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凡
每个人都离不开生活,但会生活的,却又寥寥无几。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致的。学生也好,工人也罢,不管你是城市的小白领,还是公司的CEO,每天都会有自己的任务去完成。学生是学业,职员是事业,科学家付出的是脑力,运动员付出的是体力。
但有一些人,尽管他们生活节奏匆忙,生活状态单调,但他们依然乐在其中,过的有滋有味。他们有一种奇妙的能力,总能让那些无趣的东西生出光来。比如一堵灰色的墙,尽管底色昏暗,但通过他们的填充,墙面就变的五颜六色,绚烂夺目。
我把这一类人,统一称为“生活家”。
我认为,“生活家”是一种感知幸福的心态,更是一种“苦中作乐”的能力。它能将我们的心思最小化,在生活的某个瞬间得到满足。
这样说可能有些抽象。换句话说,就是一种让生活,充满阳光的能力。
-
这些人,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吃货。哪怕不是吃货,但绝对也是“爱吃”之人。
她们可以为了一顿美食,坐几站地铁,倒几次公交,甚至走几公里路。不辞辛劳,也要让自己的味蕾得到满足。
我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在吃的尽兴中,内心也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试着从吃的当中,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每天早上,试着喝一杯牛奶;餐后,可以吃个果盘;下午工作疲惫了,给自己泡杯咖啡,或者喝一杯浓茶。哪怕泡个方便面,也不要忘记给自己加肠加蛋。
试着在家里备好零食,不用太多,把它们当做生活的调剂品。比如准备点薯片饼干,给自己买块蛋糕,买些面包,偶尔吃吃巧克力,喝喝酸奶。冰箱里塞一些卤鸡爪、卤鸭脖什么的。双休日,约朋友一起吃个火锅,喝了冷饮,吃个甜品。相信你一定会幸福感满满。
因为吃,就是我们的生活呀。
-
有的时候,关上电视、电脑,离开微博、朋友圈。试着静下心来,读读东西。
毕竟,阅读是心灵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如果自己都不能平静,心灵又怎会敞开呢?
读什么都可以。如果最近难过了,读读鸡汤;如果无聊了,读读小说;懒癌产生了,读读管理学;散文、名人传记都可以。不需要读太多,也不用天天读,有空了,就翻个几页,认真的看一看,千万不要浮躁。
我们可以在地铁站、公交车站等待的时候阅读;可以在饭后休息的空暇中浏览;我最喜欢的,还是每天忙完洗漱完毕后,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靠着枕头阅读。读累了,眼睛疲劳了,书往旁边一放,好梦就来了。
阅读、体会、感悟,这也是成长的过程。
-
偶尔给自己放个假,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吧。
生活的节奏需要快慢并存,犹如一首音乐。只有快慢节奏紧致,互相配合,才能动人心弦。
寻找自己喜欢的电影,什么类型的都可以。有人喜欢动作片,有人喜欢科幻片,有人喜欢青春片。这些都无所谓,关键是,一定要给自己一段空闲,去消费自己的时间。
在电影院的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完全忘我的将这段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电影故事中。不需要你劳心劳神,因为电影,就像一个指引人,拉着你前行,给你做一场精神按摩。
最后结束了,时间流逝了,你的精神也放松了。
有时候,在家看看电影,准备好膨化食品和饮品,边看别吃,也是另一般滋味。我们可以尝试不同题材的电影,看看名导演拍的电影,看看获得金奖的电影,从电影中,发现世界的另一面。
-
在有限的经济基础,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是会生活的表现。
比如“会”购物,“会”装饰。
在商场,看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或鞋子,价格太贵,怎么办?
试着给自己定个计划,省省钱,之后,再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买下来。
偶尔买一点超出自己生活水平的东西,一点也不奢侈。你想想,现在不买,以后有钱了再买,自己还会喜欢吗?自己还能穿这样的衣服吗?
有时候,喜欢的人追不到,怎么,喜欢的衣服还不能买了?
除了衣着打扮,日用品也要注意。不要再随便去超市买个盘子,垫子什么的,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样式、颜色、风格。网购、逛街都好,试着多挑挑。这样,每次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幸福指数绝对提升。
挑个好看的水果盘,选择一个自己喜欢颜色的毛巾,或者买个便宜好用的榨汁机,再选个好看的杯子,可以买个相框,放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搁在书桌上,或者买盆小多肉也不错。
不用一次性买齐,需要什么,再买什么,只不过,一定要精挑细选。对生活环境精心布置,对自己精心打扮。
-
所以,我们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开始改变。
吃美食,读书籍,看电影,去购物......
这些都是低成本、但却又高回报的幸福事件。
如果生活艰苦了,那就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在简单的事情上,去感知温暖,感受幸福。
因为你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