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而论道——论语学论语
里仁篇(1)----仁爱无敌

里仁篇(1)----仁爱无敌

作者: 2b0ec538bbf5 | 来源:发表于2020-01-27 17:25 被阅读0次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华杉译文】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安处在穷困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就不要原则,不择手段要改变;也不能长期安处在富贵安乐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就要骄奢淫逸。智慧的人,知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知道仁义的价值和利益,所以也按仁德的标准来行。

1、私欲

仁拆开是两个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孔子认为要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人。在这一句里,爱他人似乎是和随私欲是矛盾的。

私欲是与生俱来的,人皆有之。马斯洛需求理论里,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当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不管是居于穷困,对饥饿、自尊还是安出富贵对感官刺激、性的满足的需要,都逃不过人的基本需求。

马斯洛说,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当一个欲望被满足时,就会有另一个欲望到来。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资源一定是有限的。资源供给有限,私欲要求无限,矛盾就产生了。这种出于各自的私欲需求,对有限利益的争竞,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烦恼、痛苦和伤害,从长久一点的时间看,一定是如此的。

佛家说贪嗔痴,如果痴迷不悟,并且带着人本能的贪,就会由小变大变得越来越贪,从贪吃变为工作报酬不满意,既而升级到通过一切手段攫取、占有、享受更多。比如贪吃、贪喝、贪玩、贪睡、贪色、贪权、贪便宜,贪图人的羡慕、称赞和尊敬等,总之贪恋世界,以世俗为友。

总之一句话:自己是舒服了,却与全天下人为敌。不管从哪种角度看,结局都是不好的。

这就是孔子为他推崇的“仁”下的定义,“克己复礼”就是“仁”。“克”就是克制、约束。“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的心念、言行,用大家常讲的话就是净化心灵、发扬正能量。“复礼”什么意思呢?只要能做到克己,然后我们的言行就会符合礼仪,符合自然规则了。这样就是“仁”的境界。

2、仁爱与X,Y,Z理论

我始终认为,读论语遵循老祖先们的智慧并不是照搬,不光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践行的时候才不会违背自己的本心。

那为什么要做一个仁爱之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美国人在常年的工作管理中,总结了X,Y,Z理论。

X理论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不负责任,没有志向,在允许的条件下,会消极怠工,所以必须强迫他们工作,并且必须防着他们。影视作品中的长工,奴隶等都可以看作是X理论的具体实施,也就是通过让别人恐惧、害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Y理论认为人是自我实现的人,工作是人们的一种需要,员工通过工作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通过激发、激励他人一起参与到共同的事业中来。

Z理论认为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们认为自己是团体中的一份子。

X,Y,Z理论

人是复杂的动物,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无私的一面。遵循仁爱并不是完全牺牲自己,去满足他人的诉求,那会造成一个老假好人,实际上压抑了自己的需求。但也不能通过不符合规范的方式去满足自己过分的私欲。

仁爱的思想,是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时,尽量发挥人性光辉的一面,愿意用成长性、利他性的动机去认识他人和这个世界。尊重他人的自尊,维护互相之间的情谊并激发和满足他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3、仁爱无敌

科比刚在凌晨逝世,从国家总统到球迷,无一不表达悲痛。

在张国荣去世后20年,仍然有无数的歌迷缅怀纪念他那种精神。

叶问把咏春拳散播到世界各地,使咏春拳成为世界知名拳术之一。而且叶问的武德人品已堪称楷模,所以叶问终老后咏春拳派同人一致推崇他为一代宗师。

他们之所以被无数人拥戴和敬仰,除了自身对所在领域的贡献,以及体现出来的专业精神,还有对同辈、对后备的影响、提携和尊重。

仁爱无敌,是需要抛弃原始丛林的竞争性、杀戮性,从一个心灵匮乏型的人格转变为积极成长型人格,去相信资源是无限的,有足够多的信任、爱和理解,会做出更大的蛋糕。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哲小传”

                                     我是大哲,这里记录着我对信息化的理解以及生活的一切

相关文章

  • 里仁篇(1)----仁爱无敌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华杉译文】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安处在穷困...

  • 仁爱无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就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这是一所有名...

  • 里仁为美:寻找伴侣要擦亮眼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居住在仁爱的邻居旁边才是美。选择住所如果不选择仁爱的人所在的地方...

  • 儒家思想篇一

    仁 《礼记·儒行》中“温良者,仁之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温和善良的品格,是仁的根本所在。仁有仁爱,仁德。 仁爱是指...

  • 《论语》里仁篇1

    让疫情搅和的,心情不平静。今天开始,重新调整状态,莫负时光。继续学《论语》。开始学习《里仁篇》。 【原文】 子曰:...

  • 2020-11-10

    致良知课堂【仁是需要践行的一种大爱】 仁爱是智慧的源泉,仁爱也是勇气的来源,仁爱更是信任的基础。 “仁”是动态的...

  • 学习《论语》里仁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篇】、4-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知】通【智】 今天我们讲这个论语的第四篇里仁篇子曰,里仁为美...

  • 静静读《论语》(六)——里仁为美,孔子理想的和谐社区

    《论语》第四章为里仁,开篇第一句——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译】孔子说:“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

  • 解读《论语》里的育儿智慧-仁爱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下《论语》里的“仁爱”,在两万多字的《论语》中,“仁”这个字被提到了一百零九次。 “仁爱”是儒...

  • 想学仁,就买“学区房”

    蜗牛拆书之《论语》:里仁篇第四 1-2 4.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注释】①里仁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里仁篇(1)----仁爱无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wj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