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散文旅行·在路上
文秋故居忆文秋——踏访张文秋故居散记

文秋故居忆文秋——踏访张文秋故居散记

作者: 楚风乡韵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16:43 被阅读78次
(游客在天井聆听村民讲述。姚公摄。)

苍苍龙凤山,潺潺涨水泉……大洪山南麓的京山县孙桥镇青树岭村的一个小山村——谢家湾,因为一位传奇女杰、世纪老人而闻名。

初秋时节,邀朋呼友,一行九人驱车慕名前往全省生态示范村——京山县孙桥镇青树岭村谢家湾参观张文秋故居,追寻老人的传奇足迹,追忆老人的革命精神,缅怀老人的不朽功勋。

站在一栋已经复原的灰瓦黄土墙的旧式砖瓦房前,聆听曾经的房主、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老党员何方针讲述张文秋老人的身世、故事,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感慨万千!

谢家湾,背靠被当地山民称为的“龙凤山”,该山有一长年流淌的“涨水泉”。秀丽的青山、甘冽的泉水、肥沃的土地,庇护、滋养着附近的代代山民。

张文秋,这位巾帼女性、传奇女子就于一九零三年十二月出生在谢家湾一大户人家的堂屋左卧室里,取乳名张前珍、学名张国兰,曾化名李丽娟、张双喜、陈盂君、张一萍等从事地下工作。十五岁那年,她求学武汉,先后参加“五四”运动、湖北女师学潮,于一九二四年三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历任京山县委妇女部部长、鄂豫边区宣传部部长、上海浦东及沪西区委组织部部长、山东省委妇女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准备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全国第五次劳动代表大会办公厅主任、中国银行人事室副主任、中国盲人福利会总干事等职。二零零二年七月十一日晚九时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九岁。这位世纪老人虽出生于闭塞的山村,但她是一位革命的女性,放弃了富家小姐舒适安逸的生活,追求真理,信仰坚定,意志坚强,不屈不挠,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为人民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

张文秋老人 和三个女儿合影(资料图)

睹物思人,忆人净心。看到正在复原的老人出生的堂屋、放置于室内的老人革命时期的一幅幅图片……张文秋老人冲破世俗、追求真理的壮举让人敬佩至深,老人无私奉献、惊险传奇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老人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的革命精神荡涤着每一个参观者的心灵。

张文秋老人曾两次在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曾两次进过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曾服从组织决定与四位同志假扮夫妻在白色恐怖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更令人称奇的是,老人与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革命烈士刘谦初的爱情结晶——刘松林(思齐)和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结为伉俪,与丈夫陈振亚生下的二女儿邵华(张少华)和毛泽东主席的次子毛岸青结为夫妻,由此而成为新中国开国之主毛泽东的“双重儿女亲家”。据有关文献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为自由恋爱的毛岸青与邵华的婚事再次征询张文秋意见时,张文秋说:“只要孩子们幸福,我没意见。”毛泽东握着张文秋的手用其特有的幽默笑着说:“你同意就太好了。从前,我们是老亲家。现在,我们是新亲家。老亲家加新亲家,我们是亲上加亲,双重亲家!”

据当地一位年纪较大的村民介绍,张文秋老人解放后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曾三次回到京山县,且来到出生地谢家湾寻访故居、奠拜故亲、看望乡亲,当看到故居经岁月侵蚀日渐损坏时,希望在此居住的乡亲加以保护。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故居除正房以外的一字式另两栋瓦房、正屋两旁的厢房以及亭屋等房屋均被改修,仅天井还为原样。小小的天井、静卧的条块青石仿佛向来者诉说着世事的沧桑。

值得欣慰的是,京山县正结合新农村建设,投资对张文秋故居进行保护性修复。目前,张文秋出生的堂屋已经复原,拟作展厅的原亭屋及正屋两边的各三间房屋亦正在复原中。据当地一位老党员介绍,故居复原后,此地将成为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当地还将美化农家庭院、优化道路环境、开办“农家乐”等,从而服务红色旅游,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

(正在建设的红色广场边上的古树与塘堰。姚公摄。)

参观完张文秋出生的正屋,大家来到即将竣工的谢家湾红色广场,广场边与文秋故居正屋相对有一棵合抱粗、歪斜塘面且枝繁叶茂的对节白腊(此树种为我国珍稀树种,现仅为大洪山南麓的京山、钟祥交界的山区独有)。据年近古稀的何姓村民介绍,该树已有一百多年了,自他记事起,该树就是那么粗,且一直歪斜塘面。

看到不断有新枝从粗壮的树干长出,我不禁感慨生命的顽强与神奇。这棵守望着文秋故居的对节白腊见证着谢家湾近代的历史变迁和祖国的强盛,这棵虽然歪斜但生机勃发的古树正向人们昭示着不懈追求真理的文秋精神。

相关文章

  • 文秋故居忆文秋——踏访张文秋故居散记

    苍苍龙凤山,潺潺涨水泉……大洪山南麓的京山县孙桥镇青树岭村的一个小山村——谢家湾,因为一位传奇女杰、世纪老人而闻名...

  • 秋回故居

    我来自山里,小城身后的大山,说到我们县里的小城,也别具特色吧!倚山伴水,而我走到水的另一边,甚至更远。这个秋季,我...

  • 20161112

    南方的秋、金色阳光、法租界、国母故居和「被迫」借书。

  • 游李白故居

    游李白故居 文/吴秋彤(四年级) 今年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江油市青莲镇的李白故居。这地方我可是向往了很多年哪!...

  • 秋忆     青青/文

    那个秋季 一粒来自春的种子 有了发芽的心意 当然,在北方 这有些不合时宜 它却以回归的姿势 沿着春的脚迹 去寻找初...

  • 秋忆

    秋忆 文:贾玉霞 秋风萧瑟秋意凉,秋阳高照秋情扬。 秋叶渐黄秋诗殇,秋菊飘香秋忆长。 每年秋季,忆起过去,忆起那个...

  • 走进秋文,爱上秋文

    学了几年的家庭教育,我以为自己对于NLP父母智慧的课程是不需要的。只是带着对秋文的信任,带着好奇和观摩的想法,我还...

  • 1 盼秋 文/柏红忠 炎夏熬伏盼速秋, 秋风秋雨白云悠。 秋花无力逢霜降, 枯叶飘零蝉悲秋。 2 忆秋...

  • 文|秋

    秋意在这座北方的小城里,渐渐浓了。 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是零落的树叶,枫叶火红,梧桐金黄,铺在地上,密密绵绵的软。...

  • 文‖♥秋

    文/沭彦/原创 看着校园墙外的爬山虎渐渐变红,我知道这里的秋天以不可察觉的行动,已经到来。 早晚空气渐凉,慵懒的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秋故居忆文秋——踏访张文秋故居散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kz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