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妈妈!我就要弟弟帮我弄好!弄成原来的样子!”本来一起玩耍的两宝不知为何发生了争执。原来是小宝把哥哥的积木弄乱了。这下好了,好不容易才摆弄好积木的大宝伤心极了,怎么哄都哄不好,哭到精疲力尽,直到沉沉地睡去。
“好了好了,买不到明天再买,又不是非得穿!”
“不行!今天我一定要买上。今天出来的任务就是买裙子。我不能让自己无功而返。”
不管闺蜜怎么劝,丽丽都不为所动。像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一般,继续在街上流连忘返。就像魔怔了一般的丽丽穿梭于各个卖场与超市之间,只为了买一件心里“必须”但身体“随便”的裙子。
“妈,是我们平时对您疏忽了,有些照顾不周。您看我和哥哥这不都回来了嘛!我们回来陪着您,您别去听课了,也别再去领免费的鸡蛋了,好不好?”小周一边安慰一边极力劝导着母亲。可是张阿姨就是不接话。
其实大家都可以看出来,张阿姨正在被套路着。但是张阿姨仍然义无反顾,风雨无阻,甚至可以说“心甘情愿”地被套路着。
或许张阿姨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但一旦进去就是没有尽头的深坑。
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如果说小朋友只是单纯地想让自己的玩具积木复原,而接受不了眼前的事实,才哭闹不停的话。
那么大人呢?
不仅耗费自己的时间与金钱,还可能消耗掉彼此之间的关系与情感。
丽丽一意孤行地要买到自己心中想象的“那一件裙子”。很可能最后的结果仅仅只是买到,是不是自己心仪的或许已经无关紧要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86760/eb5ec5ea0d7ebf4d.jpg)
至于张阿姨那“众人皆醒我独醉”的种种举动,纵使有千般无奈与万般苦衷,表面看似乎有“得”,但失去的往往更多。面对商家绞尽脑汁早已设计好的种种圈套,你真的能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吗?
类似丽丽和张阿姨一样的人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你对他们并不会有什么异于常人的感觉。
但在一些特定的场景,或者在遇到某些事情时,他们可能瞬间就会发生变化。变得让你感觉好像从未认识一样:不可理解,甚至不可思议。
这种种变化何尝不是一种“执念”呢?
执念,因执着而产生的不可动摇的念头。可形容因为对某事物的极度执着而产生了过度追求的念头。
百度词条的解释中,对“执念”一词并无特别明确的褒贬定位,是人们在后来的使用中慢慢赋予了其情感色彩。
所以大家并不需要用有色眼镜来看待执念,更不需要谈“执”色变。只是在遇到一些让自己迷茫的人和事,或是自我感觉出现了一些不可控行为时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86760/77565b39728f8990.jpeg)
是什么引起你的执念?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对于已经得到的,人们大体上不会很珍惜,人性如此。于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轮番上演,人们好像也乐于接受这种现状,并且趋之若鹜。
我也曾思考过,为什么会有执念?是真的遇到此生中所谓“最合适的人和事”了吗?它们值得你倾其一生付出所有吗?
但或许仅仅只是遇到,你们之间并没有发生交集。念念不忘的后果就是彼此交缠。
执念由此而生。
当然,世间的任何人和物要发生关系必定会产生链接,所以健康可控的“彼此交缠”不在我们讨论行列。
念,是一种态度和情感。人人拥有之,起初,并无好坏、善恶之分。
但是念起而引导的心向乃至行动则成为执念的催化剂。人往往在念头的驱使下踏入了无限循环、周而复始,却徒劳无功的旅途。
踏上这段旅程的你,以为离心中所想越来越近,但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你的心灵却似乎仍没有找到归宿。前途的未知与渺茫你其实都懂,只是不愿意接受,甚至都不敢去想。
或许拥有执念的人已经在所谓追求的路上忘记了初心,而只是在一次次追逐的过程中麻痹自己,仿佛在一次次地告诉自己:我不可以放弃,我也没有放弃,再坚持一下下,曙光就在前方。
那你到底想要干什么?像丽丽一样仅仅只是需要一件裙子吗?又或是像张阿姨一样家里缺几个鸡蛋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86760/e86cd24a17701503.jpeg)
得到能怎么样?得不到又能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殊意义吗?它们是你的精神支柱吗?如果没有它们,会有什么你无法承受的后果吗?
难道你真要被这几件身外之物牵绊住吗?
是你真的深陷其中浑浑噩噩不想出来,还是认知所限确实以为自己即将闯出一片天?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亲爱的大小朋友,在你杂乱无章、毫无思绪的时候不妨继续向前走,请一定忽略掉周围看似美好的诱惑和有限的荆棘。
终有一天你会遇到更好的,更值得你去爱、去付出的人和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