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启动写日记计划
不知何故,我决心要开始写日记了,但并非一定要每天写。
只等感觉到来,觉得有话想说的时候,不拘多少,不拘内容。
岁月流转的太快,但我始终两手空空——记下一些专属于自己的文字。
多年之后,还可以从中窥见,我是怎样一步一步,蹒跚着走过来的。
或许,她们不过是感情的低唱、思想的碎片、庸常生活的段落。
可我仍想记下来,并将把这里当作是寻找归途,淬炼灵魂的地方。
届时,我赤裸在时光的海滩上,接受阳光的暴晒,也接受风雨的洗礼。
02 借书引发的感慨
2018年2月21日,中午在浙江省图书馆曙光路馆借书。
当从背包里拿出了书要借之时,才发现借书证找不到了。
仔细一想,原来是刚来还书时,放在了自助的机器上,没有带走。
虽然从工作人员处,说明情况后顺利地拿到了,可我还是懊恼了一阵。
不是真的生气,而是由衷地感叹,为什么总是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
明明才三十岁刚过,竟然经常忘事,而且屡教不改,如之奈何。
不知是记忆力衰退——的确早已有此迹象,抑或是做事不够专注,思想常爱跑毛的缘故所造成。
从修行来说,没有一件事是小事,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
要正念专心,从容不迫,不可老是忘东忘西,像什么话。
书非借不能读也03 听闻梁晓声
今天借的书,其中三本是梁晓声先生的作品。
潜在的心理动机,是源于在西北师大就读时,政法学院院长李朝东的选修课上,听到的一句话。
他说,当今中国只有一个半作家,一个是张承志,半个是梁晓声。
之前也一直读周国平,可后来他女儿走后,文字的格局变小了,也不再有思想深度了。
还有一个近因,是前几日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一下想不起来。
说梁晓声,是目前为数不多,犹在深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中国作家之一。
04 《东邪西毒》及王家卫略说
之前看《东邪西毒》,记得有两次,但都只是到半途。
实在太沉闷,觉得导演完全是借着演员的口,讲着那些冗长的自言自语的话,“不知所云”。
这次算是第三次,耐心地看完了。第一印象,是画面极唯美。
王家卫用画外音的表现手法,几乎将所有的故事出口,放在了欧阳锋身上,通过他来讲述。
那些深情、浪漫、凄美、忧郁的台词,有着极明显,刻意雕琢的味道,可的确饱含哲理。
每个人心事重重,或失落,或孤独,或痛苦的人生境遇,全部经由文字“和盘托出”
音乐在渲染气氛,烘托意境,抒发情绪上,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画面、台词、音乐,三种不可分割的元素,似乎都用力过猛,情节反而有些模糊不堪。
我并非是在批评,恰好认为,这正是一种独到的体现方式。
虽然电影注重的是视觉语言的表达,但其不应该成为束缚艺术家创作的教条。
好的作品,自然不会被形式所捆绑,他们一定会努力尝试,并不断突破。
拿这部片子来说,原著当然是金庸,可实际上,王家卫在借鸡生蛋。
他把人物和故事,进行了新的设计,尤其在表现方法上,很有个性。
在武侠的外壳之下,他依靠爱情的舞台,来歌唱对世界、人生的认知。
审美从来是主观的,往往越是不按套路出牌,不墨守成规的作品,争议也越大。
爱之者,爱的要死。恨之者,恨的要命。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