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能力,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那么阅读能力通常包含哪些方面呢?在浩瀚的信息中,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并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这是每位阅读者要思考的问题。
简单来说,阅读能力包含四个方面:
一,检索能力,即查阅工具书的能力。
二,理解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三,分析力,从内容、形式两个方面解析文本。
四、归纳力,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立场。
这四种能力都离不开“读”字,就像学游泳一样,只有跳到水里,才能学会它。阅读也一样,只有大量去阅读各种文本材料,才可以提高个人阅读技能。
一、保证阅读时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轻松地将“要我读”变成“我要读”。
作为书评人,每天写作和阅读都需要合理安排好。阅读是“源”,写作是“流”,要想笔下妙笔生花,没有大量的阅读,最终会文气枯竭,文字生涩无生机。
每天睡前半小时阅读,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还可以创造阅读条件,把平时的好词好句好篇,用图片的形式保存在手机里,候车、排队可以抽空看几眼。零碎时间也可以消化一部分内容。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完整阅读
“完整阅读”,指的是读完一本书,整体把握它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意图。
以《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为例,书中举了大量例子,花了不少篇幅,事实上就说了一个问题“如何培养个人的远见力”。总结起来就7点:
1.从确定性开始
2.洞察先机
3.变革
4.跳出你面临的问题
5.反其道而行
6.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7.主导未来
2.默读思考
读书不读出声音,但思考其中寓意深刻的句子,品位妙趣横生的章节,甚至发现新问题,并寻求答案。
以《桃花扇》某个片段为例,“锦上花一朵朵伤情,春风懒笑;一片片销魂,流水愁漂。摘的下娇色,天然蘸好;便妙手徐熙,怎能画到。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
默读一遍,语句流畅有力,可“流水”为何“愁漂”,作者究竟为何而“愁”?就是读者要在书里寻求的答案。
3.做笔记,写批注
书籍是作者与读者隔空交流的平台,文字是媒介。要想读书有收获,做笔记、写批注,是获取大量信息的好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谈到了三种笔记用法,一是结构笔记,就是把书的目录、页码标注下来。过一段时间再去读,依据这个线索寻找有用信息。二是概念笔记,这种方法对主题阅读适用,将不同书本的同一主题记上,并标好不同的页码。三是辩证笔记,用单独一页纸整理一个主题的内容。
批注也有四种方式:
1.注释。遇到生字生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
2.提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批语。将疑问、见解写在空白处。
4.警语。用“注意”、“重要”、“用心记住”、“做笔记”等提示语标记,为以后重点阅读做准备。
4.反复阅读
反复阅读,指针对一本书的关键内容反复阅读,不断思考,以求深入理解,并试图获得崭新的发现与认识。
经典的段落需要反复去品位,结合生活中的鲜活实例,寻求背后的意义。
三、读写结合效果更好
阅读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有创作的欲望。写也能促进读,读写结合,阅读效果会更好。
微信公众号盛行的今天,打开手机有很多优质的文章可以选读。那些既能体现时代气息,又能展示文化底蕴的文章,就是学习习作的范文。
同时,语言的累积也很关键。这个过程很漫长,也有方法可究。一是多读多背,让看过的文章多次与自己见面。二是摘录优美的词、句、段,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下笔就有料可添。
最后,模仿是写作的捷径之一。写作初期不容易把握文章结构,可以借助他人的文章,一步一步去刨析,看文章有几层意思,一层一层怎么过渡。这样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有数,文章的连贯性就不会太差。
后记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这是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他把阅读这项私人活动,提高到民族精神发展的高度。这是一个教育家对阅读的本身理解,普通读者达不到那样的高度。至少可以每天读点干货时文,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将要哪些变革,需要哪些技能和实力。足够的阅读量,才会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知识的更新迭代,去挑战新的领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