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字元规,出身颖川瘐氏,家族势力逊于王、桓、谢三门。
亮好老庄,善清谈,其人严肃庄重,颇守礼法,时人将之媲美夏侯玄,颇受晋元帝器重,妹瘐文君为太子妃。
时王敦与亮交谈,不觉移动座位向其靠近,叹曰:“元规之贤,远超裴頠!”
晋明帝继位后,亮助平王敦之乱,因功被封永昌县开国公,其拒不接受,转任护军将军。
亮有的卢马,或曰:“素闻此马害主,公不若货卖他人。”
亮对曰:“卖之必有买者,的卢既有害主之嫌,焉能不害买者?岂可以不安之物移驾他人哉?昔孙叔敖斩杀双头蛇,以为后人免遭其害。此为古今美谈,吾欲效之,不亦乐观豁达乎?”于是,亮宽厚仁达之名远播。
亮姿容俊美,不轻举止,时人皆以为假。亮有大儿数岁,自幼雅重,人知其为天性。温太真尝隐幔吓之,此儿神色恬然,乃徐跪曰:“君侯何以为此?”论者谓其风姿不减于亮。或云:“见阿恭,知元规非假”。
后,亮之子遭苏峻难遇害,其媳乃诸葛恢之女,既寡,将改嫁,恢修书于亮。亮答曰:“贤女尚少,改适为宜。唯感念亡儿,若其初逝。”于是诸葛文彪再嫁江虨。时人皆叹亮通达明理。
太宁三年,晋明帝驾崩,年仅27岁。太子司马衍四岁即位,太后庾文君临朝摄政,外戚庾亮辅佐朝政。
亮无王敦之野心,亦少王导之灵活,更改宽和平衡之策,而严厉任法。上任不久,即与皇族司马宗争权,后借弹劾之名,派右卫将军赵胤拘捕司马宗。司马宗领兵抵抗,为赵胤所杀,家族被贬为马姓,其兄司马羕亦被免官降封。庾亮地位急速攀升。
由是,朝中百官皆以为其自恃外戚专权而翦削宗室,一时间名门大族颇为不满。然亮之权欲日盛,极力扩张地方实力,终引发苏峻叛乱,建康失陷,亮仓皇出逃。
亮逃至寻阳,联合温峤推陶侃为盟主,共同平定动乱,东晋时局暂得稳住。
陶侃逝世后,朝廷任庾亮都督六州诸军事,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
时王导辅政,成帝年幼,局势艰难,所用之人有不守法之徒,庾亮又想废黜王导,修书于郗鉴,陈述其过,郗鉴并不赞同。
咸康五年,石勒逝世,庾亮欲收复中原故土,率十万大军,据石城,向朝廷上疏请求北伐,同时,后赵大军进犯邾城,毛宝向庾亮求援,庾亮以为邾城城池坚固,未及时派兵救援。后,邾城失陷。庾亮向成帝谢罪,请求自贬三级。
自此,庾亮忧闷成疾。时,王导、郗鉴相继去世,朝廷征召庾亮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其辞,成帝准许。
咸康六年,庾亮去世,享年五十二岁,朝廷追赠太尉,谥号文康,吊丧时,成帝亲临,可谓殊荣之至。
亮虽为世家大族,却缺少政治智慧,乃一介清谈文人,志大才疏、才不配位,而又利欲熏心、立功心切,终以庸政致人非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