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吃面包,只要路过BREAD TALK,就会进去买一两个面包,菠萝包则是首选。如果碰巧遇上刚出炉的菠萝包就超赞了,装在袋子里都能闻到很香浓的味道,咬下去酥软如棉。吃面包的同时配上一瓶牛奶,整个心跟胃都满足到爆。
后来吃多了,发现不是每次的菠萝包都是那么好吃。那时候以为只是放置时间比较久,面包表面硬化了,导致风味有些许差异。
直到这几天看了《面包制作的科学》这本书,才知道一个面包的成形与最终风味不仅仅取决于一个外在条件,它是集原材料(谷物粉,水,盐,酵母,食用油脂,奶制品等)、揉制方法、发酵环境以及烤制过程多个因素于一体的最终产物。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稍有差错,都有可能使面包风味不尽相同。
市面上很多书以及大部分美食APP都有烤制面包的教程,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很多面包制作的方法,却无法全面了解到面包制作的科学原理。那些教程会告诉我们应该准备什么材料,要揉制几分钟,然后要等待几分钟,最后烤制又需要几分钟。然而,我们无法明白为什么面粉、水、盐以及其他配料的比例要如此固定,为什么揉制之后的面团放在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就叫发酵,为什么刚出炉的面包表面的颜色那么金黄。《面包制作的科学》这本书刚好就弥补了这一部分的缺失。
以前我就产生过好奇心,很感慨为什么面粉团经过加热之后就能够摇身一变成为香气四溢的可口面包,并且体积瞬间翻倍膨胀起来。看了书之后才明白,原来面包膨胀要经过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面团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分割形成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发酵完成而产生了膨胀现象。第二阶段则是生面团完成最终发酵之后被放进烤箱加热而产生了二次膨胀。
有意思的是,书里有些配图很Q,看起来萌萌哒。
虽说本书的理论比较多,但也不会很枯燥乏味,更不会让人看完之后感觉一团糟。因为本书的排版很有条理,而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我喜欢一切有条理的东西。本书从面包是什么开始讲起,随后进入面包的历史,接着才讲面包制作的流程和方法。我把后面的流程跟方法当做工具书来看了,觉得收获颇丰。
分析面包制作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步骤:生面团混合搅拌成团——中间流程——烤制完成。
我一直偏执地认为手工揉制的面团口感会比较好,所以我是倾向于手工揉制生面团的。可惜本书主要介绍的是用和面机来揉制的,而非人工。只要懂得面包制作的科学,并且肯努力用心去烘培,无论是人工还是机器揉制面团,都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面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