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白话诠释:孔子说,“夷狄尚知要有贤明的君主,不像中原各国无视君主的存在啊!”
季氏到泰山去祭祀。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去劝阻挽救吗?”(冉有)回答道,“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比不上林放吗?”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以争夺的事情,如果一定有那就比射箭吧。相互作揖谦让并登堂入场,走下堂来就饮酒。这样的争夺是君子的行为。”
切己体察:关于第一句,古时候我们常常自称自己是泱泱大国,而瞧不起邻邦异族。可是孔子却另辟蹊径,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如果邻邦都懂得要尊重君主,那么反思和对照我们自己又做的如何呢?尊重君主本身就是礼。
关于第二句,《论语·八佾》01中提到的“八佾舞于庭”、“相维辟公”都是古代的礼制所要求的,即什么身份的人作什么事情。在这里也是,拜祭泰山就是僭越的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既然祭拜泰山是僭越,泰山之神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因为林放(《论语·八佾》02中的主人公)都知道呀。既然泰山之神知道,你觉得他还有可能保佑你吗?必然不能!于是通过不断递进和层层诱导推导出了不能够干僭越礼制的结论。
第三句讲的是对他人的礼,也就是谦让。争夺本身的形式并没有什么,最重要的是恭敬的态度。
文言拾遗:不如诸夏之亡也--“亡”通无,即没有。
旅于泰山--“旅”指的是祭祀行为,而不是旅游。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曾”指的是难道,反问语气副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