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忆‖ 幼时的美味:竹虫

作者: 紫藤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22:30 被阅读0次
食忆‖ 幼时的美味:竹虫

我的老家,在闽北的大山深处,我外婆家,也在大山里,与我家隔着十公里路。在我八岁之前,爸妈事多,没空照顾我,加上我几个舅舅姨妈特爱小孩,老把我从家里接走,所以我经常都住在外婆家,一个名叫洋半天的小山村里。

我自个儿的老家,叫肖家洋。

两个村子的名字里都有“洋”字,我至今也不知道这个“洋”的确切意思,推测过去,应该是大山窝里的小村庄的意思。

洋半天的人都姓熊,肖家洋的人都姓丁。那时候,我天真地以为世界上只有两种姓,熊姓和丁姓。后来学校里来了一个姓张的女老师,我才知道除了熊和丁以外,还有别的姓。

肖家洋是个很小的村子,村里总共也就十一二户人家。相比之下,洋半天就大多了,虽然也只有三十多户人家。

洋半天坐落在一个小山窝里。

村子背后是一座很高很大的山。外婆家就挨着山脚住着,推开后门,是一道水沟,水沟里高高低低地搁着七八段菇木,菇木是外公从山上驮来的各种木头,木头上打眼,眼里放入菇菌。若气温和湿度适合,香菇就会一颗两颗淘气地从菇眼中冒出来。

刚长出的香菇小小的,只有扣子般大小,过一两日,长到丸子大小,再几日,窜到杯盖大小。这时外婆会把大香菇一一摘下,拿回厨房做碗香喷喷的菇菜。

早晨我在水沟边刷牙,总是一边刷一边来来回回地寻香菇,颇有趣味。

水沟上边,是一片陡峭而狭窄的山坡,山坡上种了五六棵茶树、架了几根竹子做的引水管,另埋有两座年代久远的祖坟。

外婆喂了一群鸡。鸡特爱往山坡上跑,尽管山坡陡峭,它们细小的爪子仍能牢牢地抓住大地,从不摔跤。

跟鸡比起来,我就逊色多了。

有时候水管被飘进去的树叶堵了,我这小娃便被吩咐上坡去把水管清一清。

那坡是真陡,特别是最下边那段,只有几个模糊的阶梯,往上爬的时候得匍匐在地,往下走的时候我干脆直接跳下来!

好在当时我年纪小,还算身手敏捷,搁在今天,都得闪到腰。

山坡再往上,即是无尽的竹山了。

白天后门很安静,但到了晚上,漆黑一片,便令人十分害怕了。话虽如此,每次倒洗脚水还是得走到后门的水沟边去,一想到那两座坟墓,小小的我顿觉头皮发麻、汗毛倒立,害怕祖先的魂魄随时会把我掳走……

闽北山区竹林遍地,洋半天也不例外。

竹子的根系不仅发达,而且外形独特。不像普通树木的根,竹子的根形似竹干却比竹干小许多、弯弯曲曲像动物尾巴似的。根长到哪,竹子就长到哪,适应能力很强。

经常发生竹子长到水田里的事,不过,那一般是荒芜的水田。

竹子虽有顽强的生命力,但竹虫的生命力更强。当竹子还是嫩笋的时候,竹虫卵就开始萌芽了。等到竹子长大、长高直至干枯,竹虫还在竹干中顽强地活着。

竹虫,也是一道稀有的美味!

我与它最初的相逢,已记不清是何时了,只记得它是我幼年时期吃过最独特的美味。

那时候每天傍晚,外婆在厨房里做着饭。

外公在干什么呢?他干完农活回来,总是在屋外的旷地上砍干竹子,当柴烧。干竹烧火特旺,但竹子不耐烧,三下两下就烧成了黑炭。

我呢,就端着饭碗蹲在外公身边,等着竹虫来到我碗里。

外公砍竹时,先从竹干的侧面下刀,将长长的竹干砍成长短大致相同的小段。如果运气好,几刀下去,能在刀口捉住不少竹虫。

等砍完几根干竹子后,地上的竹段已堆成了一座小山。外公再将竹段从横截面中央剖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这时候,也能在竹段的剖面捏出几只竹虫。

外公每发现一只竹虫,就笑眯眯地对我说:“玲,快看,又有一只了!”然后敏捷地拿下竹虫,轻车熟路地丢进我手中的小碗中。

竹虫有着淡黄的颜色,它们扭动着肥胖的身躯在小碗里挣扎,想要逃出去。

等外公把竹段全部剖好,我碗里的竹虫也有不少了。这时外婆已做好晚饭,外公洗净大锅,命我把火烧旺,而后便往热锅里放勺猪油,再把一粒粒竹虫“唰”的一声倒进锅里,最后用锅铲轻轻翻动。竹虫鲜嫩,不消几秒钟,整个厨房都飘溢着轻微的焦香味!

这时要迅速起锅,否则辛苦不迭寻到的竹虫会立马焦黑,无法入口。

煎好的竹虫焦香酥脆、美味无比,吃在嘴里,轻轻一嚼就融化了。我是家里的小大王,几乎独揽了所有的美味,但我有个比我仅仅大六岁的、无比调皮的小舅,平时他寄宿在学校,但周末他在家时,我的美味就要一粒两粒甚至全部被他骗走。好可恶!

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我居然吃虫子,天,太可怕了!

但在幼时,没啥零嘴,而且大家都那么吃着,所以也就不足为奇了。后来去长春读大学时,我发现当地人喜爱吃蚕蛹,我入乡随俗,也吃过一两次。看来中国人对于虫子的喜爱,不分东西南北吧!

外公常年劳累,身体不好,六十出头,就去世了。他走的时候,我才十一岁,对他的印象,也只有模糊的几帧。

但外公为我做的竹虫,至今仍令我十分想念。什么时候,再尝一次竹虫的独特味道呢?

相关文章

  • 食忆‖ 幼时的美味:竹虫

    我的老家,在闽北的大山深处,我外婆家,也在大山里,与我家隔着十公里路。在我八岁之前,爸妈事多,没空照顾我,加上我几...

  • 幼时的美味

    在我刚会跑的时候,村子有多大我的活动范围便有多大。每至假期,屋后的树林和池塘、五大队包养的鱼塘是我必去的两处地方。...

  • 忆幼时

    那时 揪一把麦穗 轻咬着青绿色的麦杆 那味 甘甜如蜜 谁知 被年长的阿婆看见了 吓的 丢下嘴里的东西 撒丫就跑 影...

  • 忆幼时

    深秋山村的夜晚,格外静谧。野外,仿佛在开一场音乐会。 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草丛里不知名的昆虫儿在唧唧复唧唧......

  • 忆幼时童趣

    脑中翩然浮现童年一些琐碎的景物。清晨被雾气打湿的路边青草,油香香的菜籽地扑棱的飞起的一只小小野鸡,夜晚,透过房屋瓦...

  • 读书分享之《人间有味是清欢》

    馋,据字典说是“贪食也”,其实不只是贪食,是贪食各种美味之食。美味当前,固然馋涎欲滴,即使闲来无事,馋虫亦在咽喉中...

  • 幼时好学

    余忆幼时,好学。每散学,必速回,读书做题,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读书于学堂园中。忽闻师曰:"...

  • 竹虫

    开春第一鲜,肥嘟嘟的虫虫来了! 都在说“开春第一鲜”。植物界的笋、香椿芽、马兰头、荠菜……轮流上场,海鲜界的各种贝...

  • 谁发明了这么好吃的潮式苦瓜做法?绝对可以征服你的胃

    用最简单的食材做最美味的食物 潮汕有一句俗语:“豆酱无虫,天下无人。”在潮汕话里,“人”和“虫”念起来是押韵的,这...

  • 忆幼时的伤痕,治愈

    近一段时间阴差阳错的听了很多亲子类的书籍,治愈自己,摆脱原生家庭的局限。 突然一点涌现,我比较害怕听见敲门声,如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忆‖ 幼时的美味:竹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xu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