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是一门技术

作者: 智叔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8-01-21 16:52 被阅读62次

智叔2018年第5篇原创文章


佛语有云:相由心生。

在我粗浅的理解中:

相指的是形象和表现。

由指的是形成和造就。

心指的是心态和心理。

生指的是产生和发生。

一个人的整体外在形象和表现是由个人的心态和心理活动所产生的。

也可以理解为你的内在决定你的外在。

我们平常赞美夫妻会说:你们很有夫妻相。

是因为夫妻两人的内在随着不断的磨合交融越趋近相同。

相由心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相就会越来越相同。

与人初次见面时,我们基本上是通过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去初步判断。

以此判断来形成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作为我们对这个人的参考和记忆。

所以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很重要,第一印象更是特别重要。

只关注内在而忽视外在的人。

和只关注外在忽视内在的人一样浅薄。

一个人可以简单的说是由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构成。

人之所以复杂就在于人心。

我们可以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初步推断其内在的人心。

持续建立大量的外在观察。

以此来衡量个人对一个人的总体判断。

我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或者决定交往的程度有一些标准。

说话占三分,做事占三分,面相占二分,形象占二分。

说话做事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情商,做人做事方面。

面相形象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生活,物质精神方面。

这里说的相由心生,不仅仅是指外在的相貌,形象。

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综合表现,相貌,形象,谈吐,处事,行为举止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


看人,是一门技术。

而看人往往就是看一个人的整体综合表现。

看人,这门技术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也应该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我们应该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每天都需要和人打交道,有熟人,但更多的是不熟悉的人。

如果可以掌握看人这门技术,有利于你的社会活动。

我们常说老人看人很准。

是因为他们的阅历和经历更多,经验更加丰富。

所以说看人这门技术,是没有办法速成的。

它是以个人的社会经验来形成的个人数据库作为基础。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往我们的数据库中添加数据。

不仅仅是被动地吸收经验,还可以进行主动的学习。

一句话总结:人看多了,自然会看人。

我本身很喜欢心理学。

我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活动是由其心理活动所影响和决定的。

一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追溯其心理活动。

想要学会看人的技术,应该多学习掌握心理学。

再学习观察,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细节活动来推断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当然这样的推断是片面的,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不可过于武断。

之前看过比较喜欢的几部美剧《基本演绎法》《lietome》。

都是通过分析人的一些细节行为活动来分析推断。

我学习看人是通过大量的主动行为来进行的。

通过第一印象简单的初步判断,持续观察,结论修正,总体匹配。

经过大量这样的观察学习获取有效的信息,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数据库。

活到老,学到老。

时代在变化,人心也在变化。

以前看一个人走路爱低头,你可能认为他不自信。

现在你发现一个人走路爱低头,可能是他在玩手机。

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面对面为主。

而如今网络的时代,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

也就是你能通过观察人的外在表现的机会更少了。

被骗的机会也就更多。

同时人的外在形象,它是可随时发生改变的。

也就是说外在形象是可伪装的。

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程度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的。


古人有云:人不可貌相

表示不可通过一个人的外貌形象去判断一个人。

单单从人的外在形象去判断一个人的总体情况确实不妥。

因为人是复杂的高级动物,最复杂的在于心,也在于思想。

过于简单的用外在形象去衡量某些标准是完全不够的。

其实它和相由心生这个观点并不冲突。

我们通过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分析判断出他的某些心理活动。

并不是判断出结论,是给我们的结论提供依据。

相由心生可以比喻成一种方法。

而人不可貌相则是一种心态。

二者完全可以结合运用。

想要改变自己的整体表现,想变得更加优秀。

只有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内心,强大自己的内在。

这也是我常常说的修心

单从改变外在形象是不够的,改变内心才能改变自己。

这篇文章写得很乱,框架太大了。

大多数都处于思维层面的东西,对于一般人来说基本没用。

本想把观点写小一点,让读者能有所收获,看起来更像干货。

但这么大框架的观点一时半会自己都没理清楚,一边写一边理。

也是我写作的初衷。

文丨智叔  图丨智叔摄影丨感恩阅读

文章属智叔原创,微信公众平台(zhishusuibi)首发,如需转载请指明出处并加上“智叔随笔”名字,非常感谢!

也许你还想读:

悟(二):有钱人越有钱

悟(一):梦想是一条狗

关于戒烟和减肥,为什么我总是失败?

世界每一秒都在更新,你做好拥抱变化的准备了吗?

可能改变人生的兴趣爱好,你有吗?

为什么三十岁的我不过圣诞节?

行走在礼让斑马线上的素质

你自己就是最好的风水

相关文章

  • 看人,是一门技术

    智叔2018年第5篇原创文章 佛语有云:相由心生。 在我粗浅的理解中: 相指的是形象和表现。 由指的是形成和造就。...

  • 会说的,会回话的,会听话的

    说话是一门技术,而回说话的人,也是一门技术,会听话更是一门技术。 而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就有了不说不...

  • 摄影师的「不要」

    不要忘了技术,但也不要太看重技术 摄影是一门技术,但它更是一门艺术,技术是基础,只有在技术之上,我们才能够创造出自...

  • 语义效应

    说话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关于语义的技术,技术学好了,也就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 什么是语义效应呢?也就是同一件事情,不...

  • 语义效应与损失规避

    说话是一门艺术。但在是艺术之前,它其实首先是一门技术,一门关于语义的技术。 什么是“语义效应”?语义效应,是专门用...

  • 量化家:【干货】技术分析与量化交易

    浅谈技术分析和量化交易 交易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技术是可以量化的,而艺术是无法量化的,这是因为技术具有一定的...

  • 理财是一门技术

    嗨!大家好! 我又来骚扰大家了。 今天想跟大家说的是最近看过的一本书,《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本书讲述了我们为...

  • 闲谈是一门技术

    最近刚听完了戴愫老师的精品课《如何提高与陌生人的社交能力》,这对有社交恐惧的我来说,很有裨益,原来提升与陌生人的社...

  • 沟通是一门技术

    小孩子一岁多开始说话,而懂说话要很多年才能学会。你要根据说话的对象,选择说话的内容,说话的时间,还有说话的方式,这...

  • 成瘾是一门技术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情景都很有意思,我们来看一下吧。 情景一:苹果手机每一年的新品发布会都会让全球的果粉们为之疯狂呐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人,是一门技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cq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