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论语笔耕不辍中国传统文化
【每日论语186】泰伯篇第一则

【每日论语186】泰伯篇第一则

作者: 弘丹 | 来源:发表于2016-03-08 16:38 被阅读346次

    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泰伯篇第一则。

    1、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泰伯可称为至德了。他三次让了天下,但人民拿不到实迹来称道他。”

    本章孔子极称让德,又极重无名可称之隐德,让德亦是一种仁德,至于无名可称,故称之曰至德。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表现了至高的德行。他多次把天下让给人,百姓却找不出具体的德行来赞美他。”

    泰伯,即太伯,是周文王的大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生子姬昌(周文王)。古公亶父想把王位传给季历和其子姬昌,于是泰伯与仲雍出走到后来的吴国,使季历接位,以后才有周文王与其子武王建立的周朝。

    为什么说找不出具体的德行去称赞泰伯?因为泰伯并不可以在某一方面努力去成就什么。他屡次把帝王之位让给弟弟,最后他还因此出走,好让季历接位,这种情况就是“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能把天子之位看得那么淡然,实在不简单。所谓至德无形,但泰伯却是成全了孝悌与其他德行,孔子的重点即在于此。其实,行善除了真诚,也需要智慧,否则如何择而行之?关于“民无得而称焉”,可参考【16.12】。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这是论语第八章《泰伯》的开篇第一则,泰伯的故事可以好好讲讲。泰伯,也叫做吴太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还有两个弟弟,叫仲雍和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太伯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

    正是有了泰伯的退让,季历而后姬昌,将周国发扬光大,姬昌就是周文王;而后有姬发、最终成立商周、取代了成汤。泰伯和仲雍逃离后到了荆蛮,他们的贤德也引起了上千家的依附,在他们的带领下也建立了另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这是后话。

    泰伯这种能够舍弃权位的做法,表明了他对正道的追求。即使做了大贡献、也并不宣扬让百姓称赞,更证明了他所做的只是合乎内心仁义之道,已经到了不需外界的名誉、而内心足以自适的状态了。所以孔子称之为是“至德”。我们能做好事,但不求一点称赞并且要隐没无闻,后一种状态还很难达到。

    4、弘丹学习心得

    吴太伯,亦作吴泰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的母亲名叫太姜,是有台氏之女,古公亶父的正妻,生太伯、仲雍和季历。

    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太伯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

    司马贞《史记索隐》:“太伯作吴,高让雄图。”

    在历史上,很少有长子主动让位的故事,大部分故事是太子和各位王子争权夺位的故事。周朝祖先古公亶父是贤明的一家。首先,古公亶父是一位有先见之明的人,他看到自己的孙子姬昌很贤明,想要传位给姬昌。古代一般传位与长子,而古公亶父没有根据惯例,而是从长远来考虑,传位给最合适的人。第二,泰伯也是非常贤明的人。他看出了父亲的想法,就主动与弟弟仲雍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他这样做,也是避免父亲选择时的尴尬,以及后人对父亲的指责。

    权力是有些人毕生的追求,因此各种宫斗剧也是层出不穷,很少有人能够坦然地让出天子之位。现代社会,虽然不再有王位,但并不是说就没有权利之争了。政府,公司,各种组织机构,都可能会有权利之争,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很少有人能够有自知之明,或者让位给贤人。大部分人,即使自己确实不如别人适合某职位,也必然争得头破血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象带你去旅行:最后一段应为权力之争,而非权利
        弘丹:@为爱象前冲 恩恩,是的,谢谢提醒,我马上修改下~~

      本文标题:【每日论语186】泰伯篇第一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wa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