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全评报读书让生活美好
读《孟尝君列传》| 唯利,“士”图,非真士也

读《孟尝君列传》| 唯利,“士”图,非真士也

作者: 菩提树下荡秋千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5:21 被阅读605次
读《孟尝君列传》| 唯利,“士”图,非真士也

孟尝君好养士。然门下之客,多为利字。士图利,则非真士也。

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孟尝君既舍业厚遇士。士者,得其滴水而当报涌泉,此士之为用之本也。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 "

孟尝君以客之聚散而论人心,几欲摈其好客之举,岂士之所为耶?孟尝君非士也!孟尝君之客,因一日之势高低而聚散,岂士之所为耶?孟尝君之客,非士!然则,孟尝君与其客,何为也?鸡鸣狗盗之聚也。鸡鸣狗盗相聚者,处势也,谋利也,势、利二字,士虽因势利导,而不逐尔!

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

以后观前,则孟尝君之士,岂非尽暴桀之辈也!

士于其时,已趋式微,无复春秋之貌也。春秋之士,虽于礼崩乐坏之际,亦行士之道。及至战国,诸国揽才,励精图治,以拓疆土,并争天下。遂委士以重用。士人游说各国,彰显其能,只言利弊,以求荣华。

孟尝君好客,以利诱,以谋利。利诱之,皆来。来者不拒,实无所择,鸡鸣狗盗之辈盈其室,贪利图名之侪绕其车,无一日之为公也。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昔者霸王失虞姬,别名骓,四面楚歌,无颜江东,一割惊天地。此岂非行己有耻也乎?生为人杰,死亦鬼雄,此士之骨也!

商鞅赴秦,为君谋而强秦,一己之力而使秦雪前耻,骎骎然凌驾六国之上,上为其国,下为其民,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也!至于苏秦张仪,阴谋其私,蛊惑天下,士之末行也,皆孟尝君与客之辈也,岂足效哉!?

指导老师:爱佛僧        公众号:遗忘的北极

相关文章

  • 读《孟尝君列传》| 唯利,“士”图,非真士也

    孟尝君好养士。然门下之客,多为利字。士图利,则非真士也。 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

  • 读《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养士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其父田婴,婴卒,田文继位于薛,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之人有罪者,孟尝君舍业厚遇...

  • 读《孟尝君列传》

    近读《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其人,所论者多矣!毁誉参差。誉者仰其好士谦恭,诟者病其鸡鸣狗盗无所择。 贾谊赞其“明智而...

  •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见识是思想的外延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见识是思想的外延 ——读《读<孟尝君>》有感 华柱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

  • 李斯列传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李斯列传》 这句...

  • 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作者: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 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

  • 撒上6章思考题

    撒上6章读经思考 (一)思考 1.耶和华的约柜在非利士地多长时间?非利士人将什么人聚了来?非利士的祭司告诉非利士人...

  • 2018-10-20

    撒母耳记上 27 大卫软弱,逃往非利士地 28 扫罗害怕非利士人,通过交鬼的妇人招撒母耳 29 因非利士首领的嫉恨...

  • 孟尝君“得士”

    中文摘要:“食客是个比较特殊的人群,其来源大抵是社会变革后的破产国人,也就是所谓士农工商中的“士”。国人这...

网友评论

  • 恺然:看标题就知道又是老和尚的门生啊
    菩提树下荡秋千:@恺然 似乎是的😄
    恺然:@溅蓼汀 莫非是在群里?
    菩提树下荡秋千:@恺然 同学,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 倒满_35a2:虽然不懂古文,但还是能够看懂的,文章里的精神,士之骨,思及当下
    菩提树下荡秋千:@倒满_35a2 厉害了👍👍👍
  • 陈仓蚊龙:哈哈,我也没看懂!本人古文理解能力差柴欠火!
    菩提树下荡秋千:@陈仓蚊龙 看来我得再写篇白话翻译😭
  • 青萍居士:说苏秦与张仪,孟尝君与他的“士”皆“鸡鸣狗盗之辈”!我看不尽然。
    先论头悬梁 ,锥刺股,鬼谷子的门徒苏秦,他因使“连横之术”,败于张仪。
    而张仪却因釆用“合纵之术”,大败六国“连横之术”,从而让秦国一统六国变为可能。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然大争之世,为求统一,此举也不得不为之!毕竟,统一之后,结束了各国连年征战、生灵涂炭;百姓才得以休养生息。张仪有功于秦国。
    苏秦与张仪,一个败,一个成功。都在烽火连天的战国末期各自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功劳都是孟尝君与他的“士”不相匹敌的。
    由此可知,将苏秦与张仪,孟尝君与他的“士”都视为“鸡鸣狗盗之辈”是欠妥的。
    菩提树下荡秋千:@萍木栗飘 谢谢亲的阅读🤓,不过这篇文章探讨的并不是一个人的功与过,成与败,而是“士”的品格。无论是苏秦,还是张仪,行为的出发点并不是“为国为民”,苏秦自言人要追求荣华富贵,张仪也曾欺骗过楚国。既然是为了“一己之私”,便达不到“使于四方”的要求,那与孟尝君之辈又有何不同呢?🤔
  • 小小荔枝妹:能人,厉害:+1::+1:
    看了两遍,没大看懂。
    文言文阅读能力就还给老师了:sweat_smile:
    菩提树下荡秋千:@君之燕 😀😀😀
  • 牧野俊风:感觉你要表达的东西,没有完全没表达出来
    菩提树下荡秋千:@牧野俊风 第一次写,有很多不足,再接再厉,谢谢😀
  • 淑女_2e7d:抱抱!😘
    菩提树下荡秋千:@淑女_2e7d 么么哒😘😘😘
  • 飞哥虎仔的笨天使:虽然同为战国四君子,但为首窃符救赵的信陵君,跟这末尾鸡鸣狗盗的孟尝君,从留下的经典故事中就能看出格局大不同,只是没想到还有这么深的故事!
    文章写的很好,尤其从以利聚人的,无论是聚人者还是被聚者,均不能称为士出发,到之后流毒不清,构架很好,着力点也非常棒👍
    菩提树下荡秋千:@飞哥虎仔的笨天使 谢谢🌹🌹🌹!刚接触古文,才疏学浅,主要是师父指导得好😀
    淑女_2e7d:@飞哥虎仔的笨天使 棒棒哒!❤❤❤
  • 巫月蝶影:不怎么能看懂,要多读几遍:joy:
    菩提树下荡秋千:@巫月蝶影 可能是不熟悉,多读原文就理解了,我水平也不高,一起学习🤓
    巫月蝶影:@溅蓼汀 嗯嗯,我的水平问题:joy:
    菩提树下荡秋千:@巫月蝶影 借春秋战国之势,探讨“士”的变迁,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再明确“士”的定义🙂。之前写的不白不文,逻辑不够清晰😂这个是请师父改过的😇
  • 安安吉祥:学习学习
    菩提树下荡秋千:@安安吉祥 来来来,一起学习🐸
  • 蜀月秋窗:配图好漂亮:blush:
    菩提树下荡秋千:@蜀月秋窗 你知道从哪儿来的😜
  • 苏门婆婆纳:时光莫负,就是这样
    菩提树下荡秋千:@苏门婆婆纳 多抓几个比一比,宁缺毋滥啊😆
    苏门婆婆纳:@溅蓼汀 好,我去抓一个
    菩提树下荡秋千:@苏门婆婆纳 所以,抓紧时间恋爱🤗

本文标题:读《孟尝君列传》| 唯利,“士”图,非真士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pb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