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断断续续看完了被誉为“三十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先生之遗存诗作。
此书:《一个叛逆女性的心声》——萧红诗简析”由陈绍伟编著,一九八八年重庆出版社出版。
从书中了解到,文坛上的萧红虽然是以小说家、散文家著名于世。但她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却是新诗,早在一九三二年,萧红二十一岁时就在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上发表诗作《春曲》。以后,她把主要的精力用来写小说和散文,但仍不时的在报刊上发表短诗。令人费解的是萧红生前在她短暂的三十一年人生里,曾经出版过十一本集子,却没有出版过一本诗集。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作者陈绍伟在此书中解释说萧红并非是不爱惜自己的诗作。为此,他还特意阐明了萧红一九三七年一月间从日本东京回到上海时带回的一个红封面小笔记本,上面是萧红本人工整抄写的所有诗作。但是同年八月,上海抗日战争爆发,萧红与萧军离沪前夕,萧军把这个题有“我的文集”的红笔记本交给了文学大师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保存。也有许广平在她的《忆萧红》中提到萧红是一个不愿对别人提及自己身世、经历的人的说法,但我觉得,这与没有出版过诗集不大相关。
许广平说,其实萧红的小说及散文更为坦露她的内心隐秘。坦白说,萧红的小说和散文我已买来读过,但不多。
据说许广平一直珍存着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红色笔记本,建国后,把它交给了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整理。
此书作者陈绍伟搜集整理了萧红先生生前所有的诗作,其中就有萧红写给鲁迅先生的《拜墓诗——为鲁迅先生》。结尾是:“我不敢去问那石匠/将来他为着你将刻成怎样的碑文?”而在广州银河公墓的萧红墓碑文是:“女作家萧红同志之墓”
完整搜集、解析萧红遗留于世的诗作是此本书的主要核心。其中以“萧红自集诗稿”为一辑的除了六首春曲,十一首苦杯,三十六首沙粒之外还有七首分别是咏物,抒情诗。以“集外诗”为一辑的仅仅两首:《八月天》和《异国》。
文坛上的人都知道,萧红的文学之路是与鲁迅密不可分的。文中也有她得到鲁迅先生的指导和支持的片断文字,如:“鲁迅于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四日的夜里,在灯下伏案再一次看了《生死场》的清样后,欣然执笔为《生死场》作序。鲁迅赞誉:“她才会给你们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读《一个叛逆女性的心声》,让我们从作者对诗人萧红的诗作简析中去发现社会深刻的真、善、美。从某种角度上更加深层、透彻的了解萧红悲悲喜喜的一生情感历程。
如:苦杯(一)的诗作:
带着颜色的情诗,
一只只是写给她的,
像三年前他写给我的一样。
也许人人都是一样,
也许情诗再过三年他又写给另外一个姑娘!
——萧红
作者简析原文如下:“《苦杯(一)》,约写于一九三六年七月,萧红去日本东京疗养前(25岁)。那个时候,萧红和萧军结合带来的欢乐正逐渐消失,萧红已经陷入新的苦恼中。两人性格本来就有差异,也就是说“同病相怜”并不能把两人的感情维系长久。萧军有了外遇,萧红是无法忍受的。再加上萧红一生多病,一时亢进的情绪跌落深谷。她的身心极度损伤,到了难也自拨的地步。
景宋(许广平)在《追忆萧红》一文中(原刊《文艺复兴》第一卷第六期;转引自《怀念萧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二月第一版)说萧红:“看到她花白的头发了”,“有一个时期,烦闷,失望,哀愁笼罩了她整个的生命力。”“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寓所”。
一组《苦杯》(十一首),萧红把内心的隐痛表现在诗笺上。她除了偶尔向鲁迅和许广平诉说、哭泣,心中的不平事,又能向谁发泄呢?
“带着颜色的情诗”已失去了昔日那种春天的亮色。因为“他又写给另一个姑娘”!
萧红的诗,如泣如诉。现在读来还在抽打人心!”
在《可纪念的枫叶》一诗中她这样写到:
红红的枫叶,
是谁送给我的!
都叫我不留意丢掉了。
若知这般别离滋味,
恨不早早地把它写上几句别离的诗。
这首诗写于一九三二年夏秋间,那时候的萧红在哈尔滨流浪,第一次与萧军见面之前(萧红21岁)。当时余时先生说这首诗是写给萧军的。其理由是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七日,萧红从东京写给萧军的一封信中提到:“我记得我初认识你的时候,你也是弄了两张叶子给我,但记不得那是什么叶子了。”
但是,此书的作者却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他认为这是一首用白描手法写少女失恋的情态,而且写得颇为真切。如此看来,当然也就不会是写给萧军的,既是失恋的情态,我则认为,那么,这一定是与萧军无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