠢,要么是志向高远到没有边际,不会为任何高位所动。真是微斯人吾熟与归呀!

    第六个节点,战略胜出

    这个节点本来不想写的,太细碎不好写,且战略判断这属于才能不属于节点,但是后来想想毕竟是朱元璋当皇帝之路后期的重点,为了完整展现全过程,还是写写吧。

    朱元璋占据集庆之后,接连攻城略地,占有一方,有了争夺天下的本钱,这时候他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两个邻居。西边是陈友谅,东边是张士诚。当此之时,大家都占有广阔的土地,人口、兵源、粮草都不是问题,互相之间的对抗可以说是大国相争,不同于以前的一城一池的攻伐,考验朱元璋的时候到了。

    朱元璋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安排:先攻陈友谅,再攻张士诚。这之后,主力部队全用于与陈友谅作战。这个决定后来被证实是正确的,那么他是怎么做出这个判断的呢?要知道此时张士诚相对较弱,陈友谅势力则强于己方,为什么不守住西线,先吞并东边势弱的一方,增强实力来抗衡强的一方?

    朱元璋并非基于军事形势、而是对陈、张二人的个性分析做出了这个判断。他认为,张士诚这人顾虑多,爱享乐,陈友谅则强横而有野心,如果攻张士诚,则陈友谅一定会攻打后方,到时候顾头不顾腚,夹在中间两头作战,就完蛋了,反之攻打陈友谅固然艰难,张士诚却势必不会从东边大举进攻。

    如此重大的战略,却是基于这种虚头巴脑的对“人性”的分析。然而后来朱元璋与陈友谅作战,陈友谅与张士诚商量好了要一起进攻,张士诚果然放了鸽子。

    朱元璋艰难击败陈友谅,转头对付张士诚。猛将常遇春坚决主张直取张士诚老巢平江,认为没有什么城池是打不下来的。朱元璋不同意,认为要先打周边的湖州、杭州,原因是,先打平江,则湖、杭军队会去救援,那就难打了,先打湖、杭则可以灵活部署,让张士诚的救兵来回跑,疲于奔命,从中可以各个击破。后来果然成功。

    其后朱元璋派出军队,扫荡南方各地,准备开始北伐。此时北方正乱成一锅粥,元廷正忙着内讧,自己打得不可开交。制定北伐计划时,猛将常遇春坚决主张直取元廷老巢元大都,认为没有什么城池是打不下来的。朱元璋不同意,认为要先取山东,再下河南,占据潼关抵御元的关中军,再攻元大都。后来果然成功。

    若按常遇春的打法,倒不一定是不行,毕竟常遇春属于有把握的男人,“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不会乱放空炮,可是朱元璋的打法显然更稳妥。

    实际上,元大都被攻下时,西北地区还有许多元军,当时元朝最杰出的将领扩廓帖木儿就在那一带活动。扩廓帖木儿,也就是赵敏的哥哥王保保,后来和其他各元军发动了数次反攻,声势颇大,徐达等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攻下山西、陕西等地。如此说来,朱元璋的小心谨慎是有道理的。

    朱元璋一路走来,在军事上曾多次冒险,到了最后时刻,居然保守起来。

    至此,朱元璋当上了皇帝,本文也该结束了。本文所讲的六个节点,其实并非只是六个节点,而是类似的节点合并为一,大概是那么个意思,这一点大家不必深究。

    回顾这些节点,其中朱元璋能够顺利过关,有的端赖于运气,有的则归功于其出色的判断力,更多的则是运气和判断力的结合。观察朱元璋当皇帝这个典型案例,可以让我们对一个人如何能够获取成功,如何能够获得极大的成功,有一个更全面和直观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感谢朱元璋。

    时移世易,朱元璋的时代与我们相去已远,而做皇帝这个事情,现在的人80%都不会真有这样的想法,然而,从普遍规律的角度讲,他的事例在今天也仍然很有指导意义。

    我个人更感兴趣的,是其中运气的部分。毕竟,要小富即安,那不需要太多运气,通常只要努力,很努力,多多努力即可,而成就更大的事业,对运气的依赖度将直线上升。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包括许多成功的人,他们回头看自己的路,觉得自己每一步都走得精巧无比,都验证了自己的伟大和正确,他们看不到其中运气的成分;许多没那么成功的人,则终日里生活在苦闷之中,全然不知只要环境稍有变化,那个他眼巴巴看着在聚光灯下大言不惭的人就可以换成是他。

    了解到事物发展过程中哪些是能力因素、哪些是运气因素,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对于自己的情况没有清醒的认识,则成功不能称之为成功,甚至会像失败一样叫人痛苦;而若有清醒的认识,那么失败又何足介怀呢? 

    PS.这么长的文章你都看到最后,说明你属于那20%有皇帝梦的人,那么,祝你好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元璋当上皇帝的几个重要节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ex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