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微课《人生感悟ABC》老韩书
【言情】蚌蜒河畔的爱情(上卷05)

【言情】蚌蜒河畔的爱情(上卷05)

作者: 鲁麟文薮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19:33 被阅读114次

3

事情便一下子快了起来。这边周建华年纪轻轻地就成了全大队唯一的年轻场长。大队到第七生产队的社员大会上做了宣布,那边卢素素开始屁颠屁颠地张罗相亲的事。相亲的事,两家都交给了她。

蒲塘里人对儿女亲事有一种说法,男方求女方,就说是牛还扣在人家的桩上。意思是姑娘还在人家的门人,你要牵牛,得先把绳从人家的桩上解开。把丫头子比作牛,这个比方好!丫头值钱啊!是不是?把丫头当儿子养绝对没有错,到了这时候,丫头就成了牛了。丫头子到了这个年龄,也都非常牛,胸脯挺得老高,一副不把毛头小子放在眼里的样子。她们成群结队,把笑声洒在田间地头与大街小巷。庄户人家的那么多东西里面,就只有牛最值钱。你想想看,一头牛,都差不多上千块的钱了,有哪一家供得起?可是,这牛也是头犟牛,不是人人都能解得开绳牵着走的。所以,要看,要考察这个解绳子的人。这看与考察的过程,蒲塘里人叫访亲。访亲是一门亲事的第一步,所以特别讲规矩,得女方先出动。这便意味着,男方已经投石问路过了,有这意思,就看女方的反应了,女方如果没有意思,三天之内回复人家,不访亲了,那么说这亲事就是一头热。如果女方有点意思,便会叫媒人定下日子,某月某日,女方来看一看。

这看一看有讲究。关目还特别多。`

蕙兰子要到周建华家访亲的事情像长了腿子,全蒲塘里的人都晓得了,很多人都在等着看,心情还很焦急,倒像这件事不是蕙兰子与周建华的,而是他自己的。

那一天,蕙兰子特地把两根辫子收拾了一下,皮筋上别了两个蝴蝶结,粉红色的,泛着银光。耳朵上的耳环取了下来,也是特意的。蕙兰子晓得周森林一家人不喜欢女孩子穿耳朵戴耳环。上身穿着粉色的确良映着暗花的小褂子,特别妩媚又特别庄重。蒲塘里的人把衬衫一律说成小褂子。其实,小褂子一点也不小。但说成小褂子,便有了特别的味道。蒲塘里的女人,不管是谁都不敢穿那种收腰的小褂子,狐狸精的样子,谁也不敢摆出来。可是蕙兰子敢,蕙兰子自己会打洋机,也就是踏缝纫机。蕙兰子的衣服全是自己亲手做的。下身是藏青色的府绸裤子,那条裤子,蒲塘里人看得特别舒服,很飘,又很重,蕙兰子把它撑得特别好看。虽然快到夏天了,蒲塘里的人大多数都打赤脚了,可是蕙兰子穿着方口的布鞋,脚上还穿了丝袜,鸭蛋青的颜色,非常养眼。鞋口是白布滚的边,鞋底是千层底,蒲塘里人说是百页底。百页就是做菜做干丝的那种百页。这一收拾,真算得上光彩照人了。蒲塘里人说,派这样子!蕙兰子是先生嘛!先生就得有个先生的样子!蕙兰子还是丫头子,丫头子就得有个丫头子的俏样子!

蕙兰子是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地去周家的。蕙兰子去到周家的时候,从河西走到河东,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掉,蒲塘里人一看,有数了,这亲事,是成了,女方没得话讲,这亲事就百分之一百二地成。男想女,隔座山;女想男,隔张纸。更何况又是蕙兰子这样的人想的事情呢?蕙兰子想的事情,没有不成的。蕙兰子派到是这个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蕙兰子到周家的时候,周家放了爆竹。这礼节大了,蕙兰子脸上笑得更好看了。于是,一这人站到一边,等爆竹放完。接下来,蕙兰子被卢素素搀进了周家,这又是规矩,女方要被媒人接进门,自己直接进门就不作兴了。进了门,按卢素素的指定,蕙兰子上首坐下来,卢素素东面坐下来陪着,周建华下面打横坐了,正对着蕙兰子。姜德麟也坐下了,卢素素做福奶奶,姜德麟就是福爷爷,都要坐的。好事成双,三个人不好坐桌子的,那就叫缺角。四面都坐上了人,那才叫和和美美。缺角不好,不吉利。

这就是访亲了。其实,蕙兰子访也没有访,看也没有看。有什么好看的呢?这两家,底子一清二楚。蕙兰子在学校做先生,未来的公公是校长,婆婆是主任。所以,事情也就特别顺遂。蕙兰子喝了红糖茶,吃了盆子里的果子和花生,最后,轻轻的搛起红糖茶碗里的枣子,抿着嘴吃了两颗。两家的长辈认真地看着蕙兰子的动作,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这事灵光了,喝了红糖茶,是接了这份彩头,动了筷子吃果子与花生,就是什么都爽爽快快地答应,愿意嫁到周家门上做媳妇生儿子,吃了枣子,意思更明白不过,早点结婚,早生贵子。蕙兰子大大方方,一点没有扭怩作态的样儿。不是嘛,反正早晚是这么回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既然是谈婚论嫁,就认认真真地谈婚论嫁。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也就让他们看着。人家不是看西洋景,不是看个稀奇,是看个热闹。既然图热闹,那就不能扫大家的兴。蕙兰子识得大体的。站闲的人不住地讲蕙兰子的好,讲周建华的好,讲两家的好,蒲塘里再没有人能比得上这一家了。

仪式结束了,这里蕙兰子一抬身子,门外早安排好说鸽子的人就响亮地喊上了:

一口红糖茶,好啊!好什呢?好个满堂彩啊!

果子花生米,好啊!好什呢?生个胖小子啊!

还有一颗大红枣啊,好啊!好什呢?早生儿子早得力噢!

什呢,在蒲塘里就是什么的意思。

门外说好啊好啊的人,蒲塘里的人称他们是说歌子的。其实,歌子是唱的,蒲塘里人偏偏说这是说歌子。当初,这说歌子一般是在建屋子上梁这一天,木匠们把横梁顶上去时,主家给每个木匠一个红包,于是,木匠便开始喊好。当然,如果主家不给红包,这好就不会喊。这是说歌子的来历。后来,只要是做大事,都少不了这些说歌子的人了。有些时候,主家还特意安排好这些人。你在旁边瞧热闹时,是看不见这些人的,可是冷不丁地,这些人就喊起来了,让你觉得非常意外,可又非常自然,这前前后后,一环套一环,衔接得丝丝合缝。不过,再往后,蒲塘里人的说歌子变成了说鸽子。歌这个字与鸽这个字读音相同,说歌子变成了说鸽子,蒲塘里人还说说成鸽子好,鸽子会飞。话能飞出去是好事啊!是鸽子,不是乌鸦。蒲塘里人晓得,那个乌鸦可不是什么好鸟!

这话当然也有反用的时候,碰上人讲人坏话,便说,你这家伙,说什么鸽子呢?再不对那些无法实现的事,蒲塘里人也会说,你啊,说鸽子哩!譬如有一天志文指着天上的飞机说,要是哪一天,他也能坐上飞机就好了。周校长就笑着说,志文啊,你这鸽子说得真好!你要是坐飞机,我得准备哪一天到月亮上蹲几天了。听听这话,堵你的心吧?是哩,这样的话,能顶死个人,你还喘不出一口气。谁让你说大话呢?

访亲的事一结束,没有话就是男女双方都同意这门亲事了。当然,有话其实也是同意的方式,否则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无非是只要将这样那样的事解决了,便一切都好商量。这是女方用的策略,想在定亲的时候多要男方一些彩礼与礼金。彩礼其实没有多大用,虽然男方花了钱买了,但到了女方家毕竟不能转变成钱。还是钱最好,有了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该怎么花便怎么花。可是哪一家肯说出来呢?说出来了,就跟卖女儿没有差别了。蒲塘里人聪明,遇上女方有话,就晓得人家是要让礼金重一点,于是咬着牙同意。这一来,娶一房媳妇,便要费点儿力气了,别说家有几个小伙儿,就是只有一个小伙儿,真要把个亲事说下来,后面得等着过几年穷日子。家里有几个小伙,那就更得受穷了。小伙儿长身体的时候,一个个要吃饭,田里收上来的粮食,不会全运到家,都是生产队的。然后生产队统一按人口按月发粮,小伙儿到了十六岁才能享受到平均粮,也就是一个月可以吃到三十斤粮。不到十六岁,一个月只能发二十四斤米。这哪里够吃呢?不够吃就得借,可是还的时候又没有米还人家,这就得花钱。卢素素家四个儿子,三儿子姜六一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吃得很猛,用卢素素的话说,他是恨不得把锅子都嚼了,肚子里像长了牙齿一样。四儿子姜九五到了十一二岁的样子了,也非常能吃,恨不得一天吃上三顿白米饭,口还刁,粯子饭大麦粥根本不肯吃,可是不吃又没得办法。家里哪有这么多粮食把他吃?有时候,这个姜九五饿得直哭,见到地上有个胡萝卜头也会捡起来,擦一擦,然后趁人不注意扔到嘴里去。卢素素一到月底,就要背着淘箩四处借米。年终没有米还人家了,就得花钱了。这样一来,这钱哪里够用?因为孩子多而拉下饥荒,蒲塘里人叫儿荒年。姜九五刚过十岁,姜德麟家的儿荒年便来了。挡都挡不住。说什么家有四条汉,不打也好看,哪里是这样的。一个儿子一房媳妇,不把人愁白了头就算好事了。卢素素是个有心人,晓得将来四个儿子都得寻人,都得要用大钱。这人哪里寻得起呢?对了,蒲塘里人说娶媳妇就寻人,娶媳妇回来叫寻个人回来。寻这个字下得好,有选择的意思,有挑挑拣拣的意思。可是,一个小伙儿要寻人,直到结婚前,每年都要到女方家看亲。这看亲就得带足礼。蒲塘里人把这样的看亲都说成是押小节,节,就是礼节的意思。正式定亲这一天就叫押大节。押大节蒲塘里人就干脆说成是押节。蒲塘里人说话还是非常文气的。既然讲礼节,那么,女方那边的所有内亲,就都得照顾到。女方叔伯如果多的话,这礼的份数就多。如果女方本人是妹妹,而做哥哥的又已经分家另过,这礼又得多带一份。这样一来,男方每年到了正月,就像到了鬼门关一样。所以说,男方寻对象寻老婆,也只是说得好听。真正寻人的,是女方。不是吗?女方得对你挑挑拣拣,如果你们是个穷人家,那么看都不要看的,这亲事门儿都没有。弟兄们多,这门是干脆不要上的,肯定穷得叮当响。蒲塘里有好几家的情况摆在那里,除了姜德麟家,还有剃头的姜连理,五个儿子,从三儿子开始,便无法再讨老婆了。七队队长郏正宝,四个儿子,从二儿子开始,便遇上难题了。当然,他的二儿子本身又有残疾,耳朵聋,蒲塘里都叫他二聋子。二聋子喊得出了名,他的真名叫什么反而没见有人喊过。谈了几家女孩子,一打听,访亲都没有访,就停下来了。夏玉成,五队的队长,四个儿子,三儿子和四儿子便只好送给人家招女婿。卢素素四个儿子,现在为止,还一个都没有结婚。卢素素晓得,只要一个儿子结婚,就得把家里的所有力量押上。卢素素多次与姜德麟商量,是不是把小儿子姜九五送人。可是一听到大人讲这样的话,姜九五马上就哭就闹,而且威胁家里人说,你们送吧,你们送了我认得家,我自己走回来。我认得家,我的家在兴化县水廓人民公社蒲塘大队。卢素素一见儿子哭闹,心下便会一软,说,妈妈哄你的,怎么啥得把这么个聪明小伙儿送给人家!可心里那个愁闷怎么也赶不走。往后,这日子是难过了。这细鬼恋家,实在没有办法。细鬼,蒲塘里人说小孩子的说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言情】蚌蜒河畔的爱情(上卷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nvrftx.html