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幸运的骑行之旅。
周六,阳光大好,微风不冷,心血来潮想要出去骑行。原本打算走环山线路,想起上周已经走过一次环山,便想着换一个路线。打开地图仔细找了找,想去秦淮河支流走一圈,距离学校直线距离八公里,在预想的十公里范围内。
说走就走,检查一遍公路车,一切安好,因为在十公里范围内,便没有带上修车工具。
一路骑行,路线较为偏僻,车少人少,路面平整宽阔,骑得很舒服。带上帽子,风往脖子里灌,虽冰凉但爽快,骑得欢快。
骑到一半,原本想走的路线竟然被一堵砖墙挡住了!往后看,路面并无不可走的缘由,但墙在,我也并未强行闯路,绕了一条路,继续往目的地骑行。预想外的路线总会有许多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预料之外’似乎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没遇见前谁也不能肯定。
预料之外的路线上遇见了两件事。
一是路线右边正在施工,披着绿色塑料草皮的挡板挡在一侧,路面上有许多碎石子。这可以说是一件坏事情,石子越多,爆胎的可能就越大。但幸运的是,挡板挡住了突然增大的西风,我单薄的衣衫差点儿没挡住寒风的侵袭。
二是顺着那条路线,我发现了一处更佳的观河地点——一处高塔。高塔有十二层台阶,高约二十米,共有四座,分别伫立在河上大桥两端。顺台阶而上,走上第六层,一面有墙,三面有窗,窗外正有一条平板驳船从远处河面驶来,宽阔的河面上一条孤零零的船,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从头顶飞过,发动机轰隆隆地震动,河面波纹一荡一荡的。
再往上走,到了顶层,紧了紧衣服,探出个脑袋往外看去,驳船缓慢地行驶着。站到高处才感觉到北风的寒凛,河面的广阔。秦淮河支流,宽度远比不上长江,但河上一条舟的景观相比长江百舸更有一番悠然之感,不虚此行啊。
待了半个钟头,就呆呆地看,脑子里也不想着什么,有一种放空感和清静感。塔下偶尔经过一辆车,呼啸而过,匆匆忙忙,不知为何匆忙。再看河上的船,悠悠然从桥底下穿过,往远处驶去,河面留下一圈圈波纹,波纹也是缓慢的。
一静一动,一急一缓,或许不该说急,也许车的速度就是如此,船的速度也就是如此,它们只是在各自感觉欢乐、畅快的速度上前进着。船的速度是缓慢的,车的速度是急速的,两者本就是这样。
车船有自己的速度,我的速度该是多少呢,是急速的还是缓慢的,骑行的速度、爬楼梯的速度、成长的速度。或许该看一看我的发动机,看看他能够达到的极限速度。
这是两件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是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除了这两件,还有一件是我万万没有料到的事情,回去的路上车胎爆了,爆胎的地点距离学院有七公里的路程。
当时情况是这样: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快速超过一辆停止的大卡车,车子向前行进一百米,前轮传来‘咯噔咯噔’的感觉。经验告诉我,车胎爆了,下车检查,果然如此。当时心中冒出一句话——前胎也爆了,和后胎凑成了一对。
许是我看的比较开,许是我性格本就如此,见车胎爆了,推着车就往学校走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想想怎么解决。
爆胎这件事,我没有带工具,无法现场解决。有两种方法,一是送到两百米外的学校里,二是推回自己的学校。
对于第一种方法,可以到别的学校找修车铺花十元钱请人修,或者花五块钱自己动手省下人工费,又或者锁在学校里,他日自己带着工具刷一辆共享单车前来修补。总之,这种方法不是我所喜欢的,还未开始第一步就已经被我PASS掉了。
于是我就推着车子走了七公里,我倒不觉得此举有何不妥。一来我不赶时间,二来我也想看一看我骑过的路线,我几乎从未仔细看过我的路线上有些什么,三来这倒是一次特别的经历,我还从未推车走超过一公里。
带着这样的想法,推车走了七公里,用时六十四分钟,路上见到了路灯由暗变亮,看到路线旁的方山慢慢隐入夜幕,看到了路上的车从两三辆到排排等红灯。从空旷走到聚集,从冷清走到热闹,从安静走到嘈杂,这不是一次很完美的经历吗?说来,我还要感谢这次爆胎。
回学校又有一次练手的机会了,这是我这次遭遇爆胎的骑行中脑袋里最后一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