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科每天写1000字读书
职场,该如何避免无效的努力?

职场,该如何避免无效的努力?

作者: Jun哥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2-22 16:42 被阅读138次

雷军曾说过,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明确点出了单纯靠所谓的努力实际上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懒惰。而在学校,我们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学习最好的往往不是最“刻苦努力”的,你拿把破斧头努力砍棵大树,汗流浃背,自以为辛苦劳作会有收获满满,殊不知,隔壁光头强一把电锯分分钟扫荡完数十棵而后回家睡大觉,李老板还会多给他发点工钱。

低效的努力永远干不过高效的思考,而在职场,是唯结果论而非唯过程论,也就是说,衡量你的价值不是靠你看似辛苦的工作或怎么样的废寝忘食,过程怎么辛苦一点都不重要,你最终完成的结果,你能创造的价值才是最佳的衡量尺度。

这也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突出强调了“有效性”的概念。身在职场,先不要空谈什么行业发展,研究什么高效人脉,其实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工作结果是什么?关注于这个结果是否有效?以及怎么才能提高有效性的问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担任管理职位的人中,真正卓有成效者,殊不多见。一般来说,管理者普遍才智较高、想象力丰富,并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准。但是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相反,在每一个机构中,总会有一些极为有效的勤勉人士,当别人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一般人常误以为忙碌就是有干劲的表现),那些有效的勤勉人士却像龟兔赛跑的童话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率先到达目的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Drucker.P.F.))》

1 重视贡献,以结果为导向

知识工作不能用数量来衡量,也不能用成本来衡量。衡量知识工作主要应看其结果,而不是看机构的规模有多大或管理工作的繁简。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Drucker.P.F.))》

以结果为导向其实是避免以主观感受代替客观实际,是以可量化的具体结果代替模糊的主观判断。

什么才是结果呢?举个例子,光头强的工作结果或者说贡献就是单位时间内砍伐的树,银行小桂圆就是单位时间内不出纰漏处理完的业务,你是街道清洁工,你的工作结果就是你负责的某条街道垃圾清扫,你是某个项目主管,最后交付的成果或者产品就是你的工作结果。

结果是客观的,它不在乎光头强怎么被熊大熊二欺负,也不在乎小柜员是否收到了客户的刁蛮,在乎的是具体可衡量的业绩。

因此,我们看似忙忙碌碌,朝九晚九之余,一定要切记我们工作的要以结果为导向,要以我们创造的价值为导向,想想自己工作的成果是什么?这个成果有不可替代性吗?有效率么?千万不要自我感动或是以所谓劳苦功高自居。

这个所谓结果落实到执行层,可能就是领导交给你的一张需要完成的报表,或者让你明天完成一项具体工作,能不能把这一件件小事高效完成,不返工,不出纰漏,乃至于把工作完美收官,都是职场能力金字塔最底层却又最基础的根基。

向外延伸,其实以结果为导向,不仅要注意结果完成上的成效,也要注意结果的价值性,创造价值在任何时候都比“埋头苦干”更有效。

这段时间,网上新闻说华为开始裁退34岁以上的软件工程师,舆论一下子炸了锅,其实想都不用想,这些人中肯定有很多“功臣“,也有很多资历老的前辈,但如果结合”重视贡献,以结果为导向“这个原则来看,一群35岁以上所谓”资深“的老员工是否能比一群二十出头学东西快还成本低的小鲜肉有更大的贡献或成果?恐怕这个答案并非百分百,而这或许才是决策者的最终视角吧。

2 要事优先,把控关键事项

卓有成效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first things first),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 at a time)。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Drucker.P.F.))》

其实身在职场,在日常工作之中,往往是多线程作业,经常是一件事没完,下一件事情就接踵而至,忙忙碌碌。

只是可惜,这种所谓的忙碌往往会陷入“低效努力的陷阱”里。有个事实不言而喻,任凭你琐碎的事情处理的再怎么锦上添花,如果你没有具备可替代性、具备某件事只有你行别人一时半会干不了的能力,那么,你的努力就只能无效,没有功劳只能拿苦劳来搪塞。

而不可替代性,往往是要在一件事上死磕,是要靠刻意练习和时间来熬的。

因此,无论是长远规划还是具体到日程管理,都应该尽可能给“要事第一”,
什么是要事,你的专业技术能力是要事,你的业务水平是要事,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都是要事,这样不断积累,才能在长时间的职场生涯中不断夯实自己的根基。

图.jpg

3 事件管理,利用整块时间

因此,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必须集中他的自由时间。他知道他需要集中整块时间,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时间如果能集中,即使只有一个工作日的1/4,也足可办理几件大事。反之,零零碎碎的时间,纵然总数有3/4个工作日,也是毫无用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Drucker.P.F.))》

风靡一时的番茄工作法可谓是时间管理领域不得不提的工具,但要注意,在具体工作之中,往往是要事件管理而绝非时间管理。因为,职场是以具体事件为结果的,而每一件事往往需要集中而非分散,在要求的时间段内把工作完成,才是职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而结合时间管理,相较于番茄工作法,这个原则更强调集中,在规定时间内,留一整块完整时间妥善处理工作之中“重要紧急”的事,短暂关闭你的社交,躲开碎片化的信息洪流,静下心来集中完成一件事,无疑是提高职场核心竞争力最简单却最高效的方法。

图.jpg

小结:
1、李老板不关心你是否被熊大欺负
2、光头强要以“砍树”为核心任务
3、很有必要留一段时间闭门修炼砍树技能


END.

相关文章

  • 职场,该如何避免无效的努力?

    雷军曾说过,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明确点出了单纯靠所谓的努力实际上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懒惰。而在学校...

  • 【职场】如何避免无效努力

    努力和成绩,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下面这两张图就很好地诠释了努力和成绩之间的关系的可能性: (1)你是如何理解这两...

  • 避免无效努力

    三目标法1、“三目标法”是精简任务的很好方式:一天开始,罗列出一天中想要完成的三项任务;一周开始列出...

  • 避免无效的努力

    有些人整天看起来忙个不停,事情却没有做多少。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准备看书,刚刚打开书本,想起来看书的时候有一杯...

  • 在职场,如何避免无效社交

    进入职场后,会发现很多身不由己,可能是因为“端人碗,受人管”的原因,面对职场的无效社交,该如何做? 1.认清是否真...

  • 职场避免无效努力的三个秘诀!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单纯靠所谓的努力实际上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懒惰。而在学校,我们也有过这...

  • 一书一法一工具|精准努力:教你用金融思维快速超车

    我们在职场中常常会烦恼,该如何职业规划呢?该如何去努力工作呢?为何我那么努力却收效甚微? 精准努力 本书《精准努力...

  • 职场夜班养生小知识

    很多职场的朋友都或多或少避免不了夜班,加班。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尽量避免熬夜加班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呢? 下...

  • 如何避免无效努力?(以“减肥”为例)

    如何避免无效努力?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1. 为什么要努力? 2. 什么是有效努力? 3. 什么...

  • 无效社交该避免吗?

    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喜欢打麻将。我不喜欢他去打麻将,尽管是和我都认识的朋友一起,怒其不争到底谁的错? 由于婚期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该如何避免无效的努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em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