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联盟 2018-03-03
原 文
《论语八佾篇》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今译】:孔子说:“君子不会以胜负而与人争,至于射艺呢?射时揖让而上至射台,结束后,无论输赢,饮酒以相敬,如此的争,也不失君子的风范。”论语学记 第46篇
【学记】:射艺,在当时的儒家教育中尤为重要,所以被定为六艺之一,目的在于强健体魄,培养心性。射艺根据职位又分出了很多的场合,各个阶层也都有相对应的礼制和规范。然后在儒家的定论里,君子是与世无争,更是宠辱不惊的。既然无所争,那么关于像射艺比赛这样的活动,必然会有输赢。作为君子又必须得具备射艺的本领,但面对输赢的问题,君子当然有君子的威仪,不能将结果看的太重,贵在参与。这是礼的作用,更是君子的风骨之所在。
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必然会遇到像射艺这样不得不去面对的输赢问题,如何抉择,如何面对,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夫子说:“揖让而升,下而饮。”意思就是君子在面对竞争时,当光明正大,不可苟且,无论胜负,都要谦卑。若赢了,必然有输的一方,向对方敬酒,以表达歉意。若输了,依然要敬对方,表示向对方祝贺和学习。这样才是君子之争。
我们往往太看重输赢,反而失去了人格。不因事态的结果影响修为,是必然要不断去突破的自我障碍。
【注释】:君子无所争,争必有风范,以射艺而论胜负者,当仁不让,以礼而行之。纵有输赢,亦以君子之求诸己为其风骨。此为君子之争也。
君子无所争
不以胜负行
纵有所争者
必以求诸己。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一曰当时之贵族阶层,用以选择器治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之礼也。二曰宾射,贵族相互间朝见聘会时行之。三曰燕射,贵族于平常娱乐中行之。四曰乡射,行于平民社会,以习射艺。
射必争,然于射之前后,揖让升下,又相与对饮,以礼化争,故其争亦不失为君子之争。
《论语讲要》:射为六艺之一,自古战阵所必需,平时则有射艺比赛。讲求射礼。宋注:“揖让而升,下而饮。”汉注:“揖让而升下,而饮。”射礼行于堂上,升堂与下,皆揖让,胜负皆饮,负者先饮,胜者陪之。唯在射时,各显其艺能,求中其正鹄,是谓之争,不同于小人,故曰其争也君子。
《论语恒解》:道德本于性生,当仁不让非争也。本非不足而何与于人外,此荣辱是非,一切世故与性本无相关者,平其心以处只,顺其理亦应之,而何争哉。
《论语正义》:“争”者。竟胜之意。民有血气,皆有争心。
《论语集注》: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
《论语义疏》:言虽他事无争,而于射有争,故云:“必也射乎。”
故颜延之云:“射必有争,故可以观无争也。”
李充曰:“君子嫌弃以身收,后己先人,受劳辞逸,未始非让,何争之有乎?”
求中亦辞养,不为争胜以耻人也。又曰:“射,仁道也,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欢迎留言 欢迎转发 多提意见 共同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