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152482/96538307b62aba6b.jpg)
·老皮:枕边书(21—30)
21.读一些瓷器考古的文字,知道了釉面开片并不是瓷器创作者的原始设计,而是瓷器在窑内烧制过程中或者出窑后的一种失控表象。这本来是一种缺陷,但这种缺陷不仅没有损坏瓷器的美感,反而增添了器物的古朴美和情趣美,使器物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从而显得更加精美。开片的出现,纯属一种意外,也是一种自然现象。艺术家们利用这种意外的自然美,使其锦上添花,美上加美,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真可谓“天工巧合”。
22.已过半夏,天气越来越热了。令人尴尬的是,或许受到躁热天气的影响,周围有许多原本潜伏着的虚情假意也越来越暴露了。我不得不咬紧牙关,努力做一个不动声色的人。
23.过度曝光的夏天其实并不好玩,有时候我就想,沿途的风光再好,都不如在你的身边徘徊。
24.窗外,雨声滴答,听着雨的吟唱,思绪也随之飘扬。在夜里,我开始沉沦,漂游,开始迷离。偌大一个夜晚,任由我独占,由我天马行空地冥想,我想想都觉得有些奢侈。然而,日子沉淀下来之后,明天将是更现实的生活。人间这一趟,其实不过是在刻苦修行着某些最简单的道理。如此而已。
25.睡前翻看报纸,先天下之忧而忧,却没能后天下之乐而乐。许多新闻都太虚假,貌似一幅永远欣欣向荣的景象。突然记起一段史话,1896年,李鸿章率大清国环球使团出访欧美。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有外国记者提问:“大清的报纸和我们的报纸有什么不同?”李鸿章说了实话:“中国的报纸绝对是遵从政府的旨意说话,往往不能把事件的真相告诉读者,因此,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重要价值。这就决定了大清的报纸在传播发行方面所受到的局限。”
26. 内在美的形成,在当下格外可贵。我认为自己有满腔“内在美”,但是,献给谁呢?
27.深夜是一列可以随时搭乘的火车,带着我去往另一层面的世界。黑夜与白天轮流交替着,而人总是在这样来来回回的赶趟中把一生差不多给赶完了。留下些许不赶的日子,要么是赶不动了,要么就是躺在病床上了。
28.黎明前的黑暗,永远是深不可测的。外面黑灰的世界恰好构成了白天的基本背景。甚至,连颓废的机会都不存在。连续写字,一整夜。兴奋得一点睡意也没有。脑子里空荡荡的,眼前白花花的。有一种在游泳池边上想要跳下去,又还没跳下去的那种感觉。
29.读龙应台散文集《目送》。这是一本由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人生之书。龙应台由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堪称是一本悲欣交集、深邃忧伤的生死笔记。书中,龙应台的叙述质朴、深情,既有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也有对亲情延续与生死别离的思考。或许,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难以言尽的时候。作者柔肠百结,终于慢慢地领悟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30.经常的,我总在阳光下一点一点地枯萎,却又在黑夜里一点一点地复活。唯有如此,生命才得以充满神奇的意味,让我思想得更远更饱满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52482/5352ffd227ba5ec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