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
因为王凯饰演的迷之自信的乾隆帝,我追起了最近这部刷爆了朋友圈,据说豆瓣评分9.4的《国家宝藏》。
但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相信我,无论你是被哪位明星吸引来的,最后让你留下的,都只会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借用主持人张国立老师的话说,这是一个年轻的节目。
有多年轻呢?不过上下五千年而已。
而这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这五千年来先祖留下的瑰宝,却教会了我们太多太多。
匠人精神
怎样评判一副画作的好坏,《千里江山图》告诉你,很简单,看它用的颜料就行了。
如果一幅画使用的都是粗制滥造,劣质低廉的颜料。不用说,这幅画肯定也好看不到哪去,哪怕它的立意再新颖,构思再巧妙。
无他,一个真正精益求精的画家,一定也十分重视颜料的选择。
而《千里江山图》所采用的颜料,一经介绍,便震惊了全场。
这幅画的颜料,基本都是从宝石或者药材里面提取的。
绘画用的胶是用牛皮,鹿皮,乃至上好的阿胶做成的(顺便说一句,咱们吃的东阿阿胶,只能算是中等);
绘画用的石绿是绿松石,或者孔雀石研磨而成的;
画作上的白色,用的是千年贝壳的化石研磨成的粉;
……
正如国宝守护人李晨所说的那样,最上乘的宝石不是用来做首饰的,而是用来作画的。
也许你会反驳说,那是因为他王希孟是宫廷画师,背后有大宋天子宋徽宗的支持,自然物尽其用,什么名贵的材料是他不能搜集的?
那你可知,仅仅这一幅画,就画了不止五遍。
第一遍,先画一个11米长的水墨山水画脱稿。
第二遍,是用褚石红色涂满整个画布,做渲染铺垫。
第三遍和第四遍,着重在绿色上,用不同的绿色打造整个画面的不同层次感。
第五遍,才是我们最后看到的青色。
也就是说,我们眼前的这幅画作,是分五个层次的,相当于画了五遍11米长的画卷。
这需要多长时间?
后世研究者冯海涛老师用了四年的时间来研究这幅画。
然后,他复制了《千里江山图》的十分之一。
墨稿阶段,历时37天。
绿色阶段,历时15天。
青色阶段,历时15天。
仅仅只是十分之一,他就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那当年,王希孟要创作一幅11.9米长的巨幅画作,要多长时间?
史书记载说,半年!
我们知道,那个北宋的天才少年,那个才十八岁的王希孟,英年早逝的一生,只此一幅画作流传于世。
此后,他便销声匿迹,杳无音讯。
那是否可以理解为,虽然他当时只有十八岁,但创作这幅《千里江山图》,却穷尽了他一生的心血。
他用了毕生的心力,呕心沥血,才创作出了这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里江山图》。
就像最后,主持人张国立老师说的那样:
“一千年前,咱们的老祖宗就是这样,把一幅画 “啪”的一声拍在了咱们面前,告诉我们做事最朴实的道理,就是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
作画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什么是匠人精神?
是近乎苛刻的,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和精益求精。
是从点滴小事,每个细节做起,哪怕颜料都必须是最上乘,最考究的。
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每一道工序,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唯有如此,你才有可能,创作出一幅千古流传的杰作。
自信
当第二件国宝出场时,我们都觉得它的名字太过俗气,太难懂了。
各种釉彩大瓶,这,这也是瓷器的名字?更别说她那难看的外形了!
所以,王凯在出场介绍时,幽默的提醒我们,你一定会因为她的内在,而最终喜欢上她的外在的。
她的内在有些什么?
正如图片中所展示的那样,在这尊瓷母身上,综合了中国自古以来,最顶尖,最复杂的十七种瓷器烧制技术。
而要把这么多种不同的釉彩综合在一尊瓷器上,难度有多高?
比如,瓶身上的窑变釉。
窑变釉使用的是高温铜红釉,只有在1250℃到1280℃,这个30℃的区间内,才能够呈现出红色。
如果温度稍微高一些,颜色就烧飞了,没有了;如果温度稍微低一些,颜色就会变成黑色,条件非常苛刻。
那如果要想烧造出眼前这尊“各种釉彩大瓶”,即把这十七种釉层都完美的烧制出来,难度有多大?
我们乐观假设,每种釉层的烧制成功率是70%,要烧制成功这样一尊集17种釉彩于一身的“瓷母”,概率是多少呢?
0.717≈0.002326
从概率学上来讲,通常我们会把低于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0.23%,这意味着几乎不可能做到。
什么是自信?
号称故宫“陶瓷馆问不倒”的优秀志愿者张牲,用他在舞台上从容不迫的流利讲解告诉你,自信就是:
我可以保证,我可以解答几乎所有观众向我提出的任何问题!
从来没有观众能把我问倒过!
可乾隆爷却用眼前的这尊“各种釉彩大瓶”,掷地有声的告诉古往今来的华夏子孙们,自信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不是不知道,烧制这样一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瓷器有多难!
他同样明白,他的这一举动会遭到多少人的非议和反对。
虽千万人,吾往矣!
王凯说,乾隆爷烧制这尊“瓷母”,是为了向世人展示大清的盛世。
但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博物馆,再次细细瞻仰数百年前,老祖宗的杰作时,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自信。
是一种舍我其谁,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自信。
中国人的信仰
“很多人说,我们华夏民族没有信仰,可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历史。”
我相信,当司马池说出这句台词时,有不少人当场落泪了。
所以,司马池明知欺君是死罪,却还是毅然选择进宫面圣。
他对儿子司马光说,为父害怕的,不是欺君之罪,而是不能将真正的石鼓,真正的中华文字流传给子孙后代。
因为那石鼓上的文字,代表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
可是,看完了司马池父子的故事,听梁金生先生讲述了他们一家三代守护石鼓南迁的今生传奇之后,我却第一次,对“信仰”两个字有了不同的理解。
记得知乎上有一个类似的提问,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我们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
我们中国虽然也有各种佛堂,道观,可我们却少有像西方的基督教徒那样虔诚的信众。
我们不信天,不信地,从来都只坚信“人定胜天”。
甚至,哪怕我们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但从大秦帝国开始,陈胜吴广就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从来不盲从任何人,任何权威。
中国人真的有信仰吗?
1931年,日军侵华,东三省沦陷,北平故宫博物院为了保护国宝,决定将一万三千箱文物南迁。
而彼时的中国,正是军阀混战时期。
国民党正忙着肃清右派,围剿红军;才刚刚成立自己武装政权的共产党自身都难保,更是无暇顾及其他。
所以,这次文物南迁运动,看似是故宫博物院组织的,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自动自发的民间行为。
如果说,最初决定南迁,还是一群人有组织,有计划的,群策群力。
那么到后来,一路上历经战乱,妻离子散,乃至生死离别,每一个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都自觉的咬紧牙关守护自己手中的国宝,不曾有过丝毫的动摇。
到最后,北平解放,这当初的一万三千箱国宝依然原封不动,保存完好的回到了北平,回到了故宫。
在这整个个过程中,支撑着他们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个人咬牙坚持,毫不动摇的走下去的,又是什么?
不是强权,不是政令,而是,也仅仅只是,那份根植于他们每个人内心的,从来都不曾动摇的,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看着屏幕上,数以万计的国宝南迁的壮观画面。
主持人介绍说,这次国宝南迁,是20世纪世界文化史上,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
不知怎么的,那一刻,我脑海中闪现的,却是另一群相似的面孔。
是郭大侠的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是文天祥的那句脍炙人口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年轻的周恩来在南开喊出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此刻,站在舞台上,身着统一服装的故宫博物院志愿者们,朴素的话语:我们只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只想让这个社会多一点正能量!
……
他们,或处江湖之远,或居庙堂之高,或位列公卿,或是平民百姓,但却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甚至不可觉察的,深植于每个人内心的,中国人的信仰。
也许是行侠仗义,也许是忠君爱国,也许是心忧天下,也许仅仅只是,想为这个社会多做一点贡献……
这份信仰到底是什么,我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出一个精确的,完美的定义。
又或者,如果此刻你随机去采访街头的每一个中国人,问他们,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
我相信,每个人在思考片刻后,都会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我同时更相信,他们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是的,我们中国人是有信仰的。
但这份信仰不同于西方那种,整齐划一的,对上帝的虔诚和坚信不移;
这份信仰,也不是类似于伊斯兰教或者穆斯林信徒那样,对真主的盲目崇拜和誓死追随。
这份信仰,是基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积淀,是各族人民在不断的交流和融汇中,演化而来的,一种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自觉与坚守。
它,可以是江湖侠客们扶危救困的侠义之道;
它,可以是庙堂公卿们心忧天下的社稷之志;
它,更是无数平民百姓们日常生活中,对最基本的“仁义礼智信”的坚守。
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
但我们却可以每一天,随时随地的,在华夏大地上,看到一个个坚守信仰的中国人。
他们,或许是洪灾地震中,冲在最前方的解放军战士;
他们,也许是三尺讲台上,口若悬河的年轻教师;
他们,也许是十字街头,默默等候行人通行的汽车司机;
他们,是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是你我;
……
如果再写下去,我想这组排比句,就是写上三天三夜也写不完。
但正因为如此,我好像恍然间明白了,为什么这档看似小众,枯燥难懂的综艺节目,却在时下的一群流量小花小鲜肉扎堆的荧屏中,异军突起,红爆网络。
因为,《国家宝藏》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活着”的国宝。
更让我们看到了,这每一件国宝背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以及,这每一个国宝前世今生的历史故事中,深植于我们内心的,从来都不曾动摇的,中国人的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