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遇陌生阿姨当向导

作者: 佛晓星辉 | 来源:发表于2024-06-28 23:45 被阅读0次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风语阁170期作业,主题:【我和陌生人的一次……】

何氏大宗祠

我一贯秉持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的态度,坚持锻炼。

今年春天以来,我和好友阿兰一直坚持在一河之隔的小布村沿河绿道上散步。每天我们都在小布村的边缘来来去去,久而久之就想到小布村里去探个究竟。

于是我们在连续阴雨,偶然放晴的日子,兴致勃勃地迈进了小布村的巷子,按照指示牌的指引缓缓前行,一路找寻古迹。

一进小布村,幸遇陌生阿姨当向导

无意中,我们发现了一座无人居住的新式住宅大门的两侧,有一对方方正正的石礅,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于是我俩驻足讨论它的用途。

我认为它离大门稍远了一点,不会是大户人家类似石墩或者是石鼓的门当,又不像是什么装饰品,或许是为了防止来往车辆撞坏了房子的外墙?我这不太灵光的脑子实在想不出它真正的用途。阿兰觉得可能是当板凳用吧,坐在门口乘凉也未可知。

我这遇事总想寻根究底的毛病又来了,免不了四下张望,好想找个人问个明白。正在这时,真的就有位阿姨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我示意会讲粤语的阿兰前去探问。

“阿姨早晨,得闲没呀?我想问一下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阿兰指着那对石礅问。

阿姨瞅瞅我们,又瞅瞅石墩,迟疑地说:“这个吗?在上面摆个大花盆,栽发财树、金钱树、罗汉松什么的,或者种花。”

“哦,多谢阿姨!”我和阿兰齐声说。

阿姨看看我们,肯定认出了我们不是本村人,就问:“这么早,你们做什么来了?”

“阿姨,我们来绿道上散步,今天天气好就走进村子,想看看那些古建筑。阿姨,哪里还有那些老房子呀?”阿兰赶紧解释,顺便问问路。

阿姨笑笑,一挥手说:“我带你们去吧,先去看看我家的老房子。”

我和阿兰正愁这横七竖八的小巷子不知该朝哪个方向去,突然有人带路,正中下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幸遇陌生阿姨,而且成了我们的热心向导,高兴得我俩不知该怎样表示感谢。

向导阿姨走来

向导阿姨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她今年七十一岁,头发花白,身材瘦削,腰板挺直。阿姨长得五官端正又匀称,年轻时肯定是大美女一枚,尤其那对大眼睛仍炯炯有神。

别看阿姨属于年龄大的本地人,但普通话说得还算流利,说到好笑处,她就用手掌遮挡一下少了牙齿的嘴巴,那样子俨然就是一位娇羞的少女。

她带我们穿街走巷,一边走一边介绍那些老宅子。现在政府把老宅子都保护起来了,如果要拆掉老房子,一定要经过审批才行。

阿姨家的老宅子,也就是阿姨的出生地是一所旧宅,院落在一条小巷深处,是一座二层小楼,门框上方、窗户上方的雕花还依稀可见。

房子是灰砖结构,房顶是灰瓦,具体的建筑年代阿姨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是祖辈留下来的家产。

从外观上看,院门、房子还很结实。阿姨在前,我们紧跟,走进那看似颇为古老的院子。

大门是敞开的,房门有锁,无人居住。左侧一偏房,放着一些杂物,一切都显得整洁,而且透出一些苍凉之感。

远处还有一家类似的建筑,比阿姨家的房子稍大,是座三层小楼。阿姨说那是她小时候经常去玩耍的地方。那户人家经济条件好一些,喜欢孩子们去热闹一下,还经常有好东西分给孩子们,现在也是人去楼空了。

阿姨家的老屋

当我们穿梭又一条巷子时,阿姨告诉我们,这条巷子就是她们小时候常常在此睡觉的地方,通风好,石板凉,夏天就这样露天睡觉。

还是在这条街上,我们以为走到路的尽头时,发现右手边一扇门虚掩着,阿姨说:“我们今天的运气真好,这门开着,平时白天基本上是关着的,只有傍晚才开,晚上才是最热闹的时候。”

我俩为我们的好运气暗自高兴。阿姨小心翼翼地把门推开,我们跟着她,也小心翼翼地进到了小院深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另一番岭南小院的风景。

右侧是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有两层,回廊均为拱形设计。一楼的房间大门紧锁,透过玻璃门可见里面已改造成茶馆。阿姨说晚上生意火爆,灯火通明。

院子墙角处有一棵番石榴树,据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虬枝伸展,绿意盎然,且仍在结果。

另一角落有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黄皮树,下面是假山和流水,水里有数条金鱼游来游去。

回廊的另一端摆放一书架,有桌椅可供读书使用。古旧村落里有这样一间娴雅的院落,可品茶,可读书,可赏鸟语花香,当地人一定是喜欢的。我这个外村人也喜欢,但是如果没有阿姨带路,我是断断不敢闯入,更不会有雅致闲坐的。

出得门来,走出小巷,绕到前街就是一条大马路了,原来这才是“静禾茶馆”的正门。这里与刚才那个古旧的院落不同,已经颇具现代化了。茶馆的大门依旧是紧闭的,看来真的是夜间营业呀,夜生活一定比白天丰富多彩。

侧墙有一“静禾龙庭”的招牌指引,被竹林掩映着,近旁又是一棵满树挂果的黄皮树,仿佛在为茶馆做着形象代言人。

小布村的第一次访古告一段落,阿姨把我们送到小布市场,并且告诉我们:对面的文化广场有洗手间,可以方便一下,然后从旁边的路口出去,就是佛山大道,桥上桥下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一路就可以走回家去。

我们对陪伴一路的阿姨表示感谢,与她挥手作别。

与阿姨分手后,我突然想起忘了要阿姨的电话号码,方便下次联络,有机会请阿姨喝茶,听她详细讲讲自己和村里人的故事。我真想跑回去找这位热心的向导阿姨,无奈我俩的双腿像灌了铅似地沉重,还想留点体力走回家去,只好做罢。

我和阿兰说:“别急,我们就想着和阿姨有缘,一定会重逢的,说不定就这两天我们还会再见的。”

二进小布村,祭祠堂,观村景,赏新房,逛茶馆,陌生变熟悉

我们每天早上去散步都要走过澜石大桥,从桥上下来之后就进入了对岸的沿河绿道,绿道的旁边有两个休息长廊。

你别看廊下的长椅背后、顶上都是木条搭建的,其实亭子顶上的木条上面还铺有遮雨的透明板,是什么材料做的我不懂,我只知躲雨的时候,雨点打在上面发出很响的噼噼啪啪的声音,所以,这个既遮阳又挡雨的长廊,经常聚集着一些人在聊天。

由于长椅很宽,老人家们就把腿也搬上去,或盘腿坐,或蜷腿坐,很是舒适随意。有时也有阿姨在这儿卖菜、卖水果,这里成了一个热闹的所在。

就在我和同伴小布村访古后的第三天,散步返回的时候路过这个长亭,我俩各自买了一串黄皮,正准备走的时候,我无意中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位身形特别像给我们当向导的阿姨,我赶紧招呼:“阿兰,先别走,你看那位像不像向导阿姨?”

阿兰看了看,说:“有点像。”我们赶紧往回走几步,来到站在长亭下聊天的阿姨面前,我一眼就认定了,笑着说:“阿姨早晨,前天是您带着我们去村里看老房子的。”

阿姨看看我俩,恍然大悟的样子,用手捂着嘴笑起来,那笑声也像小女孩一般地响亮。正应了那句:有缘何处不相逢啊。

阿兰告诉她,我们想要她的手机号码,定个时间请她喝茶,阿姨说她没有手机,因为她基本上不离村子,喝茶就不用了,经常和她的老同事们一起喝茶。

阿兰很了解我的想法,她请阿姨定个时间,还想请她讲讲自己和村里人的故事。阿姨表示马上可以带我们去村里,我俩拒绝了,因为已经走了上万步,正想回家了,况且手里还提着东西,跟阿姨说改日吧,我们就此告别。

第二天清晨,我们依旧按照既定的路线散步,刚一走到长亭处,发现有一人坐在长椅上,近前一看,原来是向导阿姨。

阿姨见到我们马上起身,拉着阿兰的手说:“今早专门在等你们,要带你们去村里看看祖庙。”我心里说:“多好的阿姨呀,她懂了我们的心思,还专门等在这里。”

这一天我们换了一个进村的巷子,一进去就发现右手边那堵又高又长的灰色砖墙,走到尽头,右侧就是非常气派的何氏宗祠广场,要不是有车辆停放会更加宽敞。

何氏大宗祠前门既庄严又气派,它始建于明代,后经几次重建、扩建,属典型的岭南建筑。这何氏一族共出进士九名,举人十三名,秀才一百三十余名,五品以上官员近二十名。有一何氏人家,竟然祖孙三代,均举人出身。

阿姨介绍说这是村里最大的何氏宗祠,下午三点对外开放,现在已经改为村史馆了。在此之前是学校,阿姨小时候就是在这里上学的,关于宗祠的话题,等我们参观了村史馆之后再一起说道说道。

说起小布村,如果要说它的历史,当年的荣耀,故事还真不少,这些留着以后再说。现在就说说近几年小布村发生的变化,也足够让人们唏嘘不已了。

小布村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在新崛起的佛山新城西部,北临东平河,西侧就是繁华的佛山大道(325国道)。

在2013年以前,小布村拥有“乐从钢材市场”,那可是华南数一数二的钢材交易基地。十多年前,每年分红都有十多万元,所以那时的小布村居民可幸福了。

2013年,这个钢材市场搬走了,由于工业区改造,土地征收、公益性用地有偿移交等等,村民每股分红97.7万元。离村口100米远处,就是新区大片高楼群,许多居民就近买楼,这足以让小布村成为顺德第一村。

但是改造之后,村民收入大幅减少,虽然每年仍有一些物业出租,但收入可是今非昔比了。

后来听说小布村要整体拆迁,再后来又听说小布村被划入古村落活化升级范围。所以我们现在仍然能见到小布村的原貌。

来到村子中心,在大水塘的旁边有座非常漂亮的小楼,异常显眼。在古老的小布村里,鹤立鸡群般的存在,它完全是欧陆风格的。

据阿姨说这个老板很会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就建了这座小楼。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发现哪里不满意,就会要求重新做过。房子建好后住过几年,后来在旁边又建了一栋员工宿舍楼,老板也搬了进去,和员工一起住,漂亮小楼反倒空置起来了。

这栋楼的后面是一个小公园,叫做大山公园,里面有阿姨他们家族的太公墓。

佛山的古村落都有许多池塘,地下水是相连的,上面有路、或用小石桥,或用石板连接。池塘旁边龙眼树、黄皮树、蒲桃树、白兰树、榕树居多。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清澈安静的池塘边,恍如时光穿梭一般。我相信,它在明清初建时期,一定是喧嚣的、繁华的,村里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空留出那么多房子无人居住。

走着走着,又来到了那间茶馆,这条路算是大道了,再往前,是佛山气象局,顺斜坡上去,就是我们散步的大坝了。

阿姨的意见是走大路上堤坝绿道,我的意见是抄近路,穿过庄稼地上堤坝。阿姨顺从了我们。我们还嘱咐阿姨小心脚底有泥路滑,其实阿姨比我们走得稳多了。

这样走的确是捷径,只是小白鞋上沾满了泥巴。当我们一下子出现在卖菜阿姨的菜摊上时,她们都笑我们。向导阿姨告诉她们,是我们俩要坚持这样走的。在阿姨们面前,我们俩倒像个孩子,尽管我们并没有那么年轻。

现在的小布村,虽然已经列入古村落活化范围,但是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向导阿姨,我们已经见过三次,当了两次向导,从陌生变得熟悉。在我们的心里,她就是小布村的义务宣传员。

村中池塘 龙眼

相关文章

  • 陌生的向导

    文/倪慢慢 雨敲窗棱一整天,伴着风声呼啸。摇摇晃晃,如置海岛。 室友与我背对而坐,空空的屋内,听得到她的气息。我们...

  • 也许青春不再爱我们了

    红尘幸遇怎奈年华苍老,有些美好源于距离,有些团聚却因距离而折戟,相聚离散重蹈覆辙,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再回陌生,从...

  • 幸遇

    作为一个人存在于世界上,是自己所知道的所有事情里最幸运的一件。 本来应该有一个哥哥和妹妹的,因为各种原因,只留下自...

  • 幸遇

    冬日暖阳里迎着风路过您,眼带笑意向您问好。你带露之身闪闪发光,晶莹剔透的露儿唇角上扬像是谢过这世间所有美好。 ...

  • 幸遇

    你的出现让我乱了阵脚 平淡无奇的生活添了几分趣味 听闻你的故事,就像烈酒 一杯接着一杯 模糊了理智,冲淡了情殇...

  • 幸遇

    有幸相遇,残年不弃。 你好,早安君。

  • 皂罗特髻量天尺

    皂罗特髻 量天尺 今宵幸遇,算邂逅相逢,等闲不复。今宵幸遇,皎皎为花簇。我与你,今宵幸遇,好容颜,不与春光舞。今宵...

  • 因果

    今天听蒋勋讲红楼,讲到巧姐的判词“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一般的解读都是幸亏王熙凤当...

  • 和陌生阿姨“打仗”

    四(5)班 胡锦泽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真冰场溜真冰。冰溜场新增了一些小设施――海豚椅,这些蓝色的小海豚面...

  • 与陌生阿姨聊天

    晚上7点多,我换好运动装出门,准备去广场跳会儿团体操。好几天没去运动了,今天得去动一动,我心想。 一打开门,走去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遇陌生阿姨当向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vy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