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自主 胜任 联结

作者: 木炎_jsan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17:33 被阅读0次

【2021-01-08日精进    第234天/1825】表现:9分

体验(事实,情绪,感受)

本周是孩子的顿悟周,也是自己喜悦周。在与儿子交流中,看到了孩子摆脱束缚,接纳自己的智慧。从小纠结在游戏(娱乐)与学习(正事)中的他,终于在接纳自己的思维转变中,状态有了质的跃迁。给妈妈讲他悟出这个道理的过程中,难以掩藏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要事优先”“烂开始”这个道理说出来,简单而自然,可对孩子曾算网瘾少年的他而言真的好难!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想戒掉,放下游戏,可都没有成功,离开父母留学美国,第二年把英雄联盟升到了钻石级别,单排打进了当年美国前0.37%,一边学习,一边关注电子竞技赛,为之欢喜为之忧。朋友请他助力打排位,他帮朋友升级钻石……自己一边控制不去打撸啊撸,一边又自责,一边给自己找借口……用他自己的话讲就初三和大一用心读书,其他时间都在自责、纠结中过日子,虽然成绩也在学校在优秀学生中,但自己明白那只是应试能力。

从哥伦布到芝加哥大学,疫情,网课,没有计算机背景,面对数据分析专业,孩子发现差距,孤独无助,一度情绪跌到了谷底,对于同样有完美情结的孩子,一直盼着结束第一期学期……虽然期终也还能拿A,但孩子已经明白成绩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力。放圣诞春假,朋友又约打游戏,孩子又陪朋友玩……就在这次玩后,孩子陷入了深深思考,难道自己真的要回家“养猪”了吗?我必须把打游戏放下才能好好学习吗?是否打游戏决定了我成功吗?

周三孩子发了2021年的日反思模板,看到了孩子的早睡早起+锻炼+番茄钟学习,孩子在春假里开启高效、有序生活。

孩子是个实证现实主义者,最不喜欢听大道理,任何东西到了他那儿都得整合内化才能接受。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但绝对不顺从,相比自己,孩子活得更加真实,从小就对自己的内心很有觉察,当下他能悟到“要事优先”、“烂开始,好结果”,那一定是他想通了的,而不是谁告诉他的。他把纠结的曾以为的游戏(娱乐)与学习(正事)→成功,彻底分开思考,把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改掉打游戏这个坏习惯转移到做正事。思维的转变,让他每一天大脑想到的只有完成三只青蛙(正事),而不是因为自己做了非青蛙的事而纠结,影响状态。他接纳自己无法放下游戏的事实,而把注意力放在做正事上。曾经因为一件事影响的情绪,完美情结的他,这一天状态会受影响,而现在他能“烂开始”也收获了好的结果。

在自我主题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一些思想枷锁也影响着孩子。孩子抵触时,我看到孩子在努力挣脱自己思想上的枷锁。非常感恩,自我的成长,不只看到自己不足,也看到孩子的需要。一直期望给到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可自己还是会在无意识的语言中带给孩子压力和控制。做一个支持孩子自主的母亲是自己的心愿,这不只有爱,还得有智慧。

学习和发现

第9章,“美国梦”的代价(社会化问题恶化时)

强烈渴望“金钱、名誉、美貌”→心理健康较差;

强烈渴望“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他者贡献”→幸福正相关。

第10章从他人角度出发:如何促进自主

不管别人怎么对待孩子,家长最好的办法是支持自主→界限尽可能宽松提供选择,参与决策(不会带来太大压力和冲突;成熟程度是需要考虑的)

家长自己要给自己减压,并给自己创造自主,胜任,联结的圈子。

11章从探索动机开始:促进健康的行为

以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参与改变。探索改变的动机,以找到真正的渴望来采取健康的行事方式。

支持自主的人际风格。事实上,任何一位处于优势地位的人要取得成功,与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的绩效、发展和幸福也有关,这需要处于优势地位的人从支持自主地位的人际风格开始。首先要开放地倾听,这样才能从别人的角度了解情况

12章摆脱束缚,接纳自己。(在控制中做到自主)

环境对自主影响非常大,但不是决定因素。在坏的环境中依然有成为楷模的人(林肯等),原因:①从小生理,心理上水平超过同龄,有助于健康自主成长;②特殊人提供了需要的人际关系滋养;③影响到生活中冷漠和控制欲强的成年人,使之少了冷漠和控制;④形成了某种预期,将不同环境解释为比实际情况更加支持自主。

自主导向越强的人自尊心越强,自我实现的能力越强,他们的他们人格的整合程度越高,换句话讲自主性越强的人,其人格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越强,此外自主倾向更强烈的人,心理更健康,对人际关系更满意

接纳自己。改变的起点是接纳自己,并且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探寻人们做某事的原因可以是个有益的开始,但绝不能成为责备他们的理由。有意义的改变发生在人们接纳自己之时,然后,他们有兴趣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变,最后,他们就会确定自己准备好改变了。

13章追求自主的意义

亚伯拉罕.马斯洛说“责任是令人愉快的,履行责任让人快乐。”“责任”并不意味着义务或强制,而是意味着根据情况做要做的事。爱和深切的责任感而做出的行为与义务责任而做的行为远远不同。

自由意味着完全接受自己的界限。自由存在于约束之中-不是别人任意施加的约束,而是真正的约束。

一个重大的挑战是接受对他来说有意义的强制约束,同时又保持个人自主感。

真正的自由需要在主动改变环境和尊重环境之间取得平衡。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种接纳他人的态度。我们不是我们自身的目的,而是一个更大体系中的一分子,因为真正的自我具有自主和联结的双重倾向,而一个根据发展良好的自我来行事的人,将会接纳他人,尊重环境,并且积极地影响两者。自由真实责任。

新行为

《内在动机》第一遍阅读过去,对书中有触动的地方勾划出来。这一本书给到自己最大的感受是:支持自主是爱的基础。

相关文章

  • 2021-01-08 自主 胜任 联结

    【2021-01-08日精进 第234天/1825】表现:9分 体验(事实,情绪,感受) 本周是孩子的顿悟周,也...

  • 2020-12-04 中原焦点团队持续分享第6天

    今天听到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有3种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胜任、联结。自主也许面临着自由选择和责任的冲突,胜任大概是自...

  • “自主”实操指南:如何激发他人和激励自己——《内在动机》(三)

    自主、胜任和联结,同时满足,才能产生内在动机。 而自主,则是首要且最为重要的基本心理需要。 那到底如何更好的激发他...

  • 《精进3》形成内在动机的条件和换回内在动机

    心理学家的自主决定论:人要做某件事,需要三种需求得到满足。分别是自主的需要、胜任的需要、联结的需要。 自主的需要是...

  • 内驱力的重要性2

    接着看了昨天后的文章,昨天主要内容有是说,为了提升孩子的内驱力,需要提高孩子的“自主感”、“胜任感”和“情感联结”...

  • 胜任+自主=幸福

    这个公式是樊登老师说的。 今天听了樊登读书的《内在动机》,里面讲到这本书的内容很有份量,的确如此。 我收获最大的就...

  • 增加孩子内驱力良性循环的因素

    自主感:我能选择我想做的事 多巴胺:这件事好玩、让我兴奋 胜任感:我能做好这件事 联结感:我能在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

  • 读书笔记《内在动机》 07

    十行采集: 1.真正的自我源于我们内在的兴趣和潜力,源于整合我们在各个全新方面的体验。出于对自主、胜任和联结的需求...

  • 新国货的优势与局限

    新国货的优势与局限 上一周我们从自主、胜任、联结三个维度描述了新国潮,或者叫国货的新浪潮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表现出...

  • 幸福7S模型

    见:幸福来源于满足人们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胜任感、归属感。自主性包括:自主控制、身体健康、愉悦事件;胜任感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1-08 自主 胜任 联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df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