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一直延续到现在。
就是当一名作家。
我的梦想起始于小学写的第一篇语文作文得奖,紧接着就是之后每次的语文作文都被老师表扬。
小学里优秀的作文成绩给了我暂时的勇气,让我有机会在那个年龄滋生一个陪伴我到现在的梦想。
上了初中以后,我的语文作文成绩还是不错,但是没有像小学一样被表扬得这么频繁。
初中的语文老师实在都是一群被教育任务压垮的,只会一板一眼教学的,不知变通的教育机器,我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写作上的帮助,最多也只是上课的时候偶尔想起讲几个历史故事,试图拿这些贫瘠的素材来扩充我们的想象。
小学发生的梦想被初中生活的碌碌无为压垮,即将在我对未来蓝图的构想中淡逝。
但是没想到,高中生活给了我这么大的惊喜。
高中,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我的语文成绩和之前的成果和他们的荣誉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我还是很开心,甚至比之前更爱、更了解语文这门学科了。
原因就在于,我遇到了我人生路上梦想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小粒是我们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的副班主任。
高中第一堂语文课,她走进来,独属年轻老师的自信飞扬和青春靓丽就“刷”的一下吸引了全班的注意。
她说,我们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
她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
年轻老师和老教师的教学方法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一堂课,如果是初中的老师来教,怕是只会讲一节课的“之乎者也”,对着语文课本后面对各位作者简介大念一通,然后在对文本内容作出最简单的概括之后,抛出一大堆无聊的问题让我们自己思考。一节课就在她自认为的顺畅和她对上课状态的自我满足中过去了。
然而,小粒上的课,不一样。
我不知道其他班的老师有没有和小粒一样,一堂课,站得笔直,在讲台上自信又骄傲地和我们讲各种她见过的、听过的、经历过的故事。这种来自青春的呼唤,把我们都迷醉了。
在我们心里,她问的问题都是那么有趣。
她知道怎么把握我们那个年纪的学生的心态,知道要用和我们贴近的心来讲述世界,知道要“低空飞行”,要用最激昂的、充满力量的语言来激起我们学习的欲望和对外面世界的畅想。
她还会在课上,和我们讲她对某个新闻热点的看法。在我的认知里,她的观点永远鲜明,永远独树一帜,已经无数次得打开了我的思路。
她的PPT永远是精心准备过的,不是像其他老师一样拿着教研组准备的课件笔直地讲下去。她的课堂会有“弯曲”,她的PPT就是她带给我们的弯曲。她用存有她风格的PPT,不仅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还带给我们精神上的贴近和呼应。
这些都是曾经的语文老师没有带给我的。
却是我最需要的。
做小粒学生的日子里,每一节语文课我都上得无比开心。这种开心,来自于一个被久困“考试”与“成绩”的孤岛,对外面的世界缺少基本的认知的人,对真理和青春的渴求。
高三开学前,我对语文课充满了期待。我已经做好了很多准备,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小粒争气,语文考个好成绩。
结果高三开学第一天,班主任通知我们,语文老师换了。
那个时候我脑海里闪过的是什么,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大概那个时候唯一存留的是一片空白吧。
班里面很多人在听到消息的一瞬间就暴躁起来,大喊着“为什么换老师”。
“再也没有其他老师入得了我的眼了。”这是同桌说的。
于是高三第一堂语文课——新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我是报着极大的恶意听的。
那个老师上课带了个保温杯喝茶,我觉得她不负责任;那个老师下课铃结束的那一秒还在讲,我就觉得她没有时间观念;那个老师说话声音太大了,我就觉得她缺乏耐心......
总之,不管那个老师做什么,我都觉得不舒服。
改变发生在她为我们上的第三堂语文课。
前面两堂课她都讲得很平常,还以“开火车”的形式叫了很多人起来回答问题,一旦哪个人答错了,她就用很大的嗓门严厉批评。所以我们对她的最初印象,除了“挤掉了小粒”,还有“凶猛”。
第三堂课那天早自习,她掐着早读铃来到教室。看到我们一个个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也不读语文,她并没有批评。
她不仅没有批评我们,还笑着和我们讲了一些她高中时候的故事,还笑话我们“一个个和猪一样懒”。
语文课上,她还是一样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是,因为今天课本里提到了很多历史人物,所以她给我们讲起了一大段一大段的历史。
她讲得绘声绘色,声音也抑扬顿挫。我看向她,看到她讲起故事来激动得红了的脸和兴奋的表情,总觉得她口中的人物其实就在我们眼前。
一堂语文课,就是在她讲故事中度过的。
那节课,我们上得很开心。
殊不知,其实这只是高三语文“历史”课的一个开始。
后来的改变印象、深入了解,来得很自然又飞快。
我们才了解到,其实她是一个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语文老师。
她和小粒,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如果说小粒是初出茅庐的、还存在青涩痕迹的、观点和眼界都裹着对世界深深善意的小草,那么现在的这位,就是已经在教学岗位上奋斗了几年、观点深入言辞犀利的、眼界被拓宽到为了历史为了未来为了民生敢说话敢发表意见的大树。
她教会我们,在遇到选择的时候,“要想想以前看过的书。书不能白读啊。”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你们看的言情小说,你们要相信你们都是有主角光环的!记住啊,会赢的!”
在竞争的时候,“不要蹑手蹑脚的,想怎样就怎样!别考虑谁谁谁和你们是好朋友,你有本事你就得上!”
......
她为我的梦想镀上了一层金。因为她告诉我,观点认知足够了,就要学会用幽默却不失犀利的言辞来说话,用有足够支撑的脑洞来说服所有人。
我的第三位梦想启蒙老师,是一位青年作家。
我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对她的一本书的推荐语的。
忘记了出于怎样的心态,我当天就在网上买了那本书。
书到了以后,我每天设法抽出临睡前的一点时间,来看看她对读者的说话。
以我高中时候的认知和眼界,那本书里描述的故事,都离我太遥远了。在这本书里,我以上帝视角,见证了一个个她构出的故事,然后明白了一个个初入社会的大道理。
我现在翻开那本书,发现里面其实有很多语言和构思的硬伤。可是在之前,这些我都看不出。那个时候,看到她满含深意和与青春的我认知有所不同的语言,我只体会到了一种想写作的热情,一种想表达的欲望。
这种欲望,其实是实现梦想的重要一步。
这也是我现在才知道的。
所以这本书,也成了我往写作路上再踏一步的重要助推器。
我很感谢这些启蒙老师。
我也很庆幸,我能够在还没有彻底忘记少时梦想的时候,凭着足够多的幸运遇见了她们。
因为遇见了她们,我也可以坚持到现在,愿意忍受无数不被看见的孤独,脚踏实地地走在写作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